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12-28

 

 

我的老师赛斯说:“你所体验到的现在,也代表了你与所有存有的心灵上的试金石。”意思指我们所体验到的现在,其实是跟所有存有的心灵相连的,就像总开关一样,我们所体验到的现在,可以通往所有其他心灵的存在。

 

我们通常习惯于对事件有意识地觉察,也一直以为这样的觉察范围更广。而事实上,在潜意识中无意识地觉察,才能觉察到更多的事情。

 

我们要学着把无意识觉察带入有意识的焦点,这就是意识的扩大。在生活中,那些你从未觉察到的事件,当学会意识扩大后,你开始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以前你总是用自我保护、防卫机制把自己裹在安全的地带。当你扩大了自我意识之后,你就会开始慢慢能感觉到别人的善意。

 

举例来说,我的一个门诊个案告诉我,他每天都在担心孩子得艾滋病。原因是他的两个孩子在做牙齿矫正。他非常担心这件事,已经到吃不下睡不着的地步,并每天逼全家人去做艾滋病的检查,而且他的小孩中,有一个还是牙医系的学生。

 

 

我就跟他说:“我不能否认确实有些人在做牙齿矫正的时候,感染到了疾病,但你并不能因为有人染上疾病,而让自己整天陷在担心之中。就好比,历史上可能发生过有人走在路上被飞机压死的事情。可是你不能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就每天抬头走路,看飞机有没有掉下来。就算你看见了,你真的可以保证飞机掉下来不压死你吗?当然你可以这样做,可是不久你有可能会因为看飞机而被汽车撞死。”

 

所有的不幸都有可能发生,纵使你有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遇到,那是不是你就要让自己每天活在对小概率事件的担心之中,让自己时刻处在焦虑和紧张的情绪里?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就会决定自己的心境

 

上面案例中出现的那位爸爸,他就是这样的状况。这位爸爸以前是跨国公司的副总经理,每天都在为资金、贷款、物价上涨、汇率改变、调配货物、员工的管理而烦恼和担心。就好比,家庭主妇们每天在担心今天要煮什么菜、孩子上学的各种事情……

 

在这样状况下,潜意识逐渐形成了一种担心的习惯。而这位爸爸现在虽然退休了,可是他的潜意识还在继续运作旧有的习惯模式。

 

就好比空巢期的人一样,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孩子每天忙着要命,有一天突然孩子要离开了,包括结婚、搬出去住、到外地求学等,这时候整个家变得空空荡荡的,然后父母就会感觉无所事事,不知所措。

 

空巢期最大的问题是,当你无事可忙后,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过去你每天从早忙到晚,现在没有了担心的对象,你就可能会把这种担心的对象转移到生病。

 

 

当你的潜意识形成了这种运作模式,它就会使你必须寻找一个担心的对象,然后为这个对象忙碌。就如同那位爸爸,虽然意识上已经退休了,但这个潜在的“做点什么”的模式还在继续工作,于是把担心的焦点转移到怕家人得到艾滋病上。

 

这位爸爸把艾滋病的症状当作公式去套,开始寻找家人的各种线索,去对照艾滋病的症状,怎么能不让自己处于担心之中呢?这就跟他当总经理时运用的恐惧、担心模式一样,然后不断地找目标去投射。

 

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我们的潜意识养成了某些习惯,那些过去我们能投射焦虑和担心的模式仍旧会继续运作。就算今天,他家人抽血证明了没有艾滋病,下次他仍旧会去找其他的病。

 

如果他不改变潜意识的旧有的运作模式,那么他一定会不停地找下去。你呢?

 

当我们处在一种焦虑、恐慌状态的时候,重点是认识到你处在那个恐慌状态,并不是你在恐慌什么。你要识别出那个让你担心的模式,而不是你所担心的内容,因为内容是会转移和改变的。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个人实相的本质》

文字整理|梅花鹿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