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我的老师赛斯在《早期课》中提到,我们活在一个外在世界,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外在感官,而只有内在感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真理与实相。
事实上,内在神性的自己不是静态的,你“理想的自己”也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你”不是一个名词,“你”是一个动词,“生病”也是一个动词;它会动、会变化,可以变得更糟或更好。
同样的,当“理想的自己”是一个动词,它会促使你去“动”,有了动,就会变化。所以,你会有直觉、灵感跟第六感,那是一个动词。你的直觉会想告诉你该做什么,大家都可以从生活中开发“第六感”。
眼、耳、鼻、舌、身是我们的五感,这些都是身体感官。既然我们都是从精神体来的,就有精神感官,就像心电感应的能力。当你越了解神性的自己,就越能开发心电感应和预知能力。
就像赛斯哲学思想强调的“我创造我自己的实相”,我们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不管有没有使用过,或使用多少,我们就是有!
只是有人把自己创造得很悲惨,创造出一身病痛。有些人则把自己创造得很健康。不管怎么创造,都是使用创造力中的“第六感”,超越了身体使用的五感。
这些内在的感官、内在理想的自己就是一个动力,而且它会不断督促你。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现实生活越背离你的理想,你会日日夜夜感觉到心中的理想在吞噬着你:“这不是我想过的生活、这不是我要做的工作、我不想上班,这不是我想过的日子。”你被“理想”吞噬,最后就不想动了。
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多人患上抑郁症?那是因为这些人所有的“动”,都不是朝向理想的自己、理想的生活;他们的“动”,都是为了满足头脑追求的完美和理性预设的目标。到最后,整个内在的自己会罢工,叫“抑郁症”,只是因为动力的方向与心目中理想的方向背道而驰。
内在理想的自己,它不是一个名词,它也不是来自伟人传记,也不是来自宗教。相反的,它是来自你内心动态的自己,对你发出动力。
因此,你要开始接受内在理想自己的召唤、接受内在神性自己的召唤、接受内在生命蓝图的指引,它会以一个“动态”的方式进行。你必须开始信任自己,把自以为是的头脑和过度理性的自己放到一边。
有时候你会发现,读书越多、学历越高的人,越有“知识障”。它让你更固执、更自以为是;有时候知识越多的人,其实是更笨的人。
我们要学会把过度理性、现实的自己放下,开始倾听直觉的引导,重新回到生命的道路。
有人会问:“许医师,我今年五十岁,来得及吗?”“我已经七十岁了,还来得及吗?”
我郑重对大家说,永远都来得及!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定都来得及!即使是往生后也来得及,因为死后会有死后的生命。
找回生命最初的声音,重新认识自己。不只是空想,要开始去做,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过去大家所认为的理想,可能是份理想的工作、拥有理想的婚姻、过理想的生活,我们有许多生命中的理想。但是,那些生命中的理想是来自内我和心灵,还是来自自我受后天现实的左右?
很多教大家达成理想的理论,事实上是满足你自我的理想,而不是来自你内心的指引,这里所讲的“理想”,是超越你的头脑,甚至不是新年新计划所能写出来的。
对我来讲,很多时候那些自我的理想只是作为参考来用。我更熟悉的是,按照内心的直觉和灵感去做事,而不是用逻辑理性来计算。
我常告诉大家,我真的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甚至觉得未来不是我能规划的。某程度我能计划、能创造,可是我很确定,我的未来是要跟随内心的导引。
这个部分的内容可能是大家过去不太熟悉的,因为你们每一个人可能会设一个理想、目标,那都是你的自我和头脑玩的游戏。因此,我们常遇到的困扰是,头脑按照计划的步骤去实行,但计划好像都会行不通。
你不一定全然了解内在的引导,只要带着信任而行!所谓内在的引导,它能引导你去做生命中最想做的事情。理性上自己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有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如此啊!
理性必须建立在已知的基础,而信任有时候是建立在未知的基础之上。如果一切都已知,那还需要信任吗?所谓与理想的自己相遇,是大家必须大胆地信任未知的自己和未知的人生。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富足人生的12把金钥》
文字整理|梅花鹿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