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30 09:22:46)
从事物的循环轮回法则来看,世上是不存在任何没有回报的付出的,这也就是佛家特别重视因果报应的原因。俗话说“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透过我们有形的世界,宇宙暗合的因果报应生命法则始终在发挥它固有的作用。任何的一件事,只要发生了,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有因就必然有果,只要是付出了,就必然会有回报!宗教信仰者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视做功德为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利她必然也利己”,“利她才能利己”。
不过这里的善恶必报大部分的结果并不发生在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层面,而是生命的灵性领域,即真正受关联的是人的慧命,对生死之间的形体生命仅仅只是短暂的影响。因此,常人对付出与回报的理解和观察通常仅局限于人间社会的范围。从这一点来说,这世间确实是存在一群并不在意所谓来世的因果,却做到了非常难得的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人生优良品质。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她就是世间为人的父母!
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对于孩子的爱,从一开始就是自愿不求任何报偿的。尽管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说的养儿防老就是求得回报,实际上不要说这里面回报的价值够不够,真要细算大概所有的父母都是要赔本的。也就是说,不考虑灵界的因果法则,从物质层面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付出确实是无私没有回报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那么,这里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做父母的是在什么力量的驱动之下才产生了这样的行为?
首先应该说是一种天性,人的本能所构建的生命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这里涉及到的是生命的灵性要求。我们不用思考这里面有没有应该不应该,合算不合算的理由,这是受生命本能的驱动,无法拒绝的天性,一旦为人父、为人母,赡养子女,教育子女就成了责无旁贷、天经地义的事情,明知没有回报甚至还会拖累自己,也义无反顾,一往直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从物质层面来考虑,主要存在一个“情”字上的理由,这个情字联系的是人形体上的血统关系,骨肉关系甚至按唯物论者的理解就是传宗接代,自己生命的延续。“亲去了,不要哭,那不是去,只是归土,碑上留文,倒酒思故。最近之亲,莫过于血脉亲;最浓之情,莫过于骨肉情。不管走在哪,都永远念着父母的良苦心;不管做什么,都不要辜负亲戚的期待情。亲去了,不要哭,不要伤心,给自己一个最美好的心情,更乐观更上进地活着,更坚强更正直地活着,让故人安心,让亲人开心。端端正正地做人,规规矩矩地走路,平平安安地生活,幸幸福福地呼吸。”这是一段关于骨肉情的描写。
最后,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人把养儿育女作为自己老来的依靠。
分析上述的三种原因,最体现出生命价值要数第一种,不仅是人,连许多动物的本能都能做到这一点。后二种取决于后天知识思维的驱动,所以主要体现在人的世间行为上。那么,我们现在就这样一件事来进行分析究竟有何意义呢?从“没有回报的付出”题意上来看,似乎是在赞美我们的母爱、父爱,唤醒为人子女的感恩之心。而真正的原因则是针对为人的父母,招唤她们的灵性意识,因为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变化中,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以及未来的危机不仅有为人子女的感恩、孝顺问题,更主要的是社会正在迅速地告别传统的以人的天性为主的养儿育女方式,曾几何时,连养儿育女都几乎演变为物质化、商业化的交易,以致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普遍丧失。
不可否认,物质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就是人类变得越来越自我、主观,当然,自我、主观不一定是不好,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人自由意志的充分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过,主观能动性的正面意义必须要体现为合“道”,即符合宇宙生存的规律,规律只能来自灵界向物质界的投射,也就是具有先天性质,本来就存在,是我们发现它而不是我们创造了它。当人类的知识被用于对真理的发现,这样的知识就会上升为智慧;当人类的知识被体现为不断物质化的再创造,尽管人的体验是那么的完美,满足,结果都无法长久,随时都面临生死轮回。因为物质化有时空限制,都存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终点。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进化论”思想,人由单细胞开始不断进化,终点就是物质的极限,光速(能)的全面运用,可是,由于物性的对抗、斗争原则,人类社会的进化根本就到不了终点就会不断地毁灭重来。电脑、手机、人工智能确实非常受人欢迎,但是在高于物性的灵界,或叫能量世界,比这些更美好、恒久的东西、科技有的是,过去宗教的说法很多人不信,因为它无法让人的五官直接体验,而近些年不断揭秘的星际文明,人类的史前文明,毫无疑问开始冲击人类固有的观念,让人大开眼界,只是受原有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显然,这些说法的目的就是肯定为人的天性。只有那里的世界才是人类真实的美好和善良的归根。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强化后天的物性,就会掩盖掉仅有的天性,变成越来越物质化。那种“没有回报的付出”的美德,很快就会告别我们的视线。这些通过历史的演变都是可以证实的。
可以认为,早期佛教倡导的解脱修行,推崇摆脱人生,回归至生命的来处,佛教认为人本来就是受染的神佛,佛教讲究节欲,提倡出家,功就道成就是彻底离开这个五浊世界。那时的佛教奉行的主要是天性,“父与子”关系基本不讲究所谓的孝顺,包括淡化世俗的血统关系。当然,后来的佛教也出现了一套孝道理论,那是为了顺应大多数人类的选择,吸收儒家学说的结果。
儒学的孝顺文化明显开始脱离人的天性,以后天的物性知识为主。尽管有善意认为孝顺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实际含义就是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赡养父母尽心尽力,遵从父母意志。孝顺文化中华独有,其地位的重要性可用一句话概括:“百善孝为先”。认为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为什么要孝顺,因为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平安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如此的道理说起来确实没错。
奇怪的是在西方文化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中国式的孝顺。西方人没有孝顺这样的概念。孝顺的英文有“敬畏”的意思,通常是对上帝来使用,一般场合很少用。孝顺的意大利文则有点出于“同情、怜悯你的父母”的意思,他们觉得这有点诡异。西方人也懂得感恩并尊重父母养育自己长大成人,家里有需要也会出钱出力帮忙,但不会什么事都“依顺”父母,也不会有“每月孝亲费”这样的事。西方的伦理,成年后就是自己的人生,人并不是为父母而活。他们父母是这样,祖父母也是这样,世代都是这样。所以不会有中国所谓孝顺的概念。
分析上面所说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佛教观念和近代的西方观念十分相近,原因可能是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嫁接的缘故,基督教的人生方向就是信主上天堂永生,永生自然和人间彻底拜拜!所以他们的“父与子”关系含有很大的天性成分,要么是专注出世法当“出家和尚”;要么就是“没有回报的付出”看待儿女,当作一种功德。反观中华的孝顺文化包括进一步演绎的忠君文化,从小家到大家(宗氏)、国家,是朴素唯物思想开始主导世俗社会的原点。孝顺文化也包含部分的天性,那就是视父母之情、君上的权力为天赋,可是在借用了天道的说法以后,接下来的目的却全是以天自居,要求全盘的回报,按现代说法就是典型的商品交易。可以这样认为:孝顺文化有其合理的天性成分,也即属于灵性的伦理道德,但它的主体思想却是物性的,全然又否定了“没有回报的付出”,成为了数千年以来巩固封建集权社会的理论基础。
尽管孝顺文化主要流传在中华,由于其唯物的本质,加之近代世界流行的唯物主义的助推作用,使得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识扩张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主导现代人类社会“父与子”生养关系的“没有回报的付出”已开始走向稀缺。在中国,“父与子”关系的物性化必然导致双方利益方面的对立与冲突,儿女甘当啃老族毫无一点愧疚,父母年迈得不到子女应有的孝道后悔生养了一群白眼狼。在整个社会深陷普遍性的道德沉沦环境中,这些都是很关键的核心问题。
由于灵性能力的不断流失,同时失去的就是那种“没有回报的付出”牺牲精神。这一代父母普遍任劳任怨,但在精神上却找不到独立的痕迹。要么在集体舞蹈中获得社会认同,要么在家庭秩序里找到肯定,仅仅作为一个个体,他们无法应对这个流动且越发物质化的社会。为了追寻可靠的“亲情”,人们把眼光注视到了听话可爱的宠物身上,宠物成为家庭的成员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普遍性。
为了弥补人类天性的缺失,政治家们建立了庞杂的社会管理系统,用以替代传统的道德伦理;更有一部分人类科学家已经发展出一种能够自己复制、自己演化修补的有生命的程式了,不久可能就会制成有生命的机器人。研究遗传的优生学家也早就宣布: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随心所爱地订购不同肤色、不同眼睛颜色等的婴儿。所以大胆的科学家甚至说将来人们不必生孩子了,只要去超市订购更优秀、更具特色的婴儿就好。
这就是物质文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除物欲享受以外的另一种礼物,今后将越来越难见“没有回报的付出”。人本能天性的沉没,浮出水面的就是物性的商品关系。
张工
2017.6.30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图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