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ner explorer 新人类扬升意识

2020-05-31

 

 

 

无心微妙玄通,“宁静淡泊”无以媲美,“知行合一”相距甚远。它不是一时之心,也不是有所得失的心,它是既在万法当中又终究不在万法里面,独立但不孤立,不离一切生命作用而又能超然物外的心。它也是没有被“污染”过的平常心,没有概念、没有分别、没有形色、没有妄想和烦恼。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尽管是“有”,内心却是“无有”,这种“心无有心”让每一个当下体验都变得格外的真实、单纯和明澈,周围一切事物也因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无心就是站在虚空处的我心,除此之外别无它心。“心无有心”就是无心的妙用,它是对有心(执着)的摧毁,对一切罪和烦恼的消融,无心如同天空之辽阔悠远。

 

心的生灭现象无法单独成立,需要依赖身体知觉,所以灭了“身体”的知觉作用就等同于灭了“心”。听而不听,闻而不闻,想而不想,行而不行。无所不见,亦无所见。在这种无念空心之处,正是“心无有心”的微妙之处。所以无心一定无生,无生就无灭,对身体知觉作用也不执真有。无心的时候就有真,有心的时候就是假。能生灭的心一定是假,而无生灭的心也只能是空心。所以一念生心就离开了真心,心就有了善恶、对错和万法,而这一切都是假。

 

心无去来,来去之想全因妄念。所以有妄念就有时间、空间和距离。说它是一种觉悟的心,但是觉悟的心也不可见;说它能达彼岸和解脱,但无心从来不在此岸,也无所谓解脱。尽管如此深奥难解,但是无心却是每个人最本质的心。忆一切法时就是生法,生法无论低级高级也不是无心的法,无心的法就是空法,这样的心让人感到实在。

 

心性的大彻大悟,只是心性的一种自然解脱。其中无心成为了关键,无心不可求,解脱也不可求。一切法不求自解,因为一切法本来无有。烦恼本性也是空相,罪业也是如此,因心是空心缘故。悟无心就是消罪,不悟无心就是造业。“心无有心”就是它的修,尽管有修,内心却空无修者;尽管看似无修,内心却是实修。这个本来就有的状态,并非一般意识的“不修”所能作为。无心者不可能被“强迫”进入业力的轮回,无心处就有不生不死。

 

禅修的真谛可以用“心无有心”来形容。有心就是限制,无心就是自由,而心无有心就是禅修真谛显现在个人身上的一种自由之心。它显然离我们更近,它脱离了由法的概念树立起的空中阶梯。这样的心是自然而不作意的,是最懂得欣赏而又不执著于万事万物的。但是要达到禅修的真谛境界,非要探入到“山穷水尽,狂心永歇”不可。至此以后,再无可修之心的认同分别。可修之对象和能修之人都杳无踪迹。

 

无心是一种自在,无心才能洒脱。无心不是冷淡漠然,无心也不是情感浓烈,它超越了冷淡和热情的两边。一旦拥有了这样的心,就有一种原来如此的幸福感觉,而且这种幸福似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尽管如此,从相对的层面无心的彻悟是不会在瞬间达到的,它不是道理上的明白,而是通过长期累积内证经验的结果。心要么执着于“有物”要么执着于“无物”,或者在似乎“有物”似乎“无物”之间,云遮雾障不能明晰。很少能突破任何一边的限制,如果真的突破了这时候就真正放下了,“就路还家,息步安坐”,犹如一个闲人独坐山头欣赏无尽的风光。它的存在性远远超过普通状态、禅定状态、奇迹恩典所带来的经验。

 

无生的世界是混沌的世界,有生的世界是清晰的世界。谁能在混沌和清晰之间保持觉醒和不颠倒?谁能在生死、苦乐、得失、凡圣之间做到统一呢,只有无心的人可以。无心就是一颗圆满之心,无心也是无量之心。只有无心才能得道。

 

 

 【相关阅读】

【yachak】《禅修心法一》 

【yachak】《禅修心法二》 

【yachak】《禅修心法三:神愿.天地之根》 

【yachak】《禅修心法四:道验.气息》

【yachak】《禅修心法五:道验.气息》 

【yachak】《禅修心法六:“我是”之确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