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行和心灵的成长可以相比拟。

 

如果我们能够去旅行,到底我们能够离开我们的执着有多远?很多时候,与其说被我们的婚姻、家庭和爸爸妈妈的角色绑住,或是因为需要钱,所以不得不工作,不如说被我们的执着绑住。

 

旅行的意义是:你能放下多少执着。举个例子,有个癌症病人来向我诉说:“我的婚姻不快乐,每次我做完放化疗回到家,还需要给全家人做饭,如果我没有做饭,家里三个大男人就会瞪着眼睛在那里等着我做饭。”

 

我建议她:“你可以去我们的赛斯村住三个月,这三个月你就不用给任何人做饭,还可以享受抓山猪的乐趣。”在她向我报怨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人既爱抱怨,又爱责怪别人,可是当我建议她出去旅行,她又有各种去不了的理由和借口,其实不是她家里的三个男人离不开她,是她离不开那三个男人。

 

所以,旅行的意义可以是:你有没有办法说走就走?也许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我记得我大学时代最好玩的地方是,有时候考完试当天晚上,有同学会提议:“我们到阿里山去看星星吧!”可能当天晚上大家就结伴出发了。

 

以前当我们是大学生的时候,也许说要到北海岸看星星,可能当天晚上就直接上阳明山了。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洒脱,说走就走,我们的生命可以有多么的快乐和自在。可是随着我们年纪慢慢长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执着和放不下。

 

所以,旅行的意义也可以是:你去放下那么多的执着。其实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比如说,许医师以前如果要长时间出去旅行,我没办法接受,因为我最多只能停一次门诊,如果隔两个礼拜连续两个门诊都停,我自己都会觉得我做不到。所以这几年我努力栽培能够待诊的医师人才,当我不在国内的时候,就可以替我接诊。

 

然我们无法做到说走就走的状态,但是你们可以想象那种自在的感觉。我不是真的要你们抛妻弃子,而是让你们想象你是自在的。因为当我们年纪越大,我们被我们所建立的关系所捆绑,你可能是一个爸爸或妈妈,也可能是个儿子或女儿,其实不是别人捆绑你,是你被你自己建立的角色所捆绑了。

 

然后你们可能会引用古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说服我,并告诉我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其实并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住得越近的人越不联络,住得越远的,反而感情比较好。

 

所以,当我们年纪越大的时候,我们建立越多的关系,或甚至我们拥有的越多,其实你是越被你所拥有的东西所捆绑。但是我们却忘记最早创造的这些东西,是要让自己自由。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创造财富?我们为什么买房买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自由。车子可以让你随时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房子是为了让你觉得有安定感,有了安定感之后,你的心安定了,你就更能够到世界各地去探索。

 

可是后来当你拥有的越多,你也许会发现你其实是越放不下的。年轻的时候我们很洒脱,常常说走就走,没有的也就无所谓了,因为我们还能创造。可是随着年纪越大,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其实越放不这些名和利、关系、角色等等的东西。

 

可是这其中存在着矛盾。当你年纪越大,其实离你离开的时间越近,可是你却越放不下。当你年纪越大的时候通常拥有的越多,可是其实你是越放不下;你越放不下,其实是离你放下的时间是越来越近。

 


 

有个同学告诉我:“我一百岁的公公每天都在烦恼钱不够。”然后我心里在想:“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你有那么多孩子会让你饿死吗?”说句实话,一百多岁距离离开的时间也不多了,你是在烦恼钱不够,还是在烦恼什么?如果一个十岁、十五岁或二十岁的人在烦恼钱不够,我觉得很合理,因为他还有好多个十年要去活,都活到一百岁了,却还烦恼钱不够。

 

因此,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你离你要放掉所有一切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是你对于此生的一切,却是越来越放不下。我们先不管现实,如果以身心灵的角度来讲,其实人应该随着年纪越大,很多东西其实应该越放得下、想得通、想得开。我们都要不断地提醒我们自己往这个方向前进。

 

常常我们拥有的越多,其实我们放不下的也越多,年纪越大,我们的烦恼也越多。我常常开玩笑:“是二十岁的人烦恼比较多?还是八十岁的人烦恼比较多呢?应该是二十岁的,可是结果却是八十岁的人烦恼更多。”八十岁的你都要走了,你还烦恼什么?

 


 

这样说好像是有点残忍,但是我的意思是:其实随着心灵的学习成长和开悟,我们的确应该是年纪越大,社会历练越丰富,越放得下、想得通、想得开。

 

因此,我重申旅行的意义:当你接近肉体生命在地球的终结,就表示你又要开始进行另一阶段的旅行了。

 

作者|许添盛 

摘自|许医师演讲《旅行和心灵成长》

文字整理|佳静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