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近来法喜鲜有,却总是莫名其妙的悲从中来。望行者点拨。
心有它自己的生活,它悲或它喜,有它自己的节律。你须认识到和承认这一点。不要认同你就是心,不,你不是心,心也不是你,心是心它自己。心既不是你,也不是你的。既然心不是你,也不是你的,为何要操心它的事,甚或在潜意识里要控制它呢?
深深地扎根觉知,或者生起对治之法,做你能做的,但不控制心。不强迫心要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它处于什么状态都可以,接受它并观察它。承认心是独立的、自由的,尊重它,做你能做的但不干扰它。
我们对心的自由性还认识不足,还不够尊重。我们总想控制它。它不能悲伤,它不能难过,它不能胡思乱想,它不能妄念纷纷,它应该安静,它应该快乐,它应该法喜充满……它不能,它应该……我们对它有一千零一个要求。我们对心尊重在哪里?我们对心的自由性本质认识在哪里?
心难过、悲伤等,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额外的、多余的、不符合实际、不承认现实的、一厢情愿的过多的要求。
有时人们之所以悲伤,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早年蒂结的悲伤的种子,因某种原因被滋润、被滋养,它悄悄地生根发芽了。悲伤从意识的河底吹了一个泡,你感受到的伤感、低落,是那个泡所产生的涟漪。不要担心,不用怕,这些虚妄的、变动的,存在不了多久。
不信你仔细地观察,你让自己全然地,百分之百的呆子悲伤里,你坚持不了十分钟,你的头脑就会想“哦,我的碗还没洗完”、“我的花还没浇”、“我是不是吃点东西”、“我要提醒我女儿明天被忘了带雨伞,明天有雨”,等等。当头脑完全把自己放在悲伤的道上,它走不了十分钟,就会下来,因为头脑的本性是变动,它不可能处在一种状态里,否则,那就不是它了。
我们对情绪有一种错觉,对头脑有一种不符实的认识。我们认识情绪是持续的,头脑是执着的。不,如果你观察的细微,每一种情绪都持续不了十分钟,总会有念头把它剪断;头脑不是执着的,相反,它非常不执着,相对于执着、认死理,无定性、变动不居才更是它的本性。
悲伤像一匹马,有时你骑上它,感觉挺舒服的。但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下马,因为头脑没有定性,它会感到无聊,它要去别处。“悲伤其实挺没意思的”,它暗暗地说,“我要寻求别的、新鲜的刺激”,于是它偷偷的脱下悲伤的马褂,去寻找新的戏服,体会做新的演员的机会去了。
头脑是猴性的,猴性的意思是不定性。头脑是孙悟空,它会定身和脱身之法,我们看西游记的影视剧,总会看到孙悟空将自己的身体定在那儿,其实它的灵魂它的本质早已走了。我们的头脑也是,当你悲伤,看起来你在悲伤,好像你在悲伤,其实那只是一个假形在悲伤,真正的你早已走了,不知偷偷到哪里去欢乐去了。仔细地观察内心,你会看到这一点。
头脑是猴子,它是我们身上还没进化的部分。它进化不进化都没关系,问题是我们要看见它,看清它,尊重它。况且,进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你强求不来,你可以做你能做的,它变不变、什么时候变,并非你说了算。
每一个时刻,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我们进入自己,观察实相的入口。如果你正悲伤,借由悲伤,跳入内在,了解那个偌大世界的真实秘密。一切都不是你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往往内和外是反的。如果你悲伤,你内心的某个精灵正在偷偷地暗喜;如果你暗喜,你内心某个精灵正在某个角落偷偷地悲伤。发现你内心的生灵,救护它,让它安静和安详。我们内心的众生,唯有安静或安详才会消失。
当我们内心无众生,才会见到空明,才会遇见自己的佛。当内在的佛出现,内在的众生才会得到庇护、照顾、理解。悲伤是某种呼唤,情绪是某种呼唤,它是你内在的某个众生的呼唤。倾听它,发现它,救护它,安抚它,让它因得到爱而消散。内在的精灵,内在的众生,其实是我们的某个情结。爱、理解和光亮能使它融化。
生命的情结一直等待我们融化它。情结在等待发现、光亮和爱。情结坚定不移,它花一万年在等,它有足够的耐心,直到它遇见光、理解和爱。如果你在悲伤,那内在是什么精灵、什么众生——什么情结发出的?去寻找和发现它,给它爱和理解。让安静和安详,让它弥散,归于无形。
一切阴魂都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光亮、爱和理解才不散的,给予它们这些元素,必定散。散者,善也。对于我们内心的情结——内心的精灵,内心的阴魂,内心的众生,一切唯有散,才能善。发现和安抚你内在的众生,让它们散,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善的觉知,善的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