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7-22

 

关于现在社会上的成年人和年轻人的落差,我想说,过去,大家是跟着大团体,跟着外在的框架和组织的方向走。像以前日本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加入一个企业,社会给予一个既定的角色和既定的框架去发展,他就会发展得很好。过去主要是跟着经验法则和前人的概念,但是现在整个时代走向不一样的方式。现在的情况是,以前组织式的、制度式的、大框架式的思考减少了,反而更多的是每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存在本质,去突显出每个人的个人性,也就是他如何找回自己的力量。


简而言之,“我创造我自己的实相”,这句话会越来越被突显出来,而不是环境决定我的命运,不是家庭、我的爸爸妈妈决定我的命运,也不是我的学校决定了的我的未来。不是我学历到哪里,就代表了我能到哪里。也不是我今天毕业,进了一家好的公司,就代表我一辈子没有问题。不是我毕业了,自己创业,就代表了比较不好的状况。


所以,整个时代的能量回到以个人的创造实相的角度的自发性,打破了框架和形式主义。其实看起来会比较悲观,可是里面蕴含着更大的能量。


举例来讲,我跟一个学员在谈生命的概念,我说,在过去,他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两个词,一个是“证明”,一个是“交待”。



 

我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活着是要给谁交待吗?是对你们爸爸妈妈有个交待,交待说你大学毕业了,还是要对你的先生太太有个交待,还是你觉得你对社会有一种责任和交待?请大家问问自己,你这一辈子活着,是需要对谁有个交待?你要交待些什么?当我说“交待”的时候,我没有说它对或者不对,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向外的、外求的东西。


另外一个是“证明”。我们总想说:“我要证明我做得到,我要证明给人家看,或是我只是证明达到些什么,我成功只是为了证明给我家人看,我不是没有用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一个证明,比如证明我是这个地区的第一名、证明我的学业比人家优秀、证明我做得到……


当你想到了“交待”和“证明”,其实有一个部分是,你不是真的为自己而活,你不是真的找到自己的力量。今天如果你没有必须要对谁有交待,没有对谁要证明什么,那么你生活来自的动力就是真正自己的动力了。


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动力,那么你去公司开会,就不是为了给老板一份报告,你交报告也不是为了要交给老师,而是为了自己,报告也是做给自己看的。考试也不是考给老师看的,是考给自己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