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佛经典籍中的“似曾相识”
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东京奇谭集》里面提到过一个词,叫做Dejavu,法语,翻译过来是“既视感”,亦即是说,一种“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另一位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失乐园》里,描述事业失意的男主人公久木,遇见书法教师凛子,初遇时便爱得不可收拾,也许就有这种情结在里面。
诗中说,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不知道佛陀是不是真的这样说过,但佛经中对“似曾相识”的解读就是:今生一见如故的好友抑或恋人,是因为之前累世的宿缘未有完成,夙愿未了,于是这辈子再续前缘。
魏斯博士著书提出“前世今生”理念
如今,身边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催眠回溯感兴趣,不少是受到《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那本书的启蒙。作者布莱恩•魏斯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在精神科执业多年。他在书中客观记录了一名女子的心理咨询过程,她长期受莫名精神问题困扰,怕水、怕卡到喉咙,怕到连药丸都不敢吞的地步;怕坐飞机、怕黑,更怕死这个念头。
原本纯“科学派”的魏斯博士,在为这名年轻女子进行催眠回溯中,陪同她一同“再经历”了几十世的前生,甚至有高灵将她作为管道来传讯给魏斯本人。这样的震撼,让魏斯博士开始对前世今生的话题着迷,并开始他专业的研究,他查阅了东西方大量宗教典籍以及现代医学关于“濒死经验”的报告,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而他随后在书中提出的“前世今生”的理念,亦让整个西方治疗界和思想界受到极大震惊。
东西方在似曾相识和轮回经验上的相逢
据说,印度上师奥修在世时,魏斯给他写过好几封信件,诉说传统精神分析在处理心理议题上走入的死胡同,奥修当时给他开的药方是“静心”。印度教向来就是相信轮回的,魏斯作为致力于追求终极答案的心理从业者,在苦寻人类的种种精神疾苦无有解答之时,正好“遇见”了那位前来接受催眠治疗的女子……
大多数东方神秘体系都承认并极力佐证有前世轮回的存在,而心理学呢,这个上世纪才初步成形的新生儿,一直对于似曾相识甚至轮回经验,表现出一种“语拙”的状态——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和实验能够完整阐释似曾相识或者轮回再世的神秘体验,因此只能说这种奇异的“既视感”是出于某种潜意识和脑神经领域的未知原因。直到以肯•威尔伯还有法兰西斯•方恩为代表的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Psychology)的肇端,西方心理学领域才开始触及到诸如轮回、转世记忆、出体经验和通灵次元的领域。在此,西方科学终于和东方神秘性携手并进了,用威尔伯的话来说,是“弗洛伊德终于遇见了佛陀”。
胡因梦的探索:莫执着前世身份
二十多年前,胡因梦大概也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灵修探索的狂热分子,她在传记中写到她曾为了一探自己转世轮回的真相,跑到一个美国的灵修治疗中心去做“前世回溯”。原本期待金针插入眉心后,会自动浮现倒带式前世经验的她,不想最后对此种追溯疗法相当的失望而返。从此她大概就对这些种种神神奇奇的关于人类存在奥秘的解说版本,有了一种客观理性的质疑精神。
后来,她在谈到前世今生时,这样总结自己的探索经验,我们前世的每一个经历,实则都在当下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欲望中有所反映,如果觉察当下的速度够快,自然就不必费力再去乘坐“催眠时光机”去花钱观看前世的电影断片了。况且,前世回溯这件事情,就我对很多身边人的观察来看,真正能够通过时间线的回顾了结业力并且增长觉性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容易执着于前世的某个重要身份,增加了本该消解的自我感。这件事情,你去看看身边的那些“重要人物”便可得到印证了。
无论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多么曼妙或让人着迷,不要忘了当下的觉察之心,否则我们就会一再地掉入重复的自我戏码之中。毕竟我们活在此世上,最终寻求的并非更多的“前世轮回”,而是超越轮回的最终解脱,不是么?
撰文/华登多杰•玺圳
(图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