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生的感知活着

 

  2018-03-12

 

 

如果我说,人死如灯灭是真的,你能接受吗?你不能接受的那些,就是你此生此世的功课。你想抓住什么?你想留下什么?那些还未化解的部分,正是你亟待解决的。

 

问题不在于人死后是不是真的如灯灭,而在于这个想法之后出现的那些。坐下来冥想,想象你就要死去了,真的就要死去了,你还有什么留恋的?你还有什么牵挂的?你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你还有什么未完成的?这些问号后面的那些,就是你此生要解决的,就是你此时要解决的,不管你用世俗的方法,还是佛法。

 

死亡是针对自我的,只有自我的死亡,不存在其他的死亡。事实上,除自我之外的其他事物也不关心死亡。死亡这件事,唯有自我在关心。死亡是自我的死亡,然而自我是什么呢?你必须考察清楚,那个能死的是什么?是谁?它是否真实存在?如果那个认为它会死的都不真实存在,那还有什么死亡不死亡呢。

 

实际上,自我是一种身份,是一个故事。只有身份的死亡,只有故事的死亡。对于心智,死亡像世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只能以故事的方式存在,若是没有那故事,既不存在死亡,也不存在事物。生死只能发生在心里,只是一个故事而已。生,只是一个生的故事,死,只是一个死的故事,除此之外它们还能是什么呢?

 

事实上,自我、身份、死亡,都是一种想象,它们发生在头脑里,而那不是真的。你可能很难看透这一点,并不认为它们是一种想象,你可能认为它们是无可辩驳的真实,正是因为这一点,你很难穿透自我、身份以及死亡的幻觉,你被固封在那里,被一种本不真实存在,却像十分逼真的梦境折磨得不得安生。

 

一切都是想象,只发生在头脑里,能看出这点需要非凡的智慧。普通人并不认同这点,它们被梦境的真实性所欺骗。想象布满生活的一切,对于头脑来讲,想象就是它的生活,乃至它的生命;然而对清明的心智来讲,没有想象,超越想象,才是它真正生活的开始,才是它真正生命的显现。

 

你唯有站在那种清明的心智上,才能看清一切都是想象,才能看清自我、身份以及死亡的真相。人死如灯灭,在那之前是,根本没有什么可死,并不存在一个可以会死的主体,当然也没有死这回事儿。唯有当你把自我看成是真实存在的时,死亡才会存在。然而真实情况是,自我和死亡一同不真,并非真实存在。一切只如梦境,只是梦境而已。

 

我们一生要处理的问题,都是自我的问题。然而这个家伙并不真实存在,你说好笑不好笑?当我们醒悟于此,我们不得不因认识到自己的荒唐,而捧腹大笑,笑得笑弥勒佛一般。有人让我讲讲弥勒佛的故事,问他什么时候下生,为什么不提前下生。当你醒悟于此,正是弥勒佛下生的时刻。弥勒佛——迷了的佛——你,只在你醒悟于此的时候才到来,才下生。它无法提前,因缘火候不到。就像煮一壶茶,差一把柴火它都不开。

 

修行就像烧一壶茶,给那壶底下的火因缘添柴加火,而开悟明白就像壶里的水沸腾了,它唱着歌,腾着云,驾着雾,顶开了壶盖。你什么时候沸腾,什么时候顶开壶盖,由你底下添柴加火的因缘——修行决定,而那就是弥勒佛下生的时刻。

 

你若问弥勒佛人死如灯灭的问题,他会哈哈大笑,笑得肚皮都发颤。谁死?哪儿有真实的死?既不存在死的主体,也不存在死,而你却问关于死前、死后乃至死时的问题,你说好笑不好笑?弥勒佛代表一个人刚刚开悟时的样子,一个人刚刚开悟,你问他什么关于世俗的问题,他都会哈哈大笑,他笑你把不真的、本无所有的当真。但当你成熟一点,你这种大笑会消失,你开始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把假的当真的,你回想起你迷失的时刻,你开始变得理解,你开始变得慈悲,同时不管真理不真理只管效果的方便手段开始自主产生。你开始因慈悲,而有用不尽的方便智慧,此时你变成了佛陀,一个完全心智成熟的人。

 

从凡夫到弥勒佛是一段路,从弥勒佛到佛陀是一段路。你必须走完这两段路,才能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这里没有捷径,有的只是走路、走路、走路。许多人的修行,往往从对死亡的疑惑或恐惧开始,他们从死走向无死,从生走向无生。以无生的感知活着,那正是一个佛的活着。以一个佛的感知活着,断无明,了生死,岂有不得?  

   一念行者/

   http://blog.sina.com.cn/xnf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