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08:46:07)
张工
宇宙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本质与形式的双重身份。人类生命的双重身份就是灵性与形体,灵性通常又叫作灵魂。灵魂代表的是生命的本质;形体代表的是生命的形式。我们今天要说的生命的双重传承,讲的就是她们各自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楚有这么一回事,只是过去很少有人将二者放到一起来说,通常的惯例就是宗教偏重于灵魂生命,好讲前世来生,源远流长,完全打破姓氏的界线,甚至生命层次的界线。世俗文化则没有灵性一说,传承的完全是宗氏一脉,即我们形体生命的传宗接代。如此一来,自然就出现了分歧,甚至导致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的冲突。
我们先从生命的灵魂说起。长期以来,有关灵魂的生命说,宗教与科学一直以来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由此形成了社会层面的有神论和反神论之争。宗教不仅视灵魂为生命的一部分,并且还是生命的本质,这对讲究实证的科学界确实是一大难题,因为灵魂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并不生存在我们的物质空间,一旦认可了灵魂,势必要认同多维空间的存在包括一系列神佛世界、生命轮回等宗教价值理论。对于灵魂的描写我们只能通过宗教来理解。
灵魂属于阴性物质,阴性物质有穿透性,所以灵魂可以从人体和物体中穿过,感觉非常轻松自如。一般来说,人的灵魂被称为“鬼”;动物的灵魂被称为“妖”;植物的灵魂被称为“怪”;当众生修炼到比较高的层次,有了很大的能量,而又未开悟,灵魂的心理意识如偏极一方,此时则称为“魔”。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妖、魔、鬼、怪。当然,更高层次的灵魂当属于神佛世界了。
自古以来,大宗教家、大哲学家等无不坚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例如犹太族的摩西、耶稣,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我国的老子和孔子等,都亲证灵魂(神识)不灭,轮回确有。大哲学家,如希腊的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德国的叔本华等,都认定心灵不灭。毕达哥拉斯说:“不洁的灵魂,因为灵气重浊,而堕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著作《神曲》中,也有关于地狱的描述。叔本华也说:“死为物质生命的最后,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后。”这里的物质生命就是形体生命,自己存在指的是灵魂生命。灵魂生命不死,她延续的是一条灵性世界的传承。
在不同于物质空间的灵性世界,生命的传承不仅有发生在同层次的接替,更有不同维度世界之间的跨越式转世。同层次的接替被认为是轮回,维度间跨越有小级别的轮回,也有大级别的解脱或堕落之地狱。解释这些变化的权威唯宗教,主体科学为之无法获得实证,并不认可这类理论,仅有少许科研机构对灵魂不死及轮回有些理论上的突破。即使宗教的解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基督教基本不讲轮回,认为人死后的灵魂经审判后只有二个去处,要么上天堂永生、要么下地狱永火;佛教和印度教则有系统的轮回思想。死后的灵魂究竟走向哪里?境界达“无我”者超越于轮回,解脱成道;自我者取决于其生前的信仰和业报,以佛教的六道轮回为例,信仰决定灵魂选择的方向,业报决定是否符合条件,就如同报考大学的志愿和成绩一样的道理。不过现在佛教中有在念佛法门变化出来的本愿法门,认为只要你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可以无条件地接引一切众生,得生极乐世界!
人死后灵魂何处去以大乘佛教的理论说的最详细。除了极恶者下地狱;上品者得解脱或转世到天道,在人道中继续轮回内容最为丰富。根据佛教理论解说,灵魂再世投胎人间,投到何处,并不是随机或偶然,而是由业力所决定,业力的善恶决定来世的福报;业力中有未了结账单,会推动来世去作偿还或索取,所以就出现了许多前世欠债这世还;前世付出这世享福等等传奇故事。和你生前的传宗接代、辈分毫不搭界,经常有出现过去世曾经杀了某人,今世又被某人的转世所杀,因果相报的事情。总之,灵魂的转世基本上都和过去的因缘有关。
由于灵魂的传承几乎全部发生在人类的未知领域,用科学的手段几乎无从考证,所以业力轮回学说在宗教理论中最难解释清楚。甚至有发生因缘关系、业报关系涉及到几世几十世,生命层次涉及到畜生、人、神佛很大范围的现象,更是有口难以辩解。举例:网络传播中曾经有苦行僧神通眼观察一些著名的宗教、社会人物过去世的踪迹,经他观察,凡各种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天界下凡或者是已经修成的仙家,可是,从道德层面来说,我们的世界似乎是越来越乱,尤其是佛菩萨转世居多的中国,几乎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了!这又如何解释呢?当然,这里并不完全否定苦行僧所说,严格地推敲,灵魂本来就是一条生命线,上联佛下联微生物,观察任何一个人的前世、前前世,都可以得出她是佛菩萨再来,这也就应验了佛陀所说的,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佛生命!
形体的传承说白了就是人类社会的传宗接代。尽管按宗教的说法,人的形体受生死限制,她只是灵魂的一件衣服,人死这件衣服也就化为尘土,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有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死一了百了”这类说法。实际上,整个人类史主体上并非是宗教说了算,而是唯物为主导,包括号称为半神传统文化的中国,当家的儒学属于朴素唯物文化,近代的马列则是极端的唯物文化。
唯物文化关注的生命传承形体为唯一,排斥有什么灵性的传承。世俗社会的传宗接代,仔细分析,也并非是一死百了,像一件衣服一样扔掉,从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来说,DNA的遗传认定的可是人的这身肉体,儿子一出世,长的就是像老子。像中国的孔老夫子后人经历了世代相传,至今宗氏家谱条理清楚。姓名宗氏的传承,使大多数人追寻自己的前辈,认准的是形体祖宗这条线,极少有见从灵魂方向去追溯的。
这就是物质文明社会最根本的特点,生命传承依靠的是形体。在这种观念主导下,人死血统依旧,子孙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经常看到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呵护重于自己的生命。在社会生态延续方面,建立在世代家族传承的老字号企业,贵族封号,体现的都是形体血统的延续。曾经有人对贪官们的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感到十分咤异,他们要这没完没了的金钱究竟干什么?其实贪官们想的也是尽一切可能为后人,或理解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财富。由于这一系列的做法看得见摸得着,涉及到真真切切的现实利益,尽管被宗教认为属于在物质层面反复轮回,属于无明的表现,实际上即使是笃信的宗教徒,也极少有看淡这类物性意义的传承。这些看起来非常正常,灵性、形体都不可偏废。有唯物论者甚至认为:灵魂的永恒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记忆信息的延续,可是,人经转胎以后所有的前世记忆竟然荡然无存,还不如我们世间的文字记载呢,这能算永恒吗?那么,我们现在解说生命不同的传承究竟有何意义呢?
它告诉你,所有生命都有二种存在。生命的本质为灵性(灵魂)生命,灵魂超然于物质时空,所以没有物质意义的年限、大小,生死,灵魂具备在宇宙所有的维度空间自由驰聘的条件,实际能够到达哪里,取决于灵魂“真”和“爱”的能力,关注灵性的传承,在宗教中又叫修行,就是提高灵魂“真和爱”的生命能力,让灵魂生活在更高层次的世界。
生命的形式为形体(肉体)生命,形体受物质时空的局限,只能在物质世界作反复的生死轮回,死的结束就是生的开始。物质世界也有它所创造的文明,有它的种种乐趣、幸福,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宇宙创世主创造的成果,是生命需要体验的一部分。
灵性和形体是生命有机的组合,单纯关注其中的一部分放弃另一部分都不可取。应该说,生命的主体追求是灵性的进化,可是在物质时空条件下,灵性的进化主要是通过形体的成长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真和爱”的生命能力,是要通过人生的实践建立起来的,这就是生命的双重传承之间辩证的关系。
2017.5.23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