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6-29

 

 

 

常常,我们是多么轻易地忘记了人与人最重要的交流是情感交流。

 

上次我们谈过,我们真的很容易忘记这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在尘世间生活得太久,久到已经“走火入魔”,久到我们已经被冷漠吞噬了。

 

同时,我们所有人,又都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受害者,都是人与人之间疏离的受害者,都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无法真正涌现的受害者。

 

说实话,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非常强大的情感力量支持着我们这一辈子。让我们活着的力量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力量。因为那一份情,因为那一份对生命的感动,因为那一份对家人、朋友的爱,所以我们存在。

 

你一辈子为了什么而奋斗?就是为了那一份情感,为了那一份爱。这是你为家人奋斗的动力。就像我的父亲,他一直很骄傲,他这一辈子是白手起家,他一直很骄傲他每天都辛勤地工作。虽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可是至少他靠自己的双手把四个孩子养育成人。

 

 

 

许多人的奋斗,不是为了那一份爱,所以最后,生命中就只剩下了奋斗,没有了爱。很多人走着走着,人生里只剩下了奋斗,只剩下了要求与期望,爱不见了,爱也不再表达了。曾经一起奋斗的伙伴,走到最后,那一份情感却不见了。

 

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有非常强烈的、强大的情感能量。如果未来人类有天灾人祸,我会感到很遗憾。同时,我也要诚恳地说,所有人类世界要面临的天灾人祸,都是为了释放我们内在更珍贵的能量。

 

当一个家庭遇到危机的时候,我看到的其实不是危机。以前我在台北市立疗养院的急诊室服务的时候,那是我第三年任住院医师,当时有一个小孩子突然精神病发作,被送到急诊,他全家都因此而聚在一起。我从来没看到一个家庭这么团结过,就像我们与家族中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不是遇到红白事,就是有人患病,都是这种场合。

 

所以,不管是个案患有精神病或癌症,还是一个家庭发生了危机,通常我看到的不是那个危机,而是它释放了多少我们内在久未表达的情感能量。这个所谓的危机,能够让整个家族的人都团结在一起。

 

许多父母都是因为孩子不念书、拒学、逃学或孩子在学校出问题而团结在一起。比如,一对本来要离婚的夫妻,可能会因此得以好好地坐下来,与老师聊天。这对夫妻本来一见面就要吵架,永远在冲突,而当他们的孩子生病了,半夜要去医院的时候,这对夫妻就不吵架了。如果还吵,那么当他们的孩子病得快不行了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吵架了。

 

所以,许多的家庭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释放这个家长久以来积累的冷漠的情感。一个家庭的危机、一个社会的危机,甚至如果将来世界会发生更多的天灾人祸,这些危难,其实都是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释放我们内在更珍贵的情感。

 

因为只有当人遇到灾难、危难,人们才会走出孤立与无力的高塔,人们才愿意放下身份、放下身段。比如,放下自己是有钱人、博士或大学教授的身份。若你因身份地位从来不屑于参加社区活动,但是如果发生水灾,你的家都要被淹了,那你肯定会走出自己的圈子,不再表现得高高在上。

 

也许只有灾难降临时,世界才会真的众生平等。可是在平常没事的时候,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人类世界将来可能面临的天灾人祸,其实都是要帮助我们释放内在的情感能量。

 

生病的人也是如此。生病的人其实在生病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已经活在孤立与无力当中了。尤其是得癌症的人,他在得癌症之前,早就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是无力、孤独还是自卑,他都走不出去了。

 

当你生病了,你就不得不走出去了。你不走出去,别人也会走进来。我们没有办法封闭自己,因为人不是封闭的系统。

 

如果你说人是封闭的系统,你有办法把你的心封闭,那请你顺便把你的呼吸也封闭起来,不用太久,就封闭五分钟好了。可是,你没有办法封闭你的呼吸,你没有办法封闭你与外在世界的交流。任何人封闭呼吸五分钟,可能就死掉了,心灵也是一样。

 

我们多么容易封闭我们的心灵。封闭的心灵比什么都可怜,封闭的心灵比任何东西都孤单。可是,我们总是会怪罪别人,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走出去。

 

你责备别人没有用,你自己要真的走出去才有用。这个时代其实很有趣,如果你走不出去,就算你不能走路,也有电脑、电话、即时通讯软件,方便你与外界交流,你还可以请别人到家里来。

 

我们所有的学员都要有这个觉悟。这个觉悟是指,我们不要等发生灾难了、家里有谁产生危机了或患重大疾病了,我们才让情感流动起来;我们也不要等整个社会发生重大灾难了,才觉得社会看起来比较有人性。

 

过去,我们总是觉得社会发生重大灾难了才看起来有人性,没有重大灾难发生时,大家都各过各的,仿佛没有人性。所以,一个社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个灾难,都是为了让大家的情感有表达的出口。只有彼此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健康。

 

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等到类似的事件发生,我们就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内心的情感流动起来。

 

从日常生活开始,我们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释放我们内在的情感能量。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心想事成魔法书》

文字整理|荔枝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麦田心灵一角实拍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