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你整个的冥想或者整个的灵修,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人有这样的倾向,他们冥想、他们打坐、他们念咒,也许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向往着这么一个片刻——他可以通过打坐、念咒、冥想,达到一个豁然地开悟!这个是很多人都有的向往,这也是你一直在经典里、宗教里、公案里看到的那些东西,达到一个豁然地开悟。然后,在他的观念里,他觉得,他一旦豁然开悟以后,就完成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完美了。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的估计可能是错的,你的推测极有可能是错的。大多数人对于了悟的境界,有很深的误解和错觉。他们总是认为,一个人一旦了悟以后,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好像是非常高大上,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菩萨,一个完美的人,拥有完美的人格等等。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其实不是这样的,而且根本不是这样的。
你如果看过铃木大拙的书,你会发现,他对开悟有一个非常好的描述方式。他说,开悟被大大地误解了、非常严重地误解了,人们想象当中,那些开悟的人、那些证悟的人,就好像神仙一样。
我在佘老那儿的时候,据说有好几个人曾经到他那儿问:“佘老,你平时还吃饭吗?”显然人们对于一个开悟的人是抱着多大的误解,甚至认为这样一个人都用不着吃、用不着睡、用不着上厕所了。铃木大拙曾经讲过,所谓的开悟其实根本不是你想像当中的那样。那是怎么样的呢?他眼里看到的世界跟你是一样的,他眼中看到的桌子、树木、山河大地,都跟你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不一样的——他看到这一切的清澈度跟你是不一样的。当你在看到这张桌子、看到笔记本、看到树木、看到天空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是浑浊的,你的脑子里充满了欲望、充满了主观、充满了判断,你的眼睛并不清澈。而一个开悟者,他拥有这种清澈的认知。
我要给铃木大拙一个补充式的说明,因为他的说明仍然不完整。他提到那些开悟者拥有一个清澈的视角,但是我要更加补充一点:一个开悟者,他拥有一个对清澈视角的认知,而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清澈。
你明白吗?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先悟后修的道理。他如果每时每刻都那么清澈,他就不存在后修的问题了,就不存在需要再修的问题。他需要再修,意味着他还有不清澈的时候,但是他已经有了一个清澈视角的认知度了,他知道那个清澈视角是一个高度,他也达到了那个高度,不过那个高度不太稳定,他知道,当他的视角再次浑浊的时候那是不应该的,而他会主动地回到那个高度上。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也许这个例子不那么恰当,但或者可以引发你的一些思考。对于一个开悟的人来说,就好像是你走进了一个优雅的茶馆或者餐厅,装潢得富丽堂皇。在你桌子对面是一个那么儒雅的男生或者美女,他(她)的语言、气质、声音都显得非常有修养、非常有气质,有风度。而你却是一个从农村刚刚到城市的毛头小子,你穿的很破烂,衣服是旧的,脸也洗得不那么干净。你第一次进入这么大的一个高档的环境,有种局促不安的心情。
再加上你前面坐着一个如此美丽优雅的人,就好像你面前坐着一个菩萨一样,因为他的意识层次——他的内在、外在的层次显然都比你高。当你面对着这么一个菩萨,面对着这么一个意识品味比你高的人,而你又进入了这么一个品味高档的环境,你即使是一个农村的不懂礼仪的人,你也会开始收敛你的言行。你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挖鼻孔,你现在下意识地知道这个动作是不太好的。
而一个悟者非常类似于这么一个刚从农村到城市的乡巴佬,他非常类似于这样一个人,他身上的臭味儿还在、还没有洗干净,他的各种惯性——挖鼻孔的惯性、搓脚丫子、脱鞋脱袜子的这种惯性还在。但他到了这个高档的场所,他也不好意思再脱鞋脱袜子了,他也会主动地把手放在该放的地方。他似乎已经拥有了那一瞥。
我们刚才讲到了例子,那一瞥是来自于外在环境的——来自于外在的装潢、你面前的菩萨。但是对于悟者来说,那一瞥是来自于内在的。他在某一个片刻达到了如此清澈、清晰的高度。那个高度类似于一个灵魂的修养,虽然这个修养还不稳定,但你至少已经达到过了。一个人一旦有一次达到过如此高的清澈度以后,他会发现,他以往的那些习性,在对比之下显得都那么粗俗、那么野蛮,以至于他会情不自禁地开始自发地升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味。
这种升高不需要外在的督促,它自动地升高,因为他知道哪个更好,不需要别人教了。他开始明确地看到浑浊与清澈之间的对比、之间的差异。他开始更倾向于变得轻松明亮,因为显然那样更快乐。灵魂最终的追求就是快乐,那根本就用不着教你,你自己就会知道,你立刻知道那是更舒服的方式、更欣喜的方式、更喜悦的方式,你的整个身心都会自发地倾向于那个高度。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讲,一个最初的悟者就好像一个打开了瓶盖的瓶子,瓶子里面的臭味虽然没有散干净,但至少瓶盖已经被打开了。佛陀曾经有过这样的比喻:一个开了盖的脏瓶子,盖子是打开的,你已经闻到了瓶子以外的清新空气了,你已经尝到了。虽然你的里面还是脏的、还是臭的,但是你会越来越倾向于那个更清新的空气。那个清新的空气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你里面,你里面的脏味儿、臭味儿会渐渐地散发干净。
这也就是佛陀讲到的南传的四个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见到位,也就是瓶盖被打开了;二果就是臭气渐渐变得散得越来越少了,臭味儿越来越降低了;三果就是臭味完全没了,瓶子里面已经完全没有臭味儿;四果就是瓶子都变得透明了、干净了,完全变成一个内外通透的瓶子。这个比喻是佛陀本人讲的,非常贴切、非常恰当。
当你知道这个比喻之后,你将知道开悟意味着什么。开悟并不是你此刻就立刻变得高大上了,立刻变成一个纯洁的圣人,不是的。开悟只是打开了瓶盖儿,你闻到了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所以禅宗讲,对于一个开悟的人说,理与佛同,他在理上、理论上已经达到了佛性,跟佛是相同的;事需渐修,在事情上他还要渐渐地修,他的味道还没有除干净,他的习气、他的挖鼻孔的习惯、他搓脚的习惯都还在。但他会渐渐连自己都讨厌那些习惯,不需要别人来讨厌,他自己发自内心都觉得那些习惯不好,因为有了对比。
摘自《楞严今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