close

2019-12-31

 

 

 

心智体第十五章专注

 

从我们已看到的关于意念的机制和力量的东西中,足够清楚心智的操控比正常认为的重要得多,都是为了人自己着想以及他能够为他人做的事的影响。

 

事实上,意念控制是发展灵魂力量至关重要的前置工作。在《寂静的声音》中提过:「心智是真相的杀手;让门徒杀死这个杀手吧」这当然不是代表心智必须被毁灭,因为人不能没有它,但它必须被支配和掌控;它不是人本身,但是一个他使用和训练之用的工具。

 

显而易见,学生必须对他自己容许发出的意念和情绪保持最大的谨慎。普通人很少想到要尝试检视情绪- 或许除了其外在的显化外;当他感到它在内在涌过时,他自己就向它屈服,并以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神秘学学生必须怀有相当不同的态度:不要容许自己的情绪暴走,他必须令它们在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下;而这必须通过发展和控制自己的心智体来做到。迈向此的其中一步就是觉知到心智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必须学会使用的工具。

 

因此,学生必须为自己设定掌握情绪和心智的任务;他必须确实知道他在想什么和为什么这样想,这样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心智,转动它或紧握着它,就像一位训练有素的剑士将自己的武器转向他想要的方向,并能够如他所希望般紧紧握着它。换句话说,他必须获得专注力,它是所有心智运作的必要前置条件。

 

他必须学会稳定而连贯地思考,不要让心智突然从一个事物跑到另一个,也不要在大量无关紧要的意念上浪费了精力。

 

大多数人发现,各种各样的浪荡意念不受阻碍地涌入了他们的意识中,并且由于他们完全没有控制心智的能力,因此他们无力去阻止这个洪流。这些人不知道真正专注的意念是什么;也正是完全缺乏专注力、这种虚弱的心智和意志,令普通人在早期很难进行神秘学的发展。

 

此外,由于在这个世界的现阶段中,比起善意的意念,似乎有更多的邪恶意念漂浮在四周,这些弱点使人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只要小心和努力一些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些诱惑。

 

以形体来说,专注是为了将心智体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影像;以生活来说,它是为了稳定地将注意力指向形体,从而在人自己内在重现它。意志的力量迫使心智保持一个形体,塑造为一个影像,而完全无视所有其他丢向它的印象。更简略地说,专注就是将心智聚焦在一个想法,再保持在那里。

 

再简单一点,专注就是集中留意。如果人留意他在做的事情,他的心智就在专注中。

 

喉咙中心或脉轮虽然与较高的听觉形式相关联,但也与注意力的集中度密切相关,在所有神秘学系统中,注意力始终非常重要。因此,例如在毕达哥拉斯的学校中,学生们会被留在声闻家或聆听者这个学派中好几年,并严格禁止在有创造力的危险水面冒出,直到他们彻底扎根好既定的哲学理论为止。

 

由于类似的原因,在密特拉的秘仪中,最低的派系是乌鸦,这表明他们只被允许复述听到的内容,就像乌鸦或鹦鹉一样。共济会成员会留意到这些派系与他系统中学徒级别的相关性。这个学徒系统偶然需要将它当作精微世界中一个特定类别的非人类智慧来使用的那些人的帮助,这个系统需要在合适的地方正确地制作出来;

 

如果粗心大意而又不考虑要做什么就制造出来,人可能会受到自己没为意和他还没准备好的影响。在使用所有这些形式的「魔法」时,人应该保持警惕,以免他漫不经心地受到令人不愉的影响,不然,这些影响就会流过他。

 

学生还要好好记着心智专注的自然影响会在身体的肌肉中产生张力,例如皱眉头。这种张力不仅会令身体疲累,还会充当了一个阻碍灵性力量流入的东西。所以,学生应该在他的冥想中每隔一段时间和在日常生活中将注意力转向身体,并故意地「放松一下」。经验证明即使在完全放松短短一刻之后,整个系统也将获得极大的放松。

 

本性坚强和激烈的人们应该特别注意要放松,鉴于此,可能会发觉有必要实行一些明确的练习。有很多关注这个主题的书籍;安妮·佩森·卡尔所着作的《休息而来的力量》可以说是最好的其中一本。专注与体力劳动无关;这是心智转向它所专注的意念的时刻。

 

专注不是强迫心智留在某个意念上,而是让心智在完全静止安宁的情况下继续安住于该意念上。学生必须牢记于心,意念安住之处不是在脑袋中,而是在心智体中;因此,专注是与心智体有关,而不是脑袋。

 

因此,专注明显不是一个被动的状态,反而是其中一种强烈而有规律的活动。在心智世界中,它类似于肌肉在物理世界中积聚以弹跳起来,或者僵硬以适应长时间的劳累。

 

开始真正专注意念的人在最初每次绷起来不应超过五至十分钟。,否则他容易使脑袋负担过重。时间可以渐渐延长到十五、二十或三十分钟。

 

学生切勿练习专注或冥想到令脑袋感到昏沉的地步,因为昏沉和痛楚是危险的讯号,表示改变身体物质所作的努力过度快速,无法再维持身体健康。

 

大多数人似乎发现约束意念比情绪更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认为似乎不可让情绪不受限制地传播,而他们通常却允许自己的意念随心所欲地游荡。

 

当人开始试着控制自己的心智,他就会发现自己与心智体以往的习惯有冲突。正如他的星光体的集体意识形成了所谓的欲望元素【看《星光体》第八章】一样,他的心智体中也存在着心智元素。因此,这种心智元素已经习惯了以它自己的方式来处事,并随心所欲地在各个主题之间走来走去。

 

与心智元素的抗衡在某些方面与针对欲望元素的抗衡有所不同。心智元素在整个进化阶段上比欲望元素更年幼,受到物质的禁闭较少;所以,他比欲望元素更活跃- 更加不得平静,但力量较弱和没这么坚定。

 

因此,在本质上,他更易于被管理,但却不那么习惯去管理他;所以控制意念所需的实际力量比欲望的要少得多,但需要更加持久地运用这种力量。

 

还必须记得在心智层上,心智是在自己的主场,并且是在处理它自己的事情,所以这对它来说,学会完全管理好心智元素只是一个要多练习的问题;相反,当我们努力去支配欲望元素时,我们是将心智带入一个它陌生的世界,并从外在施加一个外来的优势。

 

上面的几个事实太重要了,所以要简略地概括一下。控制心智要比控制情绪容易得多;但我们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情绪控制练习,通常却几乎没有控制心智的练习。因此,对我们来说,似乎锻炼心智很困难。

 

它们两者一起构成了比完全掌控肉体容易得多的任务;但是对于后者,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曾在之前几世中进行过练习,尽管我们在这方面的成就甚至还不太完美。明显地学生应该要彻底理解这个问题。这种理解的其中一种结果就是令他对在《寂静之声》中说过这个地球是神秘学家所知的唯一真正地狱这个真相,印象更加深刻。

 

为了避免上述陈述看起来不真实或被夸大,学生试想想用意念力驱除剧烈牙痛的难度【尽管即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做到的】;很明显用意念力去驱除忧郁、愤怒、妒忌或其他不良情绪会容易得多,并且将意念从不愉快或无益的主题上转移到另一个令人愉悦或有用的主题上,或甚至使心智完全停止工作会再更加容易。

 

现在是时候去详细认识一下专注的障碍;正如我们会看到的,这些会自然而然地将它们自己分成两个主要的组别。第一组是卡玛或欲望;第二组是心智物质本身的本质。

 

控制心智的难处在五千年前呀朱那与希里·奎师那之间不朽的对话中很好地表达了出来【看薄伽梵歌第六章34, 35】:- 「玛杜的屠夫阿,你宣称是平静的瑜伽,但我认为它由于躁动,并没有稳定的基础。奎师那啊,因为心智真是很躁动的!它浮躁、强大且难以扭正;我认为它像风一样难以控箭」。

 

而回答他的答案也是很正确的,答案指出了成功的唯一途径:-

 

「全副武装的人啊,心智毫无疑问是难以遏制的;但它可以通过不断练习【abhyasa】和不执着于结果【vairagya】去遏制」。

 

我们将以相反的顺序用上面斜体表示的补救措施去克服这两个障碍。

1】不执着 - 这个参考显然是指卡玛或欲望吸引、摇摆和握着心智的力量。在第六章中,我们详细研究了卡玛与末那识之间的关系,也看到欲望不断推动心智和不停令它充当一个寻求愉悦的使节。

 

因此,心智被引导去寻求愉悦的事物,并避免带来痛苦的事物。所以,只有通过遏制和掌握情绪,情绪才可以被支配,并防止它们将心智从本身设定好的任务上拉开。学生要好好提醒自己乱成一团的琐碎情绪是不值得理性地存在的,而且身为神圣火花的人让自己落入他的欲望元素(一种甚至连矿物都还不算是的东西)的控制之下,这是最没有尊严的事情。

 

似乎有两种主要方法可以达致不执着和用作专注的手段。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a】哲学方法、和【b】信仰方法。

 

a】哲学方法:这包括相当地改变和加强人们对通常吸引和束缚人的一切的态度,从而使卡玛或欲望被完全控制;于是,人会变得对所有物体都不再执着,不管是外在的或从内在表达给心智的东西。如本作者所观察到的,这个方法似乎对西方习性的大多数人都很困难,并且经常倾向所创造的两难比解决到的更多,但对东方习性的人【用了一个粗略但有用的区分】来说,它看来没存在什么困难。

 

完整阐述该方法将需要以哲学进行论述,这当然远远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几个字足以说明该方法。哲学系统在薄伽梵歌第五篇和第六篇中描述过,这两篇被分别称为摒弃行动的瑜伽和自我抑制的瑜伽。

 

在这个系统下,这个人「既没憎恨也没欲望」;。。。他摆脱了对立;。。。他感知到多个感官在感官的对象之间移动。。。他将所有行动置于永恒之中,抛弃了依恋;。。。他用学习和谦卑的婆罗门心态,平等看待一头牛,一头大象,甚至是一条狗和流浪汉;。。。

 

他不再为获得令人愉快的东西而欢喜,也不再为得到令人不悦的东西而哀伤;。。。他不会依恋外在的接触,而在自我中寻找喜悦;。。。他能够忍耐。。。出自欲望与激情的力量。。。协调。。。快乐。。。旨在众生的幸福。。。从欲望与激情分离。

 

「他不顾行动的成果而像其职责般执行这些行动。。。放下所形成的意志。。。受控与平静,。。。冷与热、愉悦与痛苦、以及荣耀与羞辱都古井无波;。。。他平等地尊重恋人、朋友和敌人、陌生人、中立的人、外国人和亲戚,还有公义与不公义;。。。他摆脱了希望与贪婪;。。。他摆脱了对一切合意的事物的渴求;

 

。。。他在无风的地方充当了一盏明灯;。。。他即使极度哀伤下也不会动摇;。。。他毫无保留地抛弃了所有凭空产生的欲望;。。。他一点一点地得到了宁静。。。令心智守候在自我之中;。。。他看到守候在众生中的自我,在自我中的众生;。。。而他是。。。完全地和谐的。

 

以上只是对我们所谓的哲学方法的简要概述。事实上,这个方法应该在非常广阔的范围中作出调整去迎合特定的人和他的特殊气质。

 

但是,哲学方法正如早说过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条艰难而复杂的道路;因此,「另一个人的佛法是充满危险的」,让这些人跟从没这么激烈的第二个方法,现在就会在此描述它。

 

b】信仰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不是去企图消除卡玛,即欲望或依恋,而是学生用卡玛的力量去修正心智。这是信仰者的一种卓越方法,他以其最高的形式培育卡玛,培育到它的强度使所有其他依恋都变得相对微不足道,因此无力干扰或分散他的注意力。

 

具有信仰气质的人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心智固定在心爱的物体或图像上来达到目的,这是他从对图像的沉思中获得的愉悦感,将心智固定在其上;即使心智被强行拉走,它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来。以此方法,信仰者就达到一个相当程度的专注。

 

因此,信仰者利用了吸引人的元素,而更具哲学心智的人可能会采取一些深刻的想法,甚至是问题来作为自己的吸引性图像;因此,对他来说,知识上的兴趣,深切的求知欲,提供了吸引性的约束力,从而使心智无可动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专注的一个有用定义如下:锻炼专注的心智练习是控制心智,用情绪支配心智,用意志压在其上,以便所有思想都屈从于所选择的目的。

 

对那些明显不是信仰者的人来说,以上的方法可能作出了很大的调整;事实上,这个调整过的方法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当中最容易的,其实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它在于对所选的主题变得很感兴趣和沈迷,以至于所有其他意念都被真正抛诸脑后。

 

心智应该变得全神贯注,以至于引起一种有点像被包裹着的状态。学生必须学会随时达到此状态,并通过养成观察和注意外在物体的力量和习惯来取得最大的成功。应该从许多方面对物体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研究。大自然中没有物体在现实中是淡而没趣的;如果有东西似乎是这样,这会是由于我们的低注意力和缺乏感知力,而无法感受到其显化的伟大和美丽之处。

 

要成功观想必须在某程度上掌握上面相较基础的练习 - 观想是一种没用肉眼去看,只用心智重现出物体准确细节的力量,准确的观想是某些形式的神秘学工作,例如仪式的必要能力。

 

如果选择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而是一个想法,例如一种美德,它应该会唤起学生的热情和信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专注的是感受,而不是意念。单单感觉会比意念容易,因为意念较精微和活跃;但是如果能够引起感受的专注,心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跟从。

 

在专注以及冥想的练习中,初学者易于发现许多小的未满足的欲望和未曾思考的问题,这些饥饿的嘴巴总是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清除这些障碍物,尝试抑制或压制它们几乎是没有用的。较佳的法门是给予它们想要的,预留一点时间去思考它。心智无法克服这种动摇,因为这些问题丢到一旁不去解决,就无法专注,更不用说冥想了。

 

学生必须决定调处他的问题,遵守自己的决定,然后拒绝重复又重复地思考同一件事。做到这件事的能力是随着练习和作出决定就去做的习惯而成长的。

 

2】不断练习:- 这里的参考似乎是躁动的性质,它或多或少是心智物质和心智元素精华固有的。事实上,我们跳脱的意念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元素精华,因为它不停地从一件事飞去另一件。

 

但由于心智物质像所有物质般都受习惯定律影响,是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训练它,直到它变得不再惯于躁动不安,因而把它塑造成愿意服从于真人(思考者)的侍从。

 

克服心智跳脱的最快最佳方法当然是使用意志。事实上,无论选择哪个方法,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意志。有些人单纯依靠意志的力量【意志可以发展的程度是没用尽头的】,另一些人则通过哲学、信仰或自己能够发现到的其他工具去协助和补强他们的意志力。

 

当然,在自己周围制造一个外壳是可以的,从而排除外在而来的意念;但是这个方法不建议作为永久的方案,因为外壳始终只是拐杖而已。

 

但是,如果使用了这种外壳,就必须知道它不能阻止跳脱的意念从人心智内在浮现;但它能阻止从外在而来,其他人遗留下来四处飘荡的意念的入侵。建议只用低等心智物质来制造这种外壳,否则有帮助的意念会被阻挡,或者当人向他的大师倾注意念时,自己的意念会受到阻碍。

 

在共济会中,相应的过程当然就是在其等级对应的层面上完成的泰拉小屋聚会的过程。

 

专注的力量能够和应该在普通日常生活中获得。不论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对它全神贯注,全心全意去做,以及要完成它。例如,应该要好好并准确地写一封信,不允许在细节上粗心大意而延误或损害其效果。应该全神贯注地阅读书籍,并努力掌握作者的意思。每天都要有明确的心智锻炼。因为通过练习不仅会带来力量;而且不使用它就会脆弱和萎缩。

 

学生应该要掌握忧虑的机制和消除它的方法。除非是过量,否则劳动一下心智并不会伤害它,反而会加强它。但是忧虑的心智过程明显会伤害它,而且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神经疲劳和敏感,这使得不可能进行稳定的心智劳动。

 

忧虑是一个将一系列意念加上少许变化重复又重复地想的过程,没有结果会得到,经常甚至不是为了结果而想。意念形体不断重现是由心智体和脑袋发起的,而不是意识,并将它们强加在意识上。

 

思考者解决不到他的问题就不会满足;恐惧于预期的麻烦令他处于一个焦虑不安的状态。在这种不是思考者指引的冲动下,心智体和脑袋会继续丢出早已被塑形和拒绝的影像。在忧虑中,思考者是奴隶,而不是他身体的主人。

 

忧虑很大程度上是自动来的,物质的相同特性可以用来克服它。或许摆脱「忧虑管道」的最佳方法是挖掘出另一条特性完全相反的管道。这可以通过冥想这样的意念:「自我就是平和;而自我就是我;自我就是力量;而自我就是我」来实现。当他沉思之时,他正在冥思的平和将环绕他,他在意念中观想给自己的力量将会充满自己。当然,针对冥想的精确表述可以因人而异。

 

学生必须不仅学会思考,还要随时停止思考。当意念的工作完结,就应该完全放下,并且不允许它迷糊地飘移,碰一下心智又走开,就像小船将自己撞向大石一样。人为免无必要地磨损机器,不会在无须其工作时,让机器持续运作。同样地,心智这无价的机器不应该被容许漫无目的地运转又运转,在无有用结果下磨损自己。就像疲倦的四肢尽情享受于完全放松一样,心智也可以在完全休息时找到安逸。

 

当学生完成自己的意念工作时,他应该放下意念,然后当其他意念出现在心智中时,将注意力从它们转移开去。

 

本作者成功运用到的另一个方法不是像对浮现的意念没兴趣般地将注意力转移【这本身是一种正面的行为】。让它们要来做来,但要完全冷待它们。一段短时间后,没有新鲜的生命融进它们,它们就会消失并体会到完全的宁静,完全没有任何类型的意念,这对星光体和心智体来说,都获得极度的休息。【这个方案也可以被用作治疗失眠;本作者发现到在很多情况下它都是无价的】。

 

停止发出意念是在较高层面工作的必要前置动作。当脑袋学会静止,这样就开启了意识从其肉体载具抽离的可能性。

 

学生现在将能够理解波颠阇利的格言的全部力量,就是为了练习瑜伽,人必须停止「改变思考原理(心智体)」。达成这个任务要获得心智体或「思考原理」的全然掌控,它只可以在人这位思考者自己容许下,故意让它才改变。

 

波颠阇利用的术语对瑜伽的定义是 - 管束漩涡般的心智(chitta-vritti-nirodha),意思就是心智的【chitta】漩涡般的【vritti】管束【nirodha】。

 

人必须像对工具般能够拿起和放下心智;当到达这个阶段,人从心智体完全脱离的可能性就会出现。

 

所以,瑜伽是抑制心智体中所有振动和改变的。因此,在大师的心智体中,从内在发出的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衪心智体的颜色就像「在荡漾的海洋上的月光」。在一片白色中有着一切可能有的色彩,外在世界中没有东西能够令其稳定辐射出去的色调有一丁半点的变化。衪的心智体仅仅是当衪需要与较低世界交流时,才会用到的外在载具。

 

专注的结果就是当拥有专注的心智的知道者安定地冥思一个图像时,他会获得比通过任何口述的手段关于该物体更全面的知识。当物体在心智体中形成图像时,对物体的文字描述所产生的粗略轮廓会越来越详细,意识对所描述的物体的接触也越来越深入。

 

有关专注和意念力量的理论和实践的更多详细信息,学生可以在安妮·贝森特(Annie Besant)所着的《意念力量、其控制和文化》中找到;而有关练习专注的手册,请阅读欧内斯特·伍德先生令人敬佩的着作《集中》。待续。。。

作者:亚瑟·鲍威尔

翻译:Andy Chow

來源: 新亚特兰蒂斯 https://mp.weixin.qq.com/s/JyhMho3WsxpHsOLI0rgKwg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

 

【相关阅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