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 08:49:56)

 

 

空性是佛学专门用语。在南怀瑾与佛学大师萧先生的一次对话中,提到了这么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结果双方的结论不谋而合:“他悟的就是那个缘起性空。”这里的缘起性空又可以看作性空缘起,在佛学中又叫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性空也就是空性,在佛学中指的是万法(万物)的实相。

世间万法的生起与灭亡,均是因缘而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缘起论,也是佛陀证悟到的真理。那么,这和空性又有什么关系呢?佛学要旨:空性者,万法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缘聚散无常的变化现象,从无不变之物的存在,佛学将此现象称之为“空”,即万法均是因缘而起、没有自性的。

空的观念,否定的是事物个体的实有性,而决不是事物的存在本身。空的观念,空掉了人们对现象界之宇宙万法的所有的执著,反映了佛教的内在精神。空的观念是佛教对人生、对世界的本质的最根本的看法。它否定世间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肯定事物变化的永恒性,具有较强的辩证法的意味。

空性在佛家的理论中被认为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空性内含一致的其它叫法有很多,如:法性、自性、法身、法界、真如、真谛、第一义、涅槃、圆觉、心性、缘起、无我、如来藏、菩提等等不下数十种,这一方面体现了佛学流派丰富的理论思想,另一方面又演变为繁琐的知识门槛。

既然空性指的是实相,最后又为什么会是空的?因为真实的实相应该是恒定不变的,而宇宙的一切都处于运动之中,变化之中。所谓的“一切皆空”名言,这个“空”最切入的注解就是“变”,一切“无限”、“无尽”、“无常”的变化概念,本质就是“空”。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的运动变化属性成为了佛家理论的关注重点。

上面对空性的理解、解说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二千余年。那么,我们要揭开的秘密又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这里涉及到我们对空性论的重新理解。并通过对空性的重新认识,尽可能地把佛学有关创世学说和道学的以及现代科学的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认可空性的宇宙终极真理性。但是,和道学、易经的创世学说相比,空性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甚至不被常人较多地选用。像太极、道在宣扬中表达的就是不变的本体,直至阴阳二气才有了变化的说法。在这一点上,如果认为“空”即变,那又如何将空性看作是万物的本体呢?所以,连佛教界自己都感到空性的概念很容易引起误解。那么,准确的空性应该怎么理解呢?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体、相、用。体就是本体;相是相貌、形象;用就是作用、功能。世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显出形象;只要显出形象一定会起作用。这里主要说的是前二者,体就是事物的本质;相是形式,后面的运用很好理解,可以忽略。本质和形式有这样一种特性,本质在内,形式表外;本质无形,无法直接观察,是需要通过分析、推理、体证得出的结论;形式则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性空缘起”就是本质与形式的关系。

宇宙之初一遍虚空,那么,宇宙之前是什么呢?说明虚空还不能算开始。只有这个开始才能被视为是万物的本体。在不考虑绝对本体的前提下,几乎所有的宗教包括世俗文化都把本体看作是“一”,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本来如此或已然存在,相应佛经中的典型概念就是真如、如来藏、法界。这是绝对本体的模型,和绝对本体的差别在于这是一个可以被我们认知、理解的本体,它可以基本模拟绝对本体的存在。

真如为“一”,有一必然有二!这个二就是虚空,也就是我们要说到的空性!这里我们将空性比之真如降格使用是有目的的,后面会说到。空性在这里等同于道家的太极,不过这里尤其要注意,所谓太极图中虽然标有阴阳,这个阴阳是完全平衡的关系,也就是说此时的太极处于“统一”的形态,它们实际上表达的是太极的静态本质,我们过去理解的二气相交产生万物是错误的。当然,它和无极的静态不仅相同,太极是对立的统一;无极是完全的统一。空性也是如此!此时的整体没有二极互变之实,却有整体的内外之分。内就是空性的本质,外就是缘起的形式。此时的“空并不是变化、分析的“空”,而是无形之空;是时间(运动)静止,空间消失之空。这和缘起以后现象世界发生的过程,道家的“万物皆阴阳”和佛家的“万物皆空”完全是二回事。

再来说说“性空缘起”,缘起的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说的三:轮回与因果,宇宙形成的最基本元素和最基本规律。道家有三生万物,在我们这里就是轮回与因果产生万物。这里的轮回等同于阴阳互变,也就是事物的二元对立,体现的是事物的对等关系;因果指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形式,体现的是事物的层次关系。具体过程可参阅《佛教的创世说》一文。

对于现象世界的千变万化来说,其背后始终有一个不变的存在保证其按照预定的运行规律进行过程的体验。这个不变的存在即是空性。可以说,空性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空性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既然有了空,一切便都能存在。”(佛经)空就是这样本身具有所有的可能,并且这些所有都是相互依赖的、最终都是互为一体的。这在现代科学探索中被界定为“全息宇宙”。空性包罗一切,产生一切并关联一切,空性是宇宙的本质。但是,空性的一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知道,二元极性是物质造物的基础,这个世界来源于没有两极的“一”,如果没有极性,这个世界会因为振动速度太快而转瞬即逝,而无法稳定显化,实际上这样的情景就是“一”演变为的“二”——空性。空性在创世的刹那就完成了整个宇宙一生的变化。经过刹那间的轮回,空性静默地停留在时间的原点,空间也已经存在,只是缺乏显化的时间运动,空间无法显形而已。这就是我们一贯以来的观点:宇宙的一切,在其创世的刹那就“一切皆定!”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空性!

现代量子科学的全息论认为:所有我们眼见为实的物质世界,其实都是意识的投影!这个意识就是来自空性,它将早已存在的信息,按照时空条件,一幕一幕地投向我们的现象世界。空性在这里表达的就是“一切命定!”我们能选择(改变)的是“运”,也就是通过调节自身时空与世界时空的关系,来影响这个投影。(详情可参阅《命运的真实诠释》)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命与运之间的关系,加上风水,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相、用”辩证关系。

我们对空性本质的发掘,使佛学在创世学说方面基本和道学形成了一致。道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为无极;二为太极;三为阴阳二元或四元素相交;万物的形成实际为四。这样理解和易经也发生相和。易经的无极为一、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卦即表达万事万物!

对于我们的空性说,真如为无极一;一生二为空性;空性缘起三为轮回与因果;轮回与因果的互变形成万物!

而以上阐述的创世变化原理,正在被不断发掘的现代量子系统科学理论所逐渐地证实,应该说,这才是我们所迫切期盼的发现!

张工

2017.9.12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图片来自互联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