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与华人指导灵庞诺游的对话

 

  下面记录的是我与一位华人指导灵的对话。几年前我与他相识,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尚未在我的网站上发表过他带来的讯息。

 

  (格里特的网站上有几篇我传导他的灵讯,见www.gerrit-gielen.nl面对恐惧(Omgaan met angst一栏的文章(均为荷兰语,译注)。) 

 

  庞以一位老年华人的形象出现,他所带来的讯息以及他释散的能量,都有着明显的东方色彩。

 

  关于他的身份, 2005年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庞如是说:

 

  2005年秋庞诺游

 

  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或许从我的言谈话语中你更能了解我是谁,而不是根据我对自己的描述来了解我。

 

  你在地球上生活过吗?

 

  生活过。我在地球上轮回过多次。

 

  你看上去像一个华人大师。

 

  哈哈,我可不想当大师。当大师实在是无聊至极。当学生有趣得多。将获得的新洞见化为己有,这种感觉何其美妙!我想永远地做一个学生。

 

  在灵性圈子里,人们过于看重大师。哈哈,对于一个大师而言,大师身份乃是他的死穴。成为大师后,他就不再前行,老朽而死。想成为人们眼中的大师,这种渴望不啻为一种求死愿望

 

  如果你真的热爱生命,就会希望能够不断地学习,对新事物敞开心扉。不满足于仅仅运用既有知识,对新知识充满向往。

 

  你好像不喜欢我询问你的身份?

 

  然也,我确实不喜欢诸如此类的问题。吾乃何人并不重要。自命不凡的陷阱比比皆是,这对于人类以及灵性存有均如此。

 

  什么?!我以为你早已不在意这些了。难道不是吗?

 

  天晓得!何人能告诉你答案呢?我吗?估计我对此的解答并不会太可靠吧。

 

  咱们的对话真好笑。

 

  是也。不过,我的言辞话语中可是透着严肃。谈论自己的身份、成就以及所谓的大师级别,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无聊之举。

  这会将人们的注意力带离真正重要的东西:讯息本身。对了,有一位哲学家,你知道他的,路德维希·维根斯坦,他就讨论过可言传只能展现无法言传的事物之间的区别。(德语是sagen相对于zeigen)。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师品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展现(zeigt sich),并不能言传。因此,如果你想知道你阅读的某段文字或者某个与你交谈的人是否具有大师品质,那就感受一下这段文字或者这个人所展现出来的能量。不要去管其使用的具体词汇,看看你的感受如何。

你是否感受到慈爱、柔和与美好?

又是否感受到正直与开放的能量?

一旦被其触动与感染,你是否感到快乐与轻松,是否重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有此感受便足矣。

无需再去探究更多。

 

痛苦与恐惧——与庞诺游的对话2009年秋)

 

  我很害怕,而且身体疼痛,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形?

 

  处理这个词带有采取某一行动的色彩。你无需采取任何行动,唯一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它。向善发展,趋向绽放与健康,这本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趋势。你只能短暂地阻止这一自然发展。生命总能重获力量,继续前行。此处,我指的是那流经一切万物、亘古不朽的生命。要信任这一生命之流。如此这般,你就不会误入歧途。

 

  如果你试图去解除这些痛苦,就是在毫无必要地逆流而行。因为你是在评判这些痛苦,并想要消除它们。你吃止痛药,这样就不会感受到痛,然而,这也恰恰证实了这些病痛或者恐惧的客观实在性。痛苦与恐惧其实只是阴影。如果你的目光能够超越它们,就会看到它们周围那广阔的天地。而如果你紧盯它们不放,就在它们周围筑起了一道道墙。它们可能会因此而成为一座森严的堡垒,身在其中的你则无法再看到美丽的蓝天。不过,无论这一道道墙如何坚厚,它们都是仅仅存在于你大脑之中的幻相。真、善、美都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它们就在你的身边,不断地轻叩你的门扉,希望能够将你轻揽入怀。请给它们一个机会,不再抗拒它们。过度地规划与掌控自己的人生之路,过于努力恢复健康,这样做只会将它们拒之门外。

 

  你的身体完全知道该如何恢复。何不问问它有何意愿?

 

  它想要休息,各种简单的运动,时时洗一个热水澡。它想要在大自然中散步,想要我放下各种期待,专注于正面的事物。它想要我保持勇气。

 

  再问问身体,你的胃又因何如此?

 

  我的胃说: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使我失衡,我经受的太多,已经无法再正常工作。它尤指恐惧与不安全感等刺激。

 

  问一问你的胃,如何方可恢复平衡?

 

  不要总想同时进行多件事情,循序渐进。不匆忙做决定,尊重自己的直觉。

 

  清楚明了,对不对?

 

  我在学着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没有耐心。

 

  急躁乃是不顺流而行的一种表现,是僵化生命能量之举。急躁就是说,对自然之流、对一切万物的自然韵律说。比如你的身体,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健康,而你则很难接受这一点。你觉得自己已经从病痛中学到了功课,心想:好了,该启程前行了!(微笑)。这也是一种急躁的表现。或许你的病痛还想带给你一些你自己尚不知道或者尚未彻底体验的东西。请给你的病痛一个机会,接受它想要带给你的礼物。所有的病痛都携有一个或者多个礼物。秘诀就是保持信任,将病痛看做是指路牌,为你指出方向,带你走向真、善、美。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我承受病痛之苦的时候,又该如何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呢?

 

  肉身之痛并非你想象的那么严重。然而,你对此游思妄想,导致恐惧,不必要地加重了对病痛的感受。肉身之痛只不过是你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不适,仅此而已。面对病痛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你可以有意识地关注它,进入它,全然地接纳它。如此这般,你就不会出现分裂。你与病痛合一,而不是将自己置身于病痛之外。这样,你也不会与其抗争,由此,痛苦便会自行减弱与消散。原因很简单,抗争会导致痛苦。另一种方式则是,尊重病痛,与此同时,将注意力放在身边的事物上。就是说,将病痛看作是一种感官体验,同时着手进行能够触动、感染自己的事情。比如写作(就像你现在一样)、散步或静坐冥想。具体做什么并不重要。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亦即,不要因其而脱离自我,要与病痛同在。一旦你脱离自己,为了外在某一事物而失去自我,你的病痛就会试图吸引你的注意力,不断地提醒你,由此成为干扰发射机。而你,则会对自己的病痛心生愤怒,试图与其抗争,痛苦亦由此而生。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关键都是关注安住

 

  对!关键就在于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时,这看起来仿佛很难,因为你已经习惯于时时脱离自己,脱离当下,好像当下会铐住你一样。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当下。那一真、善、充满爱的能量流藉由当下流向你,不安住于当下的话,这一能量流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如果你与自己的病痛和恐惧同在,就对疗愈敞开了大门。那么,疗愈便是迟早的事。

 

  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乎于等待的问题。

 

  这是一个关乎于信任的问题。你可以默默地等待,不过也可以自问一下:那个真与善的我想藉此告诉我什么?让我感受到什么?

 

  我得到的回答是:你很勇敢,不会轻易放弃。

 

  那就认真感受一下这句话。你能否感受到自己的勇气?

 

  我也立刻感受到自己的恐惧。

 

  这没什么。或许你对自己的勇气与伟大心存恐惧。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话,你会为自己开创很大的空间。而你所受过的教导则告诉你不应这样做。

 

  我羞于自己的伟大?

 

  更确切地说是抑制。

 

  我想这是因为,我害怕黑暗的力量会将我吞灭。

 

  恰恰相反。黑暗永远无法战胜光、美与善。它们永驻你的心中,要敢于任其闪耀。它们并不遥远。请聆听它们的呢喃,就像花朵聆听阳光那样。关注并滋育它们,它们自会成长,并清晰地呈现在你的大脑、你的意识觉知之中。你是神之永恒精神的独特彰显。 

 

摘自:帕梅拉的作《灵魂暗夜》

© Pamela Kribbe

(译者:光之紫)

(图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