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07-05

 

 

我曾经看到一段关于著名造型大师罗杰斯特的采访,大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段时间舒淇刚拍完一部电影,沉浸在扮演的角色中走不出来,就且常常会半夜打电话给他,不说话,就不停地哭。

 

其实,我们人在地球的生活中也常常会“入戏太深”。我们与周遭人真正的关系都是灵性上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先有了灵性的关系,才会有生活中的关系。灵性关系上比较近的、交集较多的人,会因着因缘变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或仇人关系。

 

灵性关系是我们所有内在心灵的牵引。所以,认识每个人的心灵非常重要。每个人都要学习认识自己的心灵。每个人都要学着问自己:“我和我的父母在心灵上有什么共通之处?有什么内在联结?”

 

 

最影响我们情绪的往往是我们的家人、亲人。越亲近越能影响我们,因为,面对我们亲近的人时候,我们越容易自责。

 

我举我自己的例子,前段时间我母亲来我这里住,她其实很想在我这里多住一段时间,多和我相处,可是因为我要花时间写稿子,就没有多的时间陪她。有一天她就要回板桥,我也没有开车送她,而是让她自己叫计程车回去了。她到家后,我打电话过去问候,她就很生气的样子,于是我也很生气。

 

后来,我回想分析这件事,为什么我母亲同样的表现,我有时生气,有时就不生气?我才发现,当我自责的时候,我就会生气。因为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我应该多多陪我母亲;她来时就是自己都坐计程车来的,回去时我实在是应该开车送她。

 

 

所以,当她因这件事跟我发脾气时,我就会对她有情绪。我意识到,我对她的情绪其实是来自我内在的情绪。

 

往往我们对周遭的人有情绪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本身有情绪。当我们恨一个人时,其实你恨的可能是你自己;你埋怨的、责怪的可能是你自己。当别人引起我们情绪波动时,扰动我们的七情六欲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我们本身心里也有情绪?可是我们往往不会面对我们自己的情绪,而直接爆发为吵架。

 

我反思我和我母亲的那次事件。我发现我有时生气,有时不生气;有时我的情绪会受影响,有时则不会。原来,当我的情绪会受到影响时,是因为我本身就存在情绪。

 

 

所以,你们要时常关照你们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你的家人和孩子就是你修行最好的伴侣。

 

这辈子你最恨的那个人,你要问问你的心底,你为什么会最恨他(她)。有可能是因为你最爱他(她),最舍不得他(她),也可能是因着那个你最恨的人而你责怪自己最深。

 

比如,有一天我的门诊来了一位妈妈,她的女儿上中学一年级,她说她和女儿关系很糟。后来,她跟我讲,打从她女儿生下来,她就不喜欢她的女儿,她心里觉得她的女儿怎么是单眼皮,而不是双眼皮。而且,当初她刚一结婚后就后悔了,想要离婚,却发现怀了她的这个女儿,所以,她常常抱怨是因为她女儿她才没有离婚。从女儿出生,她都没怎么抱过女儿。如今女儿叛逆了,她才猛然惊觉,原来给出去的一切都还回来了。女儿所受过的伤都还回来了。

 

 

这就是人来到地球所要接受的了不起的挑战。但幸运的是,在赛斯哲学思想中,有一样东西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难,那就是“爱”。在爱中,人不怕伤害,在爱中没有伤害。如果你全然去面对那份对生活的爱,面对生活对你的爱,就会有解决的办法。

 

回到刚才所提的个案,她之前扭曲的爱,可能伤害到女儿了,让女儿可能遭受痛苦,可能让她以后会惧怕婚姻。如果她对女儿的爱很肯定,她就可以这样跟女儿说:“女儿,妈妈当年的做法可能不对,但是妈妈爱你。”表达出这份爱后,然后哭倒在地。因为她是如此地爱女儿、关心女儿,所以她才要想要女儿全然地遵守她的价值观。她的做法可能不对,但爱是对的。

 

所以,最好的修行伴侣就是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归零,重新开始》

文字整理|二丫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