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10-27 12:01:12

(本文摘自公众号《美丽心光》,以讨论的形式发布)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这期话题的主持人。这版微信对话栏目【聊真的】会以讨论的形式不定期发布,也欢迎有见解、有深度的朋友参与。

     首期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发现,微信里有不少导师课程在以三级分销的模式进行推广。作为一直在灵性路上成长的人嘛,总觉得味道有点怪怪的。所以找了几个小伙伴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有人觉得,为什么不做“光明”一点的话题?为什么去看阴暗面?这样的态度在灵性圈里很常见,让我很感慨。跟大众舆论相反,受灵性信息“不评判”、“合一”等说法的影响,小伙伴们常常不太愿意使用分辨力,有人认为这是在使用“头脑”,有人认为“分辨”就是“评判”。事实上,分辨力、洞察力是灵性成长不可或缺的男性能量,它不等于评判,是非常重要的灵性品质。只有依靠这种洞察力,才能看清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看清小我是如何在表现。光靠“爱、慈悲、包容、正能量”无法觉察内在与外在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黑暗,亦无法真正的放掉小我。

     缺乏辨别力的爱和慈悲,是糊涂的爱,是愚蠢的慈悲”。

     今天我们邀请了千面博士、青鸟、李平、方贞、琉璃光、小白、疏桐、蛙哥等几位伙伴,一起聊聊这个话题。目前常常可以看到某些铺天盖地的课程宣传,并且也是采用了分级销售的模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推广渠道。一时间,某个老师突然就出名了。我们一起来鉴别、审视一下,分辨出其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在运作。先请千面博士和李平谈谈什么是三级分销?

千面博士:三级分销是一种直销、分销模式,只不过现在是利用互联网工具,以互联网为平台,做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了。

李平:分级推广是一种类似金字塔式的销售手法,用返利去一层一层引导(诱导)能量的流动,可以最有效的挖掘潜在客户,形成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它的触角几乎可以伸向所有可能的角落和网格,触及到其中的每一个人。根据传播学原理,基于大众还有些盲目的意识状态,这样的传播是非常有效的。其本质是一种对大众意识能量的操纵。

     三级分销因为有返利、有上下线的分层,是属于层数比较少的金字塔模式,算是类金字塔模式。因为程度不如传销严重,国家没有将其定义为传销。但二者通过返利来刺激、诱导能量的流动,并透过太阳神经丛来运作能量的方式是相似的。据我所知,某个被曝光的“丰盛”类课程,其操作手法真的跟传销没什么区别了。

     旧能量的土壤结出传销的果实】

主持人:现在社会上传销现象层出不穷,以“分销”、“共享”之名行“传销”之实的案例屡屡被曝光,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整体大环境的匮乏感和生存恐慌到了什么程度。很多人利用了人们急切渴望富裕的心理,设计出种种诱人的模式,达到敛财的目的。

李平:发明传销这种模式的人,是吸血的天才。有些称为“直销”的合法营销,也真的只是富裕了上层的那些人。

青鸟: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包装。现在的很多直销品牌(不具体点名了),都是讲很好听的吸引人品牌的故事,什么创始人发大愿、大爱之类的。但实际上,很难说。现在大部分人的辨别能力都停留在表面,被这些包装蒙蔽了。

千面博士:大众停留在旧能量模式,自然用相应的方式更容易引发共鸣,完成炒作。

主持人:谈谈旧能量和旧模式吧,指的是什么?

李平:我们过去的时代一直都是小我主导的,现在也还是如此。它的特点就是,人们的行为往往由深度的恐惧感和分离感所驱动,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权力、野心、竞争、操控是其主要的特点,这一点在工作和金钱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生存恐慌中,人们总是考量着如何才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在此过程中也许会伤害到别人?对不起,顾不上考虑这个了。

     单纯依靠太阳神经丛来聚集和操作能量以达成某个小我的目标,是旧时代的特点,这个特点使人们感到彼此间的分离和缺少关怀,造成了很多的痛苦。

     譬如,金字塔式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依靠顶层对底层的吸血完成的。无论用什么样美丽的语言包装,无论操作的是什么具体事物,它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种制度的设计本身就是小我走到极端的产物。

     我们把小我所使用的能量称为旧能量,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为旧模式。传销、诈骗都是旧能量的土壤上开出的花朵,反映着旧能量的本质: 优先考虑自己,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我们国人的经济压力非常大,普遍的缺乏安全感,匮乏和恐慌之风几乎席卷了所有人。因而,灵性圈的小伙伴有意无意的选择使用旧能量、旧模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必须分辨出这种方式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在运作。

小白:太阳神经丛,有些人可能不是太熟悉,简单解释一下吧。

李平:太阳神经丛是人体的一个脉轮,大约处于胃部的位置。脉轮是人体的能量中心,在密宗和瑜伽中常常被提到,新时代信息中也有讲过这方面的内容。太阳神经丛是意志和小我的能量中心。简单来说,一个人如果刻苦努力就是在动用太阳神经丛的能量。它通过个人的意志聚焦、积累能量,达成目标。如果这股能量被小我或野心所引导,破坏力是惊人的。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在大量的使用这个能量。竞争、操纵等等方式,就是不自然、无爱的使用了它。

主持人:社会大环境就是被一股狂风裹挟着,匮乏、争夺随处可见。看看房市、股市吧,都在炒作,都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另外,我们这个世界充斥了大量的广告,有意无意的引导一种浮华、肤浅的价值观,豪宅、名车、美女似乎变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人们总是被这样的信息轰炸,渐渐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开始身不由己的追随起来。

     运作这些广告的人,越来越精通于如何操作、影响人们的意识。很多大品牌选择赞助世界级别的赛事,就是希望在最多人的心里刻下自己品牌的烙印;电视剧放映的途中突然插播广告,让人感到一种不愉快的强制,也是因为此刻人们最放松、最没有提防,广告内容最容易植入。

     有些广告甚至直接动用了洗脑的手段。某学校做的“挖掘机技术”的广告,某公司做的“收礼只收###”的广告,就是深谙传播学的精髓,通过简单的话语不断重复,让自己的产品快速有效的植入到人们的潜意识里。

青鸟:背后有种控制的感觉,不是自然而然的。

主持人:有时候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局中人却怎么都走出不来。我一直好奇的是,洗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这当中发生了什么?

李平:举个广西传销的例子吧,那里的“资本运作”很严重。参与的人注意到:发展自己的人出手大方,表现得很阔绰,似乎赚到了不少钱;给自己讲课的人貌似素质很高,好多人还挺有社会地位;当地的书摊上充斥了各类介绍“资本运作”的书籍,鼓吹其前景;一些“大师”、“专家”进行充满激情的演讲;甚至当地的市政项目、标志性建筑都好像在迎合、印证别人告诉自己的“资本运作项目暗中受国家支持”的说法。

       不断重复的观点变成了信念,眼睛看到的场景佐证了信念,少数“成功人士”的榜样作用又验证了这些信念,在这个圈子中时时刻刻也都接触到这些信念。眼耳鼻舌身意,几乎全部囊括。这一切,形成了一个“虚拟现实”,牢牢地遮蔽住本性的直觉,让人的判断力失灵了。

       信念深深的扎了根以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别人如果反对这些信念,就等于在反对自己。从而自己也蜕变成了信念的维护者。要从根深蒂固的信念中解脱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剧烈的思想震动才可以。

       如果受到外界强有力的质疑,个人会觉得恐惧和无助,就倾向于寻找组织内的人抱团取暖,相互支持。表现出来的就是“面对危机,团队反而更有凝聚力”了。

千面博士: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进入了团体认同逻辑,就失去了判断力,长此以往扭曲了个人理性。上升到信仰层面的体系,就有了“防御系统”,打击越大,信的越深。

【混杂着旧能量的身心灵领域】

 主持人:嗯,我们再回到广告宣传的话题。

 李平:说起做广告,我自己也办过课程,我能理解招生过程中的“怕招不到人”的恐惧和不确定感。这种恐惧感很容易驱动自己去选择一种似乎更有保障的、控制性的方式。灵性上讲求靠心灵去吸引客户,实际上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灵性老师都没有运作在这个层面。

 方贞:有些情况下,分销制度也是有利于人打开的,毕竟影响的先是身边人,我觉得制度本身是中性的,取决于用的人。如果发心是利于众生,没有刻意去引起人的贪念,在目前阶段利于更多人来到身心灵领域,利于意识的扩展。比如有的老师会给分享课程的用户一些金钱回报,这种模式一方面是便于传播,一方面也是让利于分享者。

 主持人:你是希望从一个更中肯、更善意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情况。

 李平:我并不觉得制度本身都是中性的,比如传销式的金字塔体系就是小我的产物。我也不觉得指出里面存在的问题就不够善意,相反,恰恰是对多数人更大的善意。

      是的,有人说,有的好老师也选择了这种宣传方式。的确如此。但它终究不是依靠自然吸引得来的人气。在这里好老师也选择了旧模式。况且,有些说法也许听起来美丽动人,或许也真的有这样的发心,但利用金钱(返利)去引导、操控能量流动的本质却仍然是一样的。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什么是真实的吸引?什么是丰盛?

      真实的吸引来自于心灵层面,是持久的、稳定的。通过炒作得来的人气终究没有根基,只能依靠曝光度和公众的无知来维持。譬如,歌手王菲的歌迷大多都是真正的喜欢她,因为她的歌牵动了他们的心弦。

     丰盛是充足,是所需的一切可以得到满足,并不是指巨大的财富。物质财富过多与过少都不是丰盛,我们这里只谈过多的情况。想要得到超过生活所需的过多财富,内在究竟是什么动力呢?1.难以满足的野心 2.想要比别人优秀的成就感 3.需要更多保障的恐惧感。这几个原因都表明,其动力来自于较低的能量层面。

 青鸟:玩这些模式的人,要时时刻刻看看自己的内心,这颗心有没有贪念,或者只是无明跟随。美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商业模式,大部分也是利益的驱使。

 方贞:为什么这种方式会存在会运作,也是因为集体意识中这种方式一直存在。身心灵圈和外面江湖也没有区别。

 青鸟:但是如果把身心灵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较,似乎大家对身心灵行业的要求和预期更高,觉得身心灵就应该怎样怎样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讨论。

李平:在身心灵领域,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大部分老师还是有着灵性的发心,这跟社会上纯粹以敛财为目的的情况是有区别的。很多老师在推广课程的时候借用了旧的模式,良好的出发点混杂了旧能量。

 【热衷于炒作、敛财的“大师”?】

 主持人:我觉得太追求轰动效果的老师,太追求“速成”的老师,都是依靠这种旧模式运作的。有的老师以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钱财和知名度之后,又继续说,自己的境界如何如何高,就有点不靠谱了。甚至我听说有的老师完全抄袭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加上自己的名字,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千面博士:我们现在的灵性圈,有的老师只是勾引别人的欲望,没有在心性和能力上提升,都是伪提升。

 主持人:有的老师推崇奢侈品、高消费,喜欢“满手钻戒”、“国际婚礼”,要求别人必须做头等舱,这是误解了“丰盛”的本意。如果一个身心灵领域的老师还在这些表面的、形式的东西上打转的话,心性水平可想而知了。他是带着社会流行的小我价值观来做身心灵行业。至于有的课程,费用极为高昂、要人负债缴费、说可以因此扩大金钱格局的,就更近乎是赤裸裸的敛财了。

 李平:事实上,利用灵性敛财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过去就有以宗教的名义兜售的“赎罪券”,现在寺庙里烧“头柱香”可能需要几十万。譬如传销、诈骗这种事情无论用多大的善意去看,都改变不了其本质。

琉璃光:在西方中世纪黑暗时代,利用宗教进行欺骗,甚至连国王都不能幸免。利用精神绑架进行销售是最高的买卖,是最厉害的销售。你连质疑的态度都不敢有。

 疏桐:吃一堑长一智!既然世人如此看重钱财,要他们散尽所有然后换取一双慧眼,也算是因祸得福。这样一想,这也是积极影响。

 蛙哥骗子有帮助人们提高智商的作用,被忽悠也是培养辨识力的必经之路。

琉璃光:人有一种根本性的渺小、脆弱和无力感,需要外在的力量给予支持。而真正的靠自己心下求法是最难的。大部分人做不到,就想去求助于外在的专家帮自己解决具体、实在的问题,但却往往被误导。在我观察到的医学领域中,很多人们信赖的医生连自己的生病问题都无法解决,却有那么多的人指望着他们提供帮助。

      另外,我还想说一句,如果某些老师自己的“丰盛”只能通过销售课程来实现,那是真正的丰盛吗?                  

小白:目前社会上这些模式可是打着新时代共享(分享)经济的先进理念啊!但总感觉无论他们提供的是什么好产品和服务,剥开本质都是类似金字塔的模式。每个单位塔尖人的财富都是由塔下人来支撑,一层层下去看似很完美的共赢,其实是种失衡的游戏。

      我个人无法接受这种模式,内心里有着某种对此类致富方式的不舒服,总感觉就像披着好看保暖的羊皮绒大衣去迷惑大家“养羊杀羊”,通俗讲就是以利益去结交人。难道这就是我们要为之努力创造的理想形经济社会嘛!可能这点很多有“老灵魂”特质的人会跟我有同感。

 千面博士:所谓的共享经济,包括入股,我个人觉得在现阶段是噱头,是在为提出口号者供血,会让部分口号提出者迅速的富裕起来。而大多数人还是老样子。        

主持人:身心灵领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具体案例咱就不点名了。感觉里面有很多忽悠、变相传销、甚至欺骗的成分。这就是明显走偏了。

 还有的老师喜欢动用神通,行使某些“奇迹”,也是通过迎合人们内心的渺小感来吸引大众。这一点跟迎合大众的匮乏感来搞“丰盛”,本质是一样的。

 青鸟:现在很多人还是在匮乏和贪念的状态下追求财富,所以会走进这些课程。

 李平:不去疗愈内在的阴影、进行心性的根本性转化,而只凭借正面积极的信念,是不会真正有用的。因为自己这块“大磁铁”中还包含着阴影和创伤,这真实的自己将会为自己吸引来相应的事物。“成功学”这一类用正面信念激发太阳神经丛能量的课程,效果总是难以长久,就是这个原理。

 疏桐:阴谋意识蓦然在说:所有这一切的套路,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都是一场场精心包装的糖衣炮弹,受众的意识在提高,包装者也在与时俱进,所以只要有受众,“买卖”就一直有。

 千面博士:说到底,大多数人对真正的悟道不感兴趣,而对悟道的副产品(财务丰盛、神通)趋之若鹜。

  【该不该高收费?】

 主持人:灵性领域一直强调“丰盛”,强调要敢于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收费。我感觉这一点在实际执行中有点走偏了。有些人不顾大众的实际状况开出一个高昂的价格,有的老师做个案一小时收费几千块。我们国内的现实是,几千块是很多人一个月的收入呢!怎样看待身心灵课程普遍的高收费现象?

 千面博士:陈全林说,辟谷本来是十分钟就可以说完的事,现在很多人搞出几天收费几千、数万的课程,匪夷所思啊。

主持人:是的,还有的老师(不是所有)把很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成初级、中级、高级的课程。如此一来,貌似课程的梯度、深度都有不同,但实际上每一阶段课程的干货就比较少了。况且,这样显然也会带来更多的课程收入。

 李平:这是老师本身的匮乏感在运作。另外,课程设计得复杂,显得更有体系,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会觉得老师水平高。一个小时的个案收费几千块,越是知名的老师收费越高,你就明白为什么很多老师那么想出名了。名气是可以变现的。大众愿意追随名气大的老师,有时却缺乏分辨的眼光。我的确觉得,太高的价格,泯灭了“好老师”的一部分“好”。

 千面博士:有些身心灵收费高,但效果跟西医治病的概率一样。如果身心灵产品质量跟iphone一样,可流通、保值、转移,那也没问题。可是很多都是在卖“虚拟产品”,一次性体验。

      上身心灵课程,通常很难有质量保准,比如:访问阿卡西记录,不是每个人上完课都能访问。比如灵气课程、灵性治疗、能量、开天眼、连接指导灵……都是如此。很多人花了很多钱和时间在身心灵圈里试错。

 主持人:希望这些课程在招生的时候能更加强调:什么样的人容易有效果,什么样的人不易有效果。

 千面博士:有些玩双重标准的老师,你跟他谈商业,他给你谈灵性,你跟他谈修行,他跟你说商业。而且,怎么说,他都是对的,有问题也是你有问题。

      如果购买者受益,皆大欢喜。如果花了好多钱,收益甚微,购买者就有不满,但是又很憋屈。如果生产商有强大的洗脑,那么情况就更复杂了。购买者敢怒不敢言,还难以寻求合法途径讨回公道。

      身心灵产品不外乎:人体软、硬件升级工具包(身体=硬件,思想=软件,灵太玄了,绝大多数都是个概念,靠软硬件来实现模拟),附带一些衍生用品(各种吃的喝的戴的供的用的)。本质上和其它卖软硬件产品的没什么区别,只是附着在人类集体几千年来对身心灵固有的认知上。

      附着在一个好概念上,产品才能卖高价,还不能退货,不允许质疑。电影《偶滴神啊》揭示的透彻。

琉璃光:是的,印度电影《偶滴神啊》、《外星人PK地球神》,建议没看过的同学都去看看。

青鸟:现在的身心灵市场真的是需要整顿一下。

 【身心灵推广的“正确”姿势】

 李平:真正的大师是靠心灵的吸引。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做广告,因为告诉别人自己在做什么,也是合理的。

     只是,广告采用的是怎样的手法,背后反映出怎样的发心,就比较重要了。不要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对于难以判断的情况,需要我们更多的使用自己的直觉。某个老师让你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那么,相信你的直觉吧!

       心灵能量是自然、安静、温柔的。喜欢炫耀神通、奇迹的,热衷于夸耀和炒作的老师,意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面,请你留意哦。

 千面博士:我观察了很多靠谱的大师,古往今来,都是靠积累身边人的口碑来完成传播的,虽然一开始的很长时间内都比较慢,但是一旦做起来,就是百年、千年的大计。像南怀瑾、元音老人等,都是越老越吃香,滚雪球效应,最后引发雪崩。

 李平:不靠炒作、自然成长的老师,会有很长一段寂寞的时光,但终究会啜饮生命真实的甜美。

 主持人:学生在进步,老师也在成长,也在慢慢的走向平衡。我们世界的集体意识处于极大的生存恐慌之中,人们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倾向于选择控制和无爱的模式,甚至不惜去伤害和破坏他人。越是对这些恐惧信以为真,便越是被这个实相所捆绑。这种捆绑就变成了业力。

       然而,我们正越来越深入的走在灵性之路上,慢慢的发现,我们可以超脱集体意识中的生存恐惧,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受制于它。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一切具足的意识,只因牢牢的相信了某些局限,而不断地在低频率的实相中轮回。

       丰盛是我们的本质,不需要依靠攫取、控制和竞争的方式去获得。建立起这样无条件的信任是“丰盛功课”的最终目标。也许我们离这个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但正在一步步的接近它。

       这一期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希望这次讨论能够帮助小伙伴们更加看清、分辨出某些问题,这是我们的期待。谢谢!

本期话题制作编辑:李平/大凌

SOURCE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a04fea0102xbe4.html

(图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