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心智体第四章功能
心智体是自我用来显化自己和以具体智能表达自己的载具。
心智是自我认知面向,也就是自我作为知道者的反射;心智就是在心智体中工作的自我。
绝大部分人都不能够将自己从心智分离;所以对他们来说,他们在寻找的自我就是心智。
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这样会更自然,因为在当前的进化阶段,第五根种族的人正在为心智体的发展而努力。
在过去,肉体早已被活化意识的载具;星光体也被大部分人最少有部分活化了;心智体的活力化是人类现在应该特别要做的工作。
用星光体表达欲乐或情绪的功能来发展它是第四根种族,亚特兰提斯人的特别工作,同时这也是第五根种族的第四子种族的凯尔特人的工作。
如上所述,第五种族 - 这都应用于第五根种族和第五子种族 - 特别发出意图去发展的素质是末那识或心智:区别,就是注意到事物间的差异这类型的智能。
在当前发展了一半的阶段,大多数人都用自己的观点去寻找不同,并不是为了理解它们,而是抵制它们,甚至是强烈反对它们。但是,当这个能力发展完全,就会为了理解它们和判别什么才是最好的这个目的,而冷静地、纯粹地去注意差异。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说第五子种族的当今发展阶段是,他人的弱点就是要利用的地方、要奴役的东西、要踩在脚下的东西,成为自己的踏脚石,而不是帮助它自己存在。然而,尽管在早期可能令人不快,但这种心智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真正的批判精神对于真正的进步绝对不可或缺。
第六根种族以及第五根种族的第六子种族主要会有灵性发展、综合的同理心和渴望服务的强烈特征。
但是,当今人类在心智和情绪的发展阶段要再作少许进一步的解释。现时或第四轮主要是旨在发展欲望或情绪;第五轮旨在开展智能。但是,有赖于「火焰之主」提供的刺激,智能在整轮的发展上早已相当超越我们所称为正常的程序。
同时,应该要理解,与下一轮或第五轮的最高点的普通人相比,今天的人自傲的智能是微不足道的。
「火焰之主」在第三根种族期间从金星来到地球,并实时带领我们的进化。衪们的领袖在印度典籍中被称为萨纳特·库马拉( Sanat Kumara ):与衪同行的有三位副手和二十五位行者作为助手。大约有一百位普通人类存有从金星被带过来,并融入地球的普通人类中。
这些伟大的存有在《秘密教义》中被说成是向无思想的人们发出一片火花,唤醒他们内在的智能。衪们的行动实际上更多是出于磁性刺激的性质,衪们的影响力将人类吸引向自己,并使人们能够发展潜在的火花并变成个体化。
这个离题是必要的,现在我们再回来,必须记住,尽管出于分析和研究的目的,也有必要将人与他所使用的载具区分开来,然而自我是一体的,衪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显化自己出来。意识是一个单位,我们在其中做出的划分是【 1 】为了各个目的或学习,或【 2 】由于我们的感知能力受到其在较低世界中工作的器官的限制而来的幻觉。
自我有三个面向:知道、意愿和激励;从这些中引申出不同的意念、欲望和行动。然而,整个自我都会知道、意愿和行动。功能也没有完全分开;当他知道时,他也会行动和意愿;当他行动时,他也知道并意愿;在他意愿的时候,他也行动并且知道。当中一种功能会是主要功能,有时甚至完全遮盖了其他功能;但是,即使是最密集而集中的知道(三者中最独立的),也总是会表现出潜在的活力和潜在的愿意,通过仔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来。
进一步解释多一点可能会帮助到大家去理解。当自我静止时,会显化出知识的面向,即能够呈现类似所呈现到的任何物体【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当自我集中,意图改变状态时,就出现意志的面向。当任何物体出现,自我发出能量去接触这个物体,就会展现出行动的面向。所以,可以看到这三个并不是从自我分割出来,不是三个东西集合起来或复合起来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以三种方式显化。
从东方瑜伽的立场看,「心智」纯粹是个体化的意识 - 包括活动的整体意识。所以瑜伽描述意识的过程为:【 1 】觉知到外物,智力的面向,心智层的主要步调;【 2 】渴望获得外物,欲望的面向,星光层的主要步调;【 3 】努力获得外物,活动的面向,物理层的主要步调。
在菩提层上,纯粹理性的认知有着主导地位。所有面向都全程存在,但每次都有一个是主导的,其他时间就另一个做主导。
现在回到更详细的心智探究,我们学懂了抽象思考是自我通过高等心智体或因果体表达自己的功能;【如之前所述的】具体思考是在心智体 - 有时会被称为低等心智体 - 中工作的自我所运作的。我们现在会详细解说具体思考的机制。记忆和想象也时在心智体中开始的。记忆的芽位于塔马斯( Tamas ),物质的惰性,就是一旦能量开始作用于它,就会倾向重覆这些振动。
所以心智体是自我、真正思考者的载具,他自己就安住在因果体中。虽然心智体最终将成为低等心智层上的意识的载具,但它也以各种形式显化于星光体和肉体之上,再通过它们来运作,这在平常清醒意识中通常被称为「心智」。
以下是详细的过程:具体思考行为使心智体的物质震动。这振动被降低了八度,再传递到思考者的星光体的较粗糙物质上;从那开始轮到影响脑袋的以太粒子,并通过它们最终使稠密身体的较稠密灰质起作用。所以,一个意念能够在肉体脑袋被翻译为活跃的意识前,都必须先采取所有这一连串的步骤。
交感神经系统大多数与星光体连结,同时脑脊髓系统【第二章】较受通过心智体工作的自我所影响。
上述的过程可以再进一步阐明一点。肉体脑袋的所有粒子都有其星光复本,也有其心智复本。然后为了我们探究的目的,如果我们假定肉体脑袋整体扩散开去到一个粒子的厚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假定相应的星光物质和心智物质也以一个类似的方式分层布置,星光在物理上方一点点,心智又在星光上方一点点。
因此,我们有三层不同密度的物质层次,所有都与其他的对应,除了在物理粒子与星光粒子之间,与星光粒子和心智粒子之间存在某些连系线外,就不再有其他任何结合。这相当代表到普通人脑袋中的事情的状况。
所以,当这种人希望将意念从心智层发送到物理层时,意念 - 由于许多管道尚未开通 - 可能必须像往常一样,从侧面穿过心智物质的脑袋,直到找到向下的路,最终穿过根本不适合它的管道,接着,当它到达物理层时,必须再次在肉体脑袋中从侧面移动,它才能遇到能够表达到它的物理粒子。这种方法很明显是古怪而笨拙的。所以我们能够理解到为何有些人不理解数学,或对音乐、艺术等等没有品味。原因就是在致力于这特定能力或科目的脑袋部分中,其交流还没被开通出来。
在行者,完美的人中,所有粒子都有其所属的线或管道,脑袋的各个部分也有充分的交流。所以,所有意念都有所属的合适管道,通过它就可以直接下降到肉体脑袋中的相应合适物质。
如果我们粗略概括地分析意识从非自我向内到达自我的运作过程,我们就会观察到从外在向肉体的最起初的接触:这个接触被星光体转化为感官;这个感官被心智体转变为知觉;然后知觉被阐述成概念,因而保留了理想的形式,这是之后的意念的所有可能性的材料。
所有与非自我的接触是通过重新排列心智体一部分的物质为外在物体的一幅图画或图像,来修改心智体。
在形体方面,思考建立了这些图像之间的关系;在生命方面,它包含了知道者本身内在相应的修改。
知道者特定的工作是建立在他心智体中形成的图像之间的关系,他使图像变成意念的补充。
当思考者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形成相同的图像,时间因素就会出现记忆和预期。
所以,意识的工作方式就以上面进一步阐明,就是想法并非由物理世界提供材料制造出来的,而是直接从宇宙心智反射而来的【看第二十八章】。
当有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将自己的东西添加到外在贡献出的信息中时。当他的心智处理提供给它的材料时,它将各种感知联系在一起,将各种感觉流融合为一,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图像。实际上,这种综合性的关系建立是知道者的特定工作;这是心智的专长。
这种心智体的活动如上述作用于星光体,还会作用于以太体和稠密身体,以及感官身体的神经物质,然后脉冲下的振动传送到它之中。这个行动以释放电力来展示自己,而在粒子间运作的磁流引起复杂的相互关系。
这样留下了一条所谓的神经轨道,也就是另一个电流可以沿着这轨道穿越它。因此,如果意识通过重复相同的想法而使与特定振动相关的一组粒子再次活跃起来,则振动将很容易沿着已形成的轨道传播,从而将另一组粒子重新唤醒并呈现出活动状态,向意识表达出相关的想法。
简要地讲,这是相关想法的机制,对于每个心理学学生来说,其心智现象的重要性都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这里无需强调。
上面指出的心智的特定工作是在意识的外物之间建立联系。这一句话覆盖了心智的所有不同过程。因此,印度教说心智就是第六感是因为它吸收了五感,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单一感知,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个想法的感官。还有,心智早已被说是感官的「拉惹(印度的王或王子)」。
因此,在佛经的含义中,「 vrttis 」或心智模式就是五价元素。化学家所说的原子价或形成元素组合的力量的意义上,会使用五价元素一词。由于心智就像一个棱镜,从感觉器官收集了五道不同的感官光线、五种会心的方法、 Jnanendriyas ,再将它们给合为一道光。
如果我们还考虑到五个行动器官,即 Karmendriyas ,以及五个感觉器官,即 Jnanendriyas ,那么心智就变成了第十一感官;因此,在《博伽梵歌》中,吉塔讲的是「十种感官与合一的感官」【 XIII.5 】。
并非指心智是第六或第十一个「感官」,而是指心智体本身的感官,我们发现它们与肉体的感官有很大不同。心智体是直接地与心智世界的东西接触,并且是其整个表面,使自己意识到所有能够感受到的事物。所以,心智体中没有分别去看、听、触摸、尝和嗅的不同器官;「多感官」这个词语事实上是用词不当:更准确的话,应该说成心智「感官」。
由此可清楚地知道,能够以意念传递直接地交流,而不须将意念制定为词语,这样在心智层上就不再像星光层般存在语言障碍。
如果有一位训练有素的学生进入了心智世界,并与另一位学生交流,他的心智在「说话」时,立即用色彩、声音和形状说出来,所以这个完整的意念会以一幅有色彩有音乐的图画传递,而不是在物理层的情况下,只是用我们称为文字的符号去表示出其中的一块碎片。
某些古老的书籍是由伟大的点化者以神的语言,色彩语言写成的。这种从心智世界中采用的「语言」为很多门徒【即大师们的学生】所熟知,并且就形式和色彩而言,正如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单一意念当中同时产生了形状、颜色和声音。
心智并不是以色彩、声音或形体去思考;它思考出一个意念,即心智物质中的一个复合振动,这种意念通过所产生的振动以所有这些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在心智体中,人摆脱了他多个独立感觉器官的限制,并且会接收到每一个振动的所有面向,而它在物理世界中会表现得独立且截然不同的。
今天,普通人的心智体相对比星光体和肉体的发展程度低得多。在当前的进化阶段中,正常人以脑袋意识这个运作于脑脊髓系统中的意识去辨认自己。他只在物理层上明显且连续地感觉到自己为「我」;这就是在清醒的状态中。
但是,除了脑脊髓系统外,普通人的意识是从星光层,从感官领域开始的。
但是在第五种族进化程度更高的人中,意识的中心是在心智体中,从低等心智世界运作,这种人受想法的驱动比受感官更甚。
所以,普通人在星光层和心智层是有意识的,但不是自我意识。他辨认到自己内在的星光和心智变化,但区分不出从自己内在发起的变化与他星光和心智载具受外在影响而引起的变化。对他来说,它们都象是自己内在的变化。因此,只有物理层对他来说是「真实」世界,属于星光世界和心智世界的意识的所有现象都被他称为「不真实」、「主观」、「幻想出来的」。他将它们都归于是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而不是外在世界对他的星光体和心智体作出影响的结果。他事实上在星光层和心智层上就是一个婴儿。
因此,没发展好的人中,心智体不能够在心智层上如同在俗世生活作为一个独立意识载具般独立运作。当这种人体验自己的心智能力时,在他能变得意识到它们的活动前,它们自己都必定被星光物质包裹着。
我们可以这样列出心智体的主要功能:
[1] 为具体思考的目的而充当自我的载具。
[2] 通过星光体、以太脑袋和脑脊髓系统运作,并通过肉体表达这些具体意念。
[3] 发展记忆和想象的力量。
[4] 随着进化的进程,在心智层上充当一个独立的意识载具。 [ 必须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说明 ] ,即:
[5] 为了吸收在每次俗世生活中积累的体验结果,并将其本质传递给自我,即生活在因果体中的真人。
我们在这里可以注意到动物王国也在某程度上使用到心智物质。尽管天性所然,高等家畜行之有效的理性很低而且很有限,而且本身的能力远远不及人类,但牠们无疑会发挥到理性的力量。
在普通动物的情况下,只会使用到心智层最低子类别的物质,但高度发展的家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四个较低层面中的最高物质。
待续。。。
作者:亚瑟·E·鲍威尔
翻译:Andy Chow
資料來源: 新亚特兰蒂斯
https://mp.weixin.qq.com/s/ff9vQrKmhp8uo4SIYeWyyw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