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 09:14:47)
问:可否请您谈谈心中心法?
说起心中心,首先要了解,我们到底有几颗心?一颗还是两颗,为何又叫心中心法?
很显然,我们只有一颗心,为何又叫心中心法呢?这两个心到底分别是指什么?这两颗心,实际是同一性体的两种不同作用:一是分别意识,一是观照智。前者我称为意识心,后者我称为觉知心,简称识心和觉心。觉心又名为菩提心,妙明真心等;识心,则又名为妄心,诸法心母等。
所谓心中心,是指觉心里的识心。心中心法,是用前人设立的、某种特定的路子、办法或步骤(心印或咒语等),来降伏意识心,开发觉知心。最终呈现一幅“一只大光盘托着神奇出没的宝物”——于妙明真心中,直睹神奇的意识之心,真心妄心,二者同时发光,和谐共处,所谓开悟大人,了了见一无上摩尼妙宝。
心中心法的实质是以觉知心,观察识心;目标是,降伏识心,开发觉知心。心中心法说有六印一咒。六印一咒,说的和对待的,皆是此二心。六印中前三印,说的是觉心;后三者,讲的是识心。一咒语,是在了了分明的觉心光照下,破除识心的行持办法之一。
心中心法修行,前提和重点,在于认识、开发和利用妙明真心(菩提心、觉心),然后在它的照耀下,直探意识心的本源,直除意识心的业习幻力。心中心修法,是以果地心,为行持因,倒转过来破除无明识心余习幻力。它的做法,先重点着力于明心见性,然后再破除业力,保任修行。
这个方法的名字起的很好,修行指导思路也非常正确。但重点是我们不要被那里面的文字名相所迷惑,要看透那些,直接到自己心体上用功。
这样的修行,那样的修行,都离不开一心。这样的法门,那样的法门,都不外乎对待心。不管我们要修行什么法门或理解什么法门,到心中来,从自心着手。一切修行皆是内行,能于内在找寻,就能明了这些秘密。
世间万事万物,事相虽别,理相不差。能知一理,便解万相。佛陀被称为正遍知,并非他凡事都亲历一翻然后才知晓,是他把握了万法之总理,所以能不被万法千差万别相所惑。万法千差万别相,同指一理,能得其理,便知千事相、万法相只是一相。
心被它自己生出的幻相遮挡,事物被心生出的幻相所蒙蔽,这是它困惑苦恼的因。心要想摆脱这个困局,唯一的办法是明心见性。明心,心看见它自己和它自己的作为;见性,心看到自己所生幻相的虚假和不被幻相遮蔽的事物。一切修行,无非指向明心见性;一切解脱,无非是明心见性。
所以,不管禅宗、密宗,还是净土宗的修行,要想达成真正的处处解脱,无非明心见性,须是明心见性。
一种修法被定义为是禅宗的、密宗的,还是净土宗的,那并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它们都是关乎心的,直关乎你的心的。当你遇到这样的方法那样的方法,不给它们划宗划派,直拿到心中来,应用它,实践它,解放自己。
不管这法那法,直用了并对自己起效才是好方法。心中心法,如果你对它感兴趣,很好。剥脱它的外相,直取它的本质,像拿过来一只椰子,直破了它的壳,喝它的汁。莫把玩它的壳,以为那就是椰子对人的价值。心中心法,破它的壳,直饮它的甜汁。
心中心,大圆镜里有一妙物,其所生时,如白云出岫,其所归时,似风隐山谷。觉知它时,时出时没;不知它时,神出鬼没。其所生时,似白云离洞,瞬间化为满天云朵,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马匹,有的像银山,有的像片海,活生生一个世间,世人所见世相,由此而来。其所没时,凡人所见,黑漆漆不见一物,如盲人临黑夜,亦如昏昧人所觉感;圣人所见,青天白日,朗朗虚空,无一云丝,到处一片湛蓝。
世人修行,能见心中心,是见一胜景,世上无有此景。此情此景,非明心见性人不得其见,世上侠客踏遍天涯海角亦不得见。此景性中有,不明不得见。若是明心人,胜景随处观。
心中心,一人有二国,世间出世间。若凡见世间,不凡出世间。于此一处所,二象同时现。凡人见一面,智者共时观。佛国非佛国,都在此心间。世人若质凡,举目向外观;世人若寻圣,低头向内看。一切佛所见,都在心里面;明心见性日,是佛国度现。
一念行者/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