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没有对的决定,只有对的心情!

 

相传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佛祖有一天托钵去化缘,遇到一个穷人,谁知道他竟然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给了佛祖。佛祖很感动,不禁对他顶礼膜拜。后来佛祖又遇到一个富人,而他只拿出自己所有财产的千分之一给了佛祖,富人拿的钱比穷人拿的钱多了好几百万倍了,可那佛祖却只轻描淡写的说声谢谢。

 

佛祖的弟子很奇怪,就问他师父:“师父啊!富人拿这么多钱出来,你只跟他说两个字谢谢。而那个穷人才拿出来这么一点点,你竟然给他顶礼?这是什么缘故?”佛祖说:“别看那个穷人给一点点,可他的心意却不得了诶!而那个有钱人虽然拿出来很多,可他的心意却很小。所以不是给多少、有没有给的问题,而是你的心的问题。可是你的心意只有谁知道?当然只有你自己知道。”佛祖的弟子这才恍然大悟。

 

又比如换另外一个富人,他也给了和那个富人一样多的钱。可是这个富人平常很吝啬,他给佛祖的金钱其实像割他的肉了。可是他还愿意拿出来,那不得了了,那可能比穷人给的更困难一些。又或者另外一个穷人他给了他的全部,可能他会想说“反正我也没有多少、给了和没给差不了多少”,那又不一样了。

 

可是纵使是一样的两个穷人,一样的财产、一样的穷,给出去的情况也完全不同。一个穷人会说,那一点点是他全部的一切,可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的一个敬爱,才给的全部。虽然另外一个穷人也是给了他的全部,可是他的心态是:反正我这一点点跟没有是一样的,那既然他都来了,给就给吧!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所以纵使是两个一样穷的穷人也给他的全部,也还是完全不一样。也可以这样说,既使是外表一模一样甚至一样穷也给了他全部,可是他就是不一样。因为那个心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全世界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所以我常常讲跟决定没有重要的关系,这跟你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同样的决定可能背后的理由却完全不同。因为没有对的决定,只有对的心情。再比如说,上帝跟我和我的妈妈之间玩了一个游戏,他设立了一个条件:要么你死,要么你妈妈死。那假设我妈妈可以再活五年,那我死掉可能少活三十年。那我又不愿意,那假设我妈妈也不愿意,那怎么办?

 

那假设我知道人死了跟活着没有什么不同,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我完全相信了灵魂永生,我完全相信我是不会死的,我只是转换到另外一个层面,那我有没有牺牲?如果我也同意了,我死掉让我妈妈活好了。如果我做了这个决定,我是觉得我哪里有牺牲啊?因为也许对我来讲早就没有生死那个差别了。

 

不是说我想死,而是生跟死对我来讲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我不觉得我死后能做的事情更少,也不觉得我活着能做的事情更多。假设我答应了,于我而言没有任何的牺牲,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因为如果我看破了生死,不是说解脱了生死,不是看待生死不一样。假设我己经超越生死了,那如果我决定让我妈妈活下去,那我有没有牺牲?

 

好比跟另外一个人做同样的决定哭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干嘛要做那么大的牺牲。好像在告诉众人我就是要做这么大的牺牲。一个是抱着我去牺牲;一个是抱着我哪里有牺牲啊?两个人的心情一样吗?你们懂我的意思吗?如果对某人而言他已经超越生死了,所以就像我刚才说的,也许我死掉做的事情更多,也许我活着不见得更能完成我存在的价值。

 

也许于我而言就没有牺牲这个东西了,完全没有牺牲的感觉,而是生命形式的转换。那么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就没有自我牺牲的感觉。所以还是回到那个主题:你做同样一件事情,真正做决定的感觉只有你知道。如果你觉得你是在自我牺牲,那你就是在自我牺牲。可是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那就不是一种自我牺牲。

 

摘自|许添盛有声书《个人实相的本质》

文字整理|春英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