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按照世俗的习惯,生命的长寿是通过年龄体现出来的,人死一切归零,精神意义的长寿就和墓碑上的永垂不朽一样,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不过,随着现代科学向细微领域的发展,尤其是量子力学开拓的成果,过去以来长期占领人们物性头脑中的概念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我们对生命以及人生的重新认识,下面要说到的存在于年龄中的秘密,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对人的生命本质不断地探索,人生命中存在不死灵魂的认同已基本成为常识。也就是说,人的组成不仅有以年龄计数的肉体生命;还有一个基本处于永恒的灵性生命(灵魂)。由于灵性生命存在于一个和我们物质时空完全不同的环境,凭人的五官根本就无从观察到它的存在,灵性对人生的作用也往往表现为无形,即科学所认为的无法实证。因此,基于现实的考虑,人们大都重视的是肉体生命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根本就无视灵性的作用。如此一来,引导我们社会主流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成长过程基本还是过去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严格按照人的年龄来进行统一的划分。新生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耄耋之年,这就是人生整个阶段。成长阶段通常是从“新生儿开始——青年阶段”都属于成长阶段,也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阶段,为人生奠基的阶段!人到中年或者说四十而立了,就完全成熟,完全自己独创人生了。之后就是事业有成,阅历丰富的人了,然后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六十岁以上就到了人生夕阳红的时候了……

 

这样的人生并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数千年以来,这种以年龄的框架打造的人生体验实际上把人紧紧地禁锢在物性思维之中,使人的注意力都被牵制在人的这身肉体生命方面,甚至连相当的修行者都不知不觉地深受此等影响,让灵性的生活受制于物性之下。

 

对于以物性年龄为标记的人生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人类的发展史一直以来是沿着一条自以为是的道路走下来,每个人的人生也是参照年龄按部就班地从开始走到结尾。趁活着的时候,尽管也懂得拼搏,却不忘尽情地享受。当然,不凡也出现一些千古留名的人物与事迹,大致认为与故人已无瓜葛,实为今人的榜样而已。只要年龄画上句号,一切都烟消云散。

 

难道人生真的就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年龄代表的人生仅仅是生命的形式,百年人生只不过是整个灵性生命的一个片段,当我们透过年龄去发掘蕴藏在其背后的那个永恒,才会认识到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地活着,才算是为生命而不仅仅是那个肉身而活着。

 

只有灵性才是生命的本质。灵性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肉身。在生命的构造中,肉体生存于灵体之内,而不是相反。肉体被灵体创造出来,依赖灵体而生存,其行为被灵体所主控,其健康主要依赖于灵体的健康。又可以认为有形体生于无形体,无形体是有形体的主宰。每个有形体只是无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肉体身是物质,物质是果,心灵才是因,同样的,身体的病痛也是如此,“医病”只能控制症状,或暂时医好了,旋即复发。身体病痛乃是果,真正的因是其背后痛苦扭曲的心理及心灵能量,如果大家不改变过去的思考模式,也就无法真正解决人类的病痛。当人的天性迷失失控时,人就要犯精神病;人性迷失失控时,就会成植物人;整个灵魂失控离体后,就是人生的结束。

 

那么,这些和我们的年龄都有关系吗?我们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首先,有人把老年期比做黄昏末日,认为“人到老年万事休”,只能坐吃等死。事实并非如此。有学者说,人过花甲有成熟美,进入古稀之年有智慧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 60 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注意:这里虽然提到了老年,但重点却是智慧,智慧是发自灵魂的“知识”,是没有年龄界线的,并且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只会积累更多。知识则不同,它是后天学习的产物,随着时间不断在更新,需要不断地学习,老年人在这点上显然会力不从心。可以说,在管理国家这方面,主要动用的是脑力,是不应该太强调从业年龄的。人应该从小就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和养育聪明,不过聪明的知识首先是用来发现灵魂中原本就存在的智慧,其次才是为物质文明发展所用,这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当然,这里恐怕要解决二个主要问题:一是智慧也是要借助人的大脑发挥出来的,因此不管年龄如何,大脑一定要健在。事实上,已有不少的调查报告证明,那些具有信仰,善用智慧的老年人几乎是不存在闹老年痴呆症的。二是如何判断是智慧型还是知识型的老年人?这一点在最后节有个评判标准。我们不能把那些越老越贪,一心一意想做终身太上皇的人抬举到我们的头上。

 

其次,那个用年龄计数的人身会死,作为生命本质的灵魂不会死。为什么人身会有生死?因为这只是生命的形式,是相。相有生死,以相为己、贪相者,就自入生死。当一个人在乎自己的身体超越了他自己的精神 ( 灵魂)的时候,他就会变成这个躯体,并且放纵了其精神之道。自我、精神,创造了幻觉。一个人产生的错觉,使他认为现实并非是一种幻觉。一个能够创造比现实更加真实的幻觉的人,可以遵循精神的道路,发现天之道,就是生命本质不会死,没有死。当你明白这一点,把你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关注生命的本质上,就“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心经)人生除死无大事,你连死都不怕了,你还怕什么?

 

这里要说明什么问题呢?无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看成有二种结果,一种反映在生命的形式上,不管你挣了多少钱,做了多大的官,这些随着你的年龄归零最后都会失去,这叫死不带去!另一种会以信息的形式记载到生命的本质中去,这在佛法中叫作“业力”,善业、恶业都没有年龄,它会成为生命中的种子,结出相应的果,这就是“因果报应”的原理。灵魂是充满智慧的生命,是善是恶它自有一套评判的准则,绝不会跟随物质世界的人云亦云。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检讨一下过去的种种做法,如明明是个杀人恶魔,一些人为机构却捏造谎言打造成大英雄,树碑立传,让后人不断地去崇拜、学习。结果是某些人的物性愿望是满足了,造下的恶业真的是不计其数,它随着那块碑传在不断地延续,误导者和被误导者都会受到恶业的果报,那位亡者更因为不断追加的业报,本来有可能重新做人却无法进入轮回。所以西方有一些做了巨大好事不愿留名的确属远见,省的以后被现世的居心叵测者利用。这个结论有点残酷,确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涉及的是人权问题,每个人的权力必须要得到尊重,万不可为了政治利益胡编乱造。

 

最后,我们用佛家的“求、缘、舍”三字观对人生的境界作一评判。活在第一层的最多就是聪明人;第二层的可算智慧人;第三层则是人中大智慧,觉悟之人!

 

第一层:“求”。一直活在物质世界里,一辈子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全部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身体消亡,年龄走到零那一刻也没弄明白为何而来,回归何处,这一世等于白来!大部分人活在这个层。

 

第二层:“缘”。开始了舍外求内,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开始回归到生命本质层面,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开始爱自己,花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知天人合一!少数人活在这个层。

 

第三层:“舍”。上升到灵性境界,此阶段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这个世界本是一个幻象!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痛苦,懂得调控情绪,意识与身体逐渐完整合一,体会到了所谓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心灵成长,得大自在,到达人生最高能量层!这样的人已经不受年龄的束缚,活在永恒中!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说过:“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如果你把人生当作灵性的修行过程,那么,你就不会去干坏事。即使你知道你偷某一件东西,别人不会发现,你也不会去偷这件东西。因为你知道,虽然你偷这件东西会获得物质利益,但会损害你的灵性。既然人死之后,一切物质都不能带走,只有灵性可以带走,那么,灵性比物质利益更重要,所以不能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而损害灵性。

张工/文

http://ztg126.blogchina.com/

 

如是說痞客邦: http://russ999.pixnet.net/blog(圖文採編自网络,版權歸屬原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