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庸是一种不走极端的进化方式。中庸是儒家总结的智慧,这种智慧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在大的意义上,中庸说的是治国、齐家、为人处世之道。但是从个人进化角度,中庸是一条修行之路,如同《道德经》说的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的启示,其实也是一条修道、得道的路线。

 

中庸其实是一种拥有内在智慧的意识状态。这种智慧,表现于外就是恰到好处的行为方式。智慧来源于整体和无法分割的事物联系。大脑是无法直接拥有这种智慧的,大脑只对系统化的知识有经验,而且这种知识通常也是建立在概念(表象)基础之上。心对智慧拥有一些模糊的直觉,但是这些直觉需要通过客观验证才能确定。在智慧状态,头脑和心紧密地融合着,头脑脱离了概念和经验的束缚,正确地表达着心;而心的直觉自由地穿梭在可以无限扩展的心量当中,并在客观经验中获得证实。所以纯净的头脑加上心的直觉经验,就是一种中庸的智慧,在这里是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过程的。

 

在中庸状态,一切是不造作、平衡自然的。内在认知保持着清晰度和创造力,外部表现却又是平凡、接近人性的。中表面字意上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但是在《中庸》里面,中更确切的意思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当七情六欲未有征兆之时,才是真正的中。在这种状态,比较容易持守。守中内心便有和气。等到七情六欲已经起来,人心就会浮躁不安、心随境转,想要再守中便会很难。所以中庸之道其实也是一种内证功夫,首先需要培养心的定性。

 

用觉察的方式来类比,当七情六欲只是作为一种未知的能量形式活跃在潜意识当中的时候,此时如果保持觉察是可以非常有力量的,觉察成为一种细致入微的内在探索。只要觉察到这些细微的能量形式就可以让它们很自然地平息下来。但当这些能量形式开始活跃,变成一种可识别的经验,这种经验就会被大脑贴上标签,它们就有了自己的定义。“喜怒哀乐爱恶欲”就变成了一种带有心理印象的情绪和情感,这时候守中似乎已经不容易了。而且有了标签的定义,它们就有机会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并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当无意识的情绪和情感被识别,此时大脑被迫进入一种评判和选择过程,意识就开始呈现分裂和对立状态,心和脑开始分离。想要彻底平息情绪已经不可能了,中庸的状态已经消失。在这种失衡状态,人就可能陷入极端或不自然的行为和表达当中。即使后面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也只是一种认知上的弥补,而非中庸的智慧。所以能够在事物未发生之前就先有所觉察,从而防止意外,类似道家“先鉴善察”的真观,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也是一种心灵的至诚。所以才有“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通过心灵的纯净、真实、单纯并推向极致,就可以达到一种无息的状态。无息便是几乎没有呼吸的状态,既没有外呼吸也没有内呼吸,就是无限呼吸。这个无限呼吸能够使生命力获得长久,能够征服、覆盖万物;让心胸变得悠远,智慧高明深邃、厚德而载物。

 

呼吸、头脑、气脉运行是一体的,呼吸停止,头脑就会停止。但是呼吸的停止进一步会带来息的运作,息是能量、气。如果息也停止了,就是无息的纯心状态,这时候的人心就是本性,是最至诚的,真实而无妄想、造作。在本性当中人就会拥有先天的智慧,有智慧自然就有德,有德就有善和慈悲的行为。既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心性没有局限,智慧就没有局限;智慧极其精微,但表现形式却是朴素自然、不费力的。这是一种先达道而后行中庸的处世方法。

 

所以,中庸之道不仅仅是行为和道德的标准,也是进化到更高生命存在的基础。在这种平凡而守中的状态当中修身修心,进而入道、与道合一。古人重视中庸之道,和其心灵单纯,注重道德修养不无关系。现代人智力发达,心脑脱节,受制环境。所以要认识心性并不容易。对于古人的智慧可以取其内涵,加上自己的理解,结合实际,然后在生活中创造性发挥。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带来的变化被视为一种文明的进步。但这些进步以及通常所谓的社会经验、知识技能、智力提升并不是真正的进化。因为它并没有把心性包含其中。没有对心性的认识和了解,心脑不能融合为一,就是不平衡的非自然进化。这样的进化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扭曲和客观环境影响,其过程一定是非常曲折漫长的,必有堕落的阶段,而且心灵所遭受的痛苦通常是很难恢复的。

 

真正的进化要合乎于中道,才能保持稳定有序。真正的和平来自心性的至诚,通过回返先天之本性,才能成为一个自然人。如果是通过后天的自我改造来模仿先天,其结果也不过是一个不实的赝品而已。而一个自然人是不会在努力适应社会和成为自己当中迷失方向的。因为先天有智慧去正确地指导自己的成长和责任。当一个人有热情投身更高的社会或人生理想,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不是财富、知识技能和热情上的准备,而是心性的准备。心性没有准备好,给自己、他人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一种背道而驰的负担。

 

老子的道让人能够回到最纯真的婴儿状态,而中庸之道如同一个阶梯,让人可以在纯真和世俗生活之间有一个桥梁。但是它们的核心基础永远是道,所以孔子说:“道不可须臾离也”。得道不仅是道家的理想,也是瑜伽、佛家、儒家的共同理想。

 

道路无论如何的不同,其基础的牢固都是同样重要的。中可以代表内在中心,在中里面建立如磐石一般的力量,如同一块磁铁紧紧吸附住心灵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在平常的喜怒哀乐当中,世俗活动当中保持中道,不追求世间繁杂的迷乱和感官的极致。而在外在建立的所谓力量和安全感,没有一样不是脆弱得如同沙滩上的堡垒。但是大多数人却乐此不疲倾其一生。生死如同蜉蝣,却看不到或者不愿追求正确的方向,直到彻底厌倦现实。这就是人性最大的悲催。

 【全線閱讀】《yacha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