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问:当说回到现实存在,回到当下,不要进入自己的故事,头脑的想象。但是现实存在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是一种故事,一种想象吗。见花是花,是回到现实存在,见花分美丑,是进入一种故事。但见花是花,这里的花也是一种故事啊。该如何对待这种现实的“故事”?回到现实难道只是进入一个最简“故事”。

 

现实存在——花只是花,鸟只是鸟,树只是树,人只是人,等等——是最简单的故事,心如果活在这里,已足够清净,足够解脱。但如果你能进一步堪破——花非花,鸟非鸟,树非树,人非人,等等——进入一种没有故事的故事,那就更好了。

 

能够活在“什么就只是什么”的境界里,已是世间贤士;若能活在“什么也不是,说是一物即不中”的境界中,不是世上圣人若何?贤士已走到世间的边界,圣人已然出世。所谓走在世间的边界,就是已经不在大多数人的故事中了;已然出世,是指完全超越了世俗的概念,虽以此身此心活在此时此地,但经历和体验,除了有和常人相同的部分外,已然有一种世人无法理解、无法描述、无法用心的圣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就是概念,概念就是世间;能够超越概念,看到概念的虚假和其有力、无力的部分,就是出世间。有力的部分,是指看到一个概念,看到相信它时产生的力量和作用;无力的部分,是指看到一个概念,它再也没有了力量,它只是一个标示,和对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如梦语般的戏述。

 

世上的事物本身是不关任何概念的,所谓清净、本然。它们的实相就是这样。一切有关它们的认识,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都是心在围绕着那创造的故事影响着它自己。事物本身不利人,不害人,不招人,不惹人,它们只是清净本然,做它们自己。任何因什么而让自己烦恼或痛苦的人,百分之百和那事物无关,和你围绕那事物创造的故事有关。

 

你能看清这点吗?看清这点,活在“什么就只是什么”的境界里,你是贤达;看清这点,活在“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概念或不管什么概念不再起幻力”的空性心里,你已加入圣人的行列。幻力,是指,因为相信,一个虚假的概念所产生的力量。没有幻力,是指概念不再产生力量,它们只起标记或只起戏语的作用。

 

凡夫一生,被幻力推,被幻力搡,被幻力裹挟,仿佛处在大风中,不能自己;一生都在被幻力所左右,不能在其上,轻松自主,这是凡人的写照。贤士们,也在那个风中,也在那个幻力中,但他们依着一棵大树,他们傍着一块岩石,所以幻风没那么大,幻力没那么强,他们不怎么被吹到;而诸佛圣人,即使内在有风,大风或小风,已经没有被吹的人了,所以他们不再关心风,风大,很好;风小,也很好;他们只是如是的见着和爱着了,没有反对,没有反抗,没有烦恼,一切如空中之花,空生空灭,如梦中诸幻,自起自落。

 

了解概念很重要,概念是头脑存在的元素。若看透概念的虚妄本质,诸贤圣智即将生起;若能消退概念所对人产生的影响,诸圣贤人即将出世。概念不是个小问题,它在世间是大问题,它于修行,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回到概念,质疑概念,让它粉碎在虚空的心里,犹如幻花漂浮在空中。质疑概念,开始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开始过一种不受幻力推搡裹挟左右影响的人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行始终和概念有关。修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一、不管概念消除不消除,粉碎不粉碎,逐渐练习不它所影响;二、质疑概念,看清它,粉碎它,消除这幻物对人的虚幻影响。前者叫修禅定,后者叫修智慧。世人修行,若能在这两点上下功夫,若去达成这两点,那就是走在正确的修行路,向着诸佛菩萨迅速的靠拢。

 

禅定和智慧,是佛的两条腿,而它都和对概念的修行有关。要想成就两足尊,开始观照,练习不被概念影响;质疑概念,消灭它的影响。活在前一个过程里,叫禅修;活在后一个结果里,叫空行。空行者,超越概念的人,不持有概念的人;禅修者,正在观照的人,练习不被概念影响的人。

 

来,从概念出发,向着那空明的心里去;从概念出发,向着那幽玄的道上去。概念染着了人们的心,概念迷乱了世间的人,来,消退它的影响,清除它的魔影。从概念出发,不是沿着世人的路而走,而是开始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寻一种不一样的境界,过一种你从没过过的人生。修行,从概念出发。

一念行者/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