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nner explorer 新人类扬升意识
2019-03-23
开悟和当下
回归当下是走向开悟的第一步,开悟不是通过你的自我努力来达到的一个头脑中的预设目标,开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头脑经验的不断破除,在没有头脑经验的干扰下,通过当下开启大我意识的途径。开悟不存在于头脑经验的累积当中,开悟是自性的自觉觉醒。头脑需要经历不断地受挫和失败,才会心甘情愿安住于当下,因此努力和艰辛来自头脑而非自性。
头脑代表着一切二元性的概念化认知、时间过程、受限思维、意识梦境。这些组成了头脑的幻象。开悟不是要否定二元性,因此它不会无视做人的准则,不会无视因果。而是认识到二元性不是事物的因,因为二元来自一元。在幻象里面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找到真实只能通过对实相的内在体验而非头脑的概念认知,体验实相是自性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当意识回归到当下,才可能有对实相的体验。一旦拥有对实相的体验,感官作用之幻就无法再自我欺骗。
时间是阻碍开悟的又一个头脑诡计,回到当下并不费力气,你只需要认出头脑之幻,并从头脑的圈套中脱离出来。用“尚未开悟”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是头脑最擅长的诡计。回到当下就是回到我们的觉知中心,而觉知是无需时间的努力过程才能达到的目标,觉知是自性的又一功能,自性是一切显现的基础,你不可能创造出这个已有的基础,而只能是从一切显现当中去觉知这个隐秘的所在。认出头脑的时间性诡计,是跳出头脑逻辑回到当下去觉知自性开悟的必要。
停留在头脑的思维当中去认识事物的本性,就避免不了经验主义。一个观点被确立,意味着就有对立面及被反对的可能性。头脑的思维类似一个圆环,从任何一点都可以划出对角线。而开悟的思维运用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站在圆环的虚空处以便获得全方位的视野,不去取舍任何固定在圆环中的落点,以便能够应对随时出现的具体问题,不落入经验死角。
在头脑的思维当中不应该停留过长,超过 10 秒就有可能落入局限性。局限性思维导致受限性的感受和行动,并累积业。因此一个有觉知力的头脑会力求在 10 秒之内看清问题和真相,并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这是一个完整地学习和体验过程,完整体验带来完整释放,任何没有在当下完整体验的情况,将来都是一个累积的问题包袱。
如果是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反复审视,也要在 10 秒以后暂停一下,回到当下的无思虑状态去反观自己前面的思维有无漏洞和局限的可能性,有无负面和消极性的思维主导,以及过于简单武断的单向思维。从觉知的深度中去培养多维的思维能力,它包含了逻辑、形象、直觉、灵感、感受的综合运用。
人无法做到没有一点消极和负面思想,它和我们在意的事情结果有关系,也和情绪反应有关,因此对待消极和负面也不应该评判,而是通过坚定地立足于当下去深刻认识事物,从而消除和平衡二元体验带来的得失成败的执着。通过更深入地觉知头脑和情绪的连带关系,将意识和头脑、情绪甄别出来,逐个击破。头脑分析和心灵感受要结合成为一个完整意识,才能将其它被分割的力量逐步收拢回来。
如果不对沉浸于时间剧情的头脑善加控制,很短时间内头脑就开始做白日梦,会漫无目的地随缘产生各种妄念,回忆、猜疑、联想等等,把我们的心带入脱离当下的意识梦境当中。开悟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不追逐白日梦,不去推动事物的演变,不去抵制事情的发展,不着于任何现象的发生过程,一切顺应自然。唯有处于永恒的当下才不会迷失自性,追随白日梦就会制造幻象。习惯追逐白日梦的头脑当想停下来的时候发现已经非常困难,这是习惯的力量。幻象本身没有力量,但是当你很在意的时候就会赋予它力量。
人可以应对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应对好了当下,事物的本性就会简单明了。活在头脑幻境当中事物的本性就会复杂多变。完整的觉知带来完整的体验,而活在梦境头脑将无法保持完整。念头经不起肆意放纵和故意阻拦,只能通过觉知其虚幻本性才可能获得解脱。当下就是一个持续的存在状态,它包含了运动也包含了静止,没有一刻显现相同。开悟不是想象中维持一个永远寂静状态,而是“静躁两无关”的圆融状态,觉知稳定地纳入到对动静的本性认知当中,其中没有头脑的追求和排斥动机在里面,这是自性本有的智慧。
回到当下需要的心理条件是不否定、不抗拒、不恐惧、不评判。不否定就是要接纳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如果否认自己的真实状态,就落入了头脑的另一个极端。抗拒也是一样,抗拒的结果就是逃避,头脑会试图逃避现实而为自己合理化。接纳现实是放下头脑的唯一途径,否认和抗拒都会强化头脑的自欺作用。不放下头脑经验,真正的臣服就不会到来。
恐惧对于缺乏经验、自信心不够的人很难避免,但是对恐惧不产生新的恐惧就是一个接纳自己的过程。接纳自己的恐惧才能面对真相,看清恐惧的根源以及恐惧的本质,才能逐渐耗尽它们的影响力。面对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立足于当下去获得自性的支持,唯有自性才有可能让一个人源源不断获得力量去承当,并看穿恐惧的假象。在开悟里面,自我臣服于更高的力量,头脑臣服于当下,因此没有不可以被转化的事物。
恐惧也和自我感有关,过度的“自我动机”和“自我关注”都会带来恐惧,所以没有“自我”就不会有恐惧。头脑最大的恐惧来自害怕臣服,认清头脑的所有可能动机都来自头脑对臣服的抵抗,一旦有抵抗就无法真正打败恐惧。看到头脑的自我分裂倾向:一部分处于恐惧,一部分想抵抗恐惧,就能回到正确的觉知当中。而评判同样来自头脑对自身的谴责和评价,它不符合自性的平等,因此也是自我分裂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可获得信心,通过对头脑重新编程会改变头脑的习惯,但最终需要立足在觉知当中平衡、消除自我感,这是在通往开悟的道路上扫清障碍的关键性心灵工作。当头脑无路可循、自我感消失——刚开始可能是很挣扎的一件事,但又是最值得拥有的一种内在体验。失去孤立的自我感你就开始拥有一切。
回到当下另外一个心理条件就是保持心灵的敞开、放松、自然不刻意。如果不能敞开就会制造紧张,如果刻意就变成一种头脑的动机行为,只会更深地陷入头脑。从静的状态开始练习觉知,慢慢扩大到任何时候都保持觉知,把回到当下看成一种自然地休息和静心,如果错过了觉知也不要去追悔,更不要用头脑去寻找一个记忆中的“觉知”。而是再次立足于当下放松下来,释放掉头脑的思虑状态,觉知就会自动现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