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7-13

 

 

 人人都向往常住不败的心灵自由,这也是灵性修行的一种至高标准。自由能够常住不败,意味着身心能够自掌控。其中最重要是掌握好无害的语言和想法,因为心是一切境界呈现和体验的根源。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体验。任何一种受害者意识和负面思想都可能是自我伤害的,任何一种出于自私怨怼的行为和能量都有可能回返到自己身上。

 

自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如果那样人人都可以在既有经验中得出结果。自由是一种心灵的深刻度,意识的灵活度。自由只有在遵从自然律法和自我了悟当中才能充分展现。心灵自由需要对自己的动机、语言、思想达到高度的觉醒,心灵自由带来其它类型的自由,或者关系中的业力纠葛被释放。

 

自由是不可见的,可见的自由都是粗浅的。有依赖形式的自由是暂时的,无所顾忌的自由是毁灭性的。高度的自由总是包含着高度的戒律,但是真正的戒律不是强加的结果,而是真理在心灵深处唤醒的结果。遵从于真理自然遵守它的戒律,这种戒律并不会带来束缚,反而是能够打破心之受限的工具。

 

自由也是一种振动,越是低沉的振动越容易感受到紧缩,越是轻盈的振动越是包含着扩展。自由总是追求无边界,边界意味着约束。身体是会死亡的边界,感官是会黏附的枷锁。所以通过身体和感官扩展的自由不仅有限,而且会制造出更深的束缚。通过思维心扩展的自由停留在已知范畴,通过情感心扩展的自由增强了分离之痛。

 

自由是无所见的,所以自由不赋予某个形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能做到内心清净、无挂碍、自我觉悟是一种心灵自由的衡量标准。获得清净之心容易,只要心不向外追逐;获得无挂碍之心容易,只要能释放掉过去;自我觉悟也不难,只要带着警觉心去生活。唯独常住不败的自由很难。

 

有所追求必然有所不追求,有清净之处就有不清净之想,有无挂碍就有烦恼的障碍,有觉悟之心就有迷失之可能。这并非否定对于清净和觉悟的追求,而是这些追求仍缺圆满,如果要达到更完美的地步,心灵的至高境界和追求都需要释放到太虚当中,阴阳浑一、和光同尘。

 

心灵需要再次回归单纯,这种单纯看起来就象一种“无知”。自由需要再次回归野性,这种野性是对一切表面形式的“背离”。婴儿不知道什么是自由,所以也没有什么不自由的想法。这种不知道自由的自由反而打破了界限。禅师不知道什么是纯洁,所以任何自然的行为都是纯洁。所以他敢于将木头的佛像劈来烤火,敢于用行为的粗暴来唤醒他人。这种野性反而映射出自由的无畏和纯真。

 

不谙世事的无知是一种幼稚,纯真的无知却是一种自由的洒脱。任何境界都有它的满足条件,唯独不能达到自由的洒脱。

 

任何境界之心都是不可住的心。

分别心不可住,有了分别心就有了是非黑白。

单纯也不可住,住于单纯分不清事实真相、真假善恶。

无相也不可住,住在无相就是无相变成有相。

不可住也不住,住在不可住实则走向一种偏执。

见地也不可住,有见地就一定有二元性的对立。

也许有人质疑,既然什么都不住,怎么还在此谈论见地?如果不敢谈论岂不是又有所住?所以自由的微妙就在于此,只能唯心而非逻辑。

 

境界之心不住就有真心显露。好境界不住,坏境界不住,好坏都在真心之内消融。真的无所见就是有觉性但无觉悟,有所见但无见和被见之分。见人对错,是心有对错;不见人对错,是心有昏昧。见而不见、见如同不见才是真见。

 

无所见是一种无智性、无见解之心,但它并非呆滞而是灵动。这样的心可以游戏,可以保持纯真,可以不执著。任何微细的对立面存在都有可能导致自由的丧失、真相的污染。

 

有妄想和感受但不分别真实,就有一切境界的平等,平等而不生执着就有无所见的自由。无所见的自由就是随顺自然、随顺心境但无所滞留,既可以是平凡也可以是神圣,既不见平凡也不见神圣。这就是终极自由。唯有终极自由才是常住不败的自由。掌握终极自由,内和外的自由才会统一,内外一体不分。内在越自由,外在就越自由。内在是什么真相,外在就是什么实相。

 

这样的自由是无路之旅,无所可为。这样的行道既无河流,也无彼岸,更无人渡河。这样的自由没有目标,无处可去。没有行道的人,也没有不行道的人,没有生和死,也没有生和死的超脱。

 

真道只能是一,道是一种平常,道也是一种非凡。道不生疑惑,有疑惑就不可能是真道。没有疑惑不意味知道,而是意味着没有头脑。既是思想的消失,又是无思想的终结。正如禅宗所言:“道不属于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道法自然,所以不存在厌弃和不厌弃的对立,有所厌弃就有所不自然。道是逍遥,既然逍遥,有境界和无境界都是枉然。一切显现等同,烦恼和无烦恼等同,妄念和无念等同。道是自发极乐,当一切境界和觉悟、见解都被放下的时候。道是自发真爱,当内在觉性和外在显现融为一体的时候。

 

顿悟的力量非比寻常,没有长期积累难见真道。借助对不自由的觉醒,可以不断剔除思想的陷阱。借助能量频率的提升,可以改变烦恼的惯性。借助喜乐或真爱,可以释放头脑。三者合一,帷幕可揭。

作者:yachk

 

   【全線閱讀】《yachak》 

【yachak】20180708《无所住的自由》 

【yachak】20180701《不外求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