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人类文明远比我们想像的脆弱……在自然面前,我们是渺小的。
一场飓风,可以摧毁整个加勒比海群岛;一场大地震,能带走一个城市,然而人类又是顽强的,自然灾害,也许能摧毁一个地区,却带不走整个人类。
多少年来,统治地球的人类,一直在预想着未来可能会让人类导致灭顶之灾的场景。
然而,人类文明到了今天,最有可能毁掉我们自己的,不是以上这些外来力量,而是我们自己所发明的东西——核武器!
自核武器问世以来,它便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文明世界的上方,稍有差池就会带来灭顶之灾。
前苏联上校斯坦尼斯拉夫.彼卓夫(Stanislav Petrov)已于2017年5月19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7岁。
如果不是他,地球肯定不是现在这般科技文明大爆发的样子。
如果不是他,人类可能已经没了。
如果不是他,目前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可能都没有机会出生。
而这位彼卓夫,却是历史上离凭一己之力拯救全世界最近的一个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斯坦尼斯拉夫.彼卓夫这个名字无比陌生。然而,30多年前的1983年9月26日,人类历史上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天,正是由于彼卓夫上校的一念之差,避免了苏联的核导弹射向美国,也避免了毁灭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战争的爆发。
前苏联上校斯坦尼斯拉夫.彼卓夫(Stanislav Petrov)(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彼卓夫于1939年9月7日出生在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父亲是个空军飞行员,曾在二战中参加了对日作战。
和很多苏联军人世家的孩子一样,彼卓夫从小就收到军队氛围的熏陶,恪尽职守,以服从为天职,这些军人的基本规矩从小就浸入了彼卓夫的骨髓。
中学毕业之后,彼卓夫追随空军父亲的脚步,进入了基辅的苏联空军高等雷达技术学院学习雷达技术,毕业之后,他加入了苏联空军的战略防空部队。
除了对军队的热爱,彼卓夫也是个技术型人才,从小就爱好钻研,对待技术问题也无比精细,设备出了什么问题,他都能第一时间排查并修复。
二战结束后不久,东西方“冷战”开始……
冷战的双方美苏两国虽然没有直接开打,但却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开足马力发展核武器。
从美国航母起飞的F-14(下)和苏联Tu-95轰炸机(上)对峙。(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冷战”的巅峰时期,两国的核武器加起来可以把人类毁灭20次之多。
尽管储备了大量毁灭性的武器,但也因为核武器威力之巨大,一旦动用对轰,人类将亡。核武器也就一直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从来没有真正作为武器使用过,但私底下的备战却一刻也没有放松……
20世纪70年代,一直在防空部队表现出色的彼卓夫迎来了人生的一次剧变,他被分配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这个地方只有一堆房子和一些设备,工作人员都神神秘秘,有人问起什么,大家都避而不答。
既然来工作自然要先培训,而培训也是很新奇,没有现成的教材,全靠培训的人讲,大家拿笔记。
培训了一段时间,彼卓夫总算搞清楚了,原来这个地方,是负责监控美国的导弹的预警部门。
这个预警部门刚刚采用了一套新的,配合卫星技术的预警系统,由9颗环绕地球的卫星监视着美国本土的一举一动。
任何从美国本土发射的导弹都会被这9卫星探测到到并第一时间反馈给预警基地。
彼卓夫在这里工作了几年,对美国本土6个基地约1000多枚战略导弹的分布如数家珍。
冷战中苏联所达到最大势力范围时,也就是古巴革命之后、中苏分裂之前的时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彼卓夫等人平日的训练内容,则是关于核导弹预警的标准流程,例如:一旦美国发射核导弹,预警部门的人将第一时间汇报上级领导,领导将依据汇报采取反制措施——发射核导弹还击!
根据苏联核反制的规定,一旦遭到核攻击,发射核弹反击是必然的选择……
要亡一起亡,绝不能允许苏联被核弹轰平了,美国却安然无事的情况出现。
因此,核导弹要不要发射,便取决于预警部门的报告。
负责报告的关键人物之一,便是当班的值班主管,而彼卓夫,正是之一。
这个职位上的人只要当班,便成了手握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人,全世界人类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
没拿起电话,世界和平;拿起电话,核弹即将引爆。
从1947年冷战开始到80年代已经过去了30多年了,基地的预警大厅里还从来没有响起过实战的警报声(演测试不算)。
然而,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预警部门正好轮到彼卓夫当班,像过去很多年一样,大家看看萤幕上的数据,做点例行的日常记录,这一天似乎又可以过去了。
但,让大家震惊的事发生了……
晚上10点左右,大厅里那个标志着核战爆发的红色警报突然响了起来!
所有人的表情都无比错愕,脑子里飞速闪过一个念头:美国发射核弹啦?!
彼卓夫也是无比震惊,没等他反应过来,另一个代表核弹警报确认的设备也突然动了起来。
那台电脑控制的,打印预警密码信号的机器开始启动,一直打印了整整30行命令……
命令的意思是:美国的洲际核导弹正飞向苏联本土!!
警报响了,预报美国发动了核攻击!
信号打印机也响了,再次确认美国发动核攻击!
团队的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开始根据传进来的数据第一时间估算,预计核弹将在20分钟后击中苏联!!
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军人,彼卓夫立刻进入状态,他马上下达命令:
“各就各位!”
手下的工作人员也开始行动,毕竟大家自从第一天在这里工作,就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那些标准流程早就烂熟于心……
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到了极致,这可是核警报啊!
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打响了吗?!
苏联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7“镰刀B”)─洲际弹道飞弹,由重型卡车发射。(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彼卓夫面临一个无比重大的抉择!
如果美国真的发射了核导弹,苏联将面临无比巨大的人员伤亡,他作为核弹预警的负责人,必须立即拨通电话上报,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击——向美国本土发射核弹!
彼卓夫后来回忆到:“我有全部的数据(表明美国的导弹正打过来),如果我按正常程序汇报,其他人也不会有任何异议。”
所以按照正常程序,彼卓夫所要做的就是,拿起哪部专线电话,拨通总司令的号码,而总司令也会根据流程,对他们下达核反击的指令。
然而,在那一刻,那一刹那,那一个人类文明中无比短暂的瞬间里,彼卓夫做了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决定,他要再等等……
他是一名军人,遵照下达的命令指示行动是他的天职!
但同时,他又是一名技术人员,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在这一刻,彼卓夫的技术人员身份占据了上风!
彼卓夫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他的理性判断告诉自己不能打这个预警电话:
这么多年了,美国不可能平白无故发动核攻击,而这套卫星系统是新投入使用不久的,存在着误报的可能性。
这个预警还没有得到地面雷达的证实,地面雷达没有发现导弹,他不能把人类的命运,交到一台电脑手里!
他当机立断:暂缓上报,再等一阵子!
而此刻,彼卓夫的同事则沉不住气了,在一旁大喊:为什么还不打电话?!再不打,美国佬的核弹击中我们,就没有机会反击了!
大厅里突然变得静悄悄,所有人都盯着彼卓夫,彼卓夫眉头紧缩,嘴唇紧闭,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那一刻,他紧握着双手,心里默念着另一个不打电话的理由:“这只是一个决定,但如果它错了,很多人会死去!”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他依然决定,再等等……再等等……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Youtube视频截图)
十分钟后,没有消息进来……
十五分后,没有消息进来……
二十分钟后,另一部电话响了……
地面雷达表示没有看见任何东西!
美国没有发射核弹!
那个可怕的核警报只是新系统的误报!
彼卓夫长舒了一口气……
事实上,对于当时预警大厅的所有人来说,这段时间无比漫长,根据彼卓夫的理性判断,美国导弹十分钟之内就会打到苏联,如果十分钟过去没有进一步的消息,那么,就真的误报。
不打这个电话,世界大战有希望避免,但苏联人民也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打这个电话,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无可避免,人类文明将毁于一旦。
这是一场代价沉重,后果骇人的赌博,幸运的是,彼卓夫赌对了。
核弹预警误报事件发生之后,苏联内部也对预警系统做了多次检测和排查,并重新启动了新的汇报机制,避免再次遇上这类因误报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
彼卓夫在那一个事关人类命运的夜晚,凭借自己敏锐的判断和对生命的高度敬畏,选择了不打这个不发射核弹的预警电话,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拯救了全世界。
这件事之后,彼卓夫既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只是在多年以后享受了提前退休,算是变相的嘉奖。
而1983年9月26日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拯救全人类之后,彼卓夫依然默默无闻,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所做的事……
彼卓夫依然默默无闻,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所做的事……(Youtube视频截图)
很多年过去了,直到21世纪初,这段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旧事才被媒体披露出来,一时间世界轰动,彼卓夫得到了许多名人的崇拜和赞赏。
许多组织和个人为他颁发了奖项,表彰他那一晚作出的伟大决定。2006年彼卓夫到美国领取世界公民总会(Association of World Citizens)奖项,2013年获颁德勒斯登和平奖(Dresden Peace Prize)。尽管如此,彼卓夫总觉得自己做的事不值一提,就像他在描述这段历史的2014年记录片“世界存亡一指间”(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中所说:“我只是刚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位置上而已。”
在这段往事被重新提及,人们将他称之为“拯救世界的男人”时,彼卓夫却表现得异常谦虚:
“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那天我很幸运,轮到自己当班,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了这个决定,但我无比清晰地知道,如果这个决定做错了,很多人会死,并且,将没有人能挽救这个错误……”
然而,与其说是彼卓夫幸运,不如说是全人类的幸运,我们幸运在1983年9月26日,由彼卓夫掌管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的冷静和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没有挥动这把灭世之剑,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拯救世界的男人彼卓夫上校于2017年5月辞世,享寿77,在此缅怀他曾作出的伟大贡献,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实经历了太多幸运。
但是,却不能永远靠幸运来延续……
本文網址: http://kzg.io/gb3bCt
(图片来源:Documentales ymas@youtube撷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