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3-30

 

 

传统文殊师利菩萨的造像,总是手持一把利剑。对我而言,那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剑者,见也。宝剑者,宝见也。那意味着,像文殊师利菩萨这样的人,是靠他宝贵的思想,宝贵的见地,宝贵的与他人不同的看问题的方式及见解,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而产生安宁,产生喜乐的。

 

当一个人有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看事物的方式,有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看和看见,那么,他自然就不会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和情绪的反应了。相对于具有普通见地、普通思想和一般看法,及有着通常喜怒哀乐悲惊恐的人来说,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这就是圣人或圣人之行了。

 

普通人看事物,通常都淹没在自己的知识见解里,淹没在自己的意识分别里而不知晓。通常他们认为,他们看见的一切都来自外在,是客观的,真实的,和自己的心没关,不是自己认识的结果。也就是,普通人看事物,要么有见无识——有所见但不知唯识,要么有识无见——有所分别但没看见自己的妙明本见及其所见。见识见识,对大多数人而言,虽有分别,虽有所见,但却无见也无识。

 

没有看见自己的见性就不能叫见,不能了解唯识就不能叫有识。但像文殊师利菩萨一样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在每一处,看每一样事物,即有见,也有识。也就是,像文殊师利菩萨一样的人,于每一处,在每一样事物,他们即看见了自己的见性,也看见了自己的意识分别。他们于每一处都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的见与识,看见那唯识的心和不唯识的境……看见那明镜、镜中的像以及那被照之物!

 

自己的妙明真心是明镜,诸意识分别、诸分别意识是镜中像,诸法性境是明镜心所照物——那没有名称,没有自性,不可思,不可议的那。我们看天看地,见人见物,要于一眼中了知这三者。自己的妙明之心或说明镜心,于六根尘界,有不同的功用,不同的称呼,在眼曰见性,在耳曰闻性,在鼻曰嗅性,在舌曰尝性,在身曰觉性,在意曰知性,统称为心性,当然,说它为佛性、为真心也可,称它为觉性、为见性,用六称任何一称代说它也可以。不管称谓如何,了知所指、了知彼体即可。

 

于一眼中,能看见自身的明镜、镜中像以及诸法性境者,我说是人如佛所见,为明心见性者,是有见识者,是能见能识者,是真正的善知识!真善知识者,能见诸法相,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能见诸法身,万化千变不离其宗。其中者,妙明真心之中也,其宗者,诸法性境之性也。

 

修行人常说智慧能断烦恼,事实上,没有可断的烦恼,没有能断的智慧,不过是从前做噩梦的心,因为它的见与识的不同,开始做起美梦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