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个缺乏自我界限的女性,喜欢把爱的人纳入自我,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内心没有界限的人要么是胆怯依赖,要么是自我膨胀,很难用适中的方式来与人交往,对人热情与冷淡完全以当时的心情而定。

 

爱要有适当的“距离” 但不要“疏离”;关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亲密不过的伴侣,也是两个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属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属于两个人共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是需要共识和平衡的。

 

“有点黏,又不会太黏”,这是台湾某个推销米的广告词,形容煮出来的米饭是 黏度适中,我当它来形容我们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伴侣或亲子这类的亲密关系 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开,一方期待更多的亲密,另一方希望能独立自由,形容一个人拼命地在后面追,一个人死命地在前面逃。太松了,又让人几乎忘了这关系的存在。

 

什么是界限呢?

 

在婚姻或情感关系里, 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情绪、想法?  什么又是伴侣的情绪、想法? 在家庭亲子关系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父母想要的? 什么又是孩子想要的? 在工作团队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责任? 什么又是他人的责任?

 

一个没有界限的人将是混乱的,为别人承担责任、过度掌控或顺从、想要改变别人而感到无力和沮丧。一个缺乏界限的人,将会失去自我,注定他这一生将是不快乐、甚至悲惨的。

 

界限就像是标示出一个极限、范围或边缘的一些界线或事物, 在心理层面,界限是对于自己与他人为不同个体的认知,因为这种的不同感,所以每个人是具有独特且独立的身份。 它说出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会选择什么?不会选择什么?会忍受什么?不会忍受什么?会感受到什么?不会感受到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一个没有界限的人,需这样活出自身的独特性:

 

1. 为别人活,而不懂为自己活。 这样的人没有为自己活过,一生为父母、为朋友、为工作(病患)、为家庭(配偶、子女),活在别人的期望和要求当中(父母、老师、老板、朋友、配偶),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真实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也总认为自己、自己想要的,都是不重要的。

 

他必定感到沮丧,因为他们一直做他们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事,他们也感到怨恨,对掌控他的人感到怨恨,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样的人缺乏自我认同,自我身份混淆,不知道为谁而活,无法认清自己是谁、别人是谁,是自己想要的或是别人想要的。

 

你需要: 开始为自己、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从别人的期望中走出来,知道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2. 被人控制,而不懂自我尊重。 这样的人容易被人所控制或伤害,没有能力去限制别人对于自己的伤害(身体上、情感上),不懂得保护和尊重自己。常常太依赖或顺从别人,以致他们不能对别人设限,而感到痛苦、羞辱。

 

你需要: 尊重自己的身体和情感,主张你应有的权利,拒绝从别人来的伤害、虐待。

 

3. 为别人负责,而不懂为自己负责。 这样的人常为别人的感觉负责,害怕别人生气、伤心或失望。又常为了讨好对方,过度在乎对方的感觉,反而忽略自己的感觉或失去控制。他常常感到罪恶感,觉得都是自己的不对、或做得不够好。

 

你需要: 分开这是你的或是对方的情绪。让别人为他人自己的情绪负责,你为自己的感觉负责,避免受别人情绪的控制。

 

4. 失去控制,而不懂掌握自己。 这样的人将生活及生命的控制权和选择权交给别人,变得无法掌握自己。过度依赖别人,害怕做决定,由别人为他做决定,或要别人为他负责。觉得必须做到别人要求的每件事,让别人控制我们的生命和选择。常常感到恐慌,无法控制自己,和否认(推卸)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是没有选择的。

 

你需要: 为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并为自己所做的选择和决定的后果负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为别人的行为负责。

 

在我们的文化中,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更多地为他人着想,这意味着,我们让出更多主动权给他人,同时我们又不能好好地照顾自己。但是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学着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学着去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给予自己多些时间,多些尝试的机会,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活出自己的独特性。

 

資料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4TX1ArujZ1OOy0AYl-VRKg

(图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