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

 

 

 

曾经有一位智者说:伴侣关系不是带给你最大的痛苦,就是最大的快乐。


如果能在伴侣关系中化解冲突,使冲突越来越少,同时与伴侣更深刻地连结与合一,那么你的生命会是相当满足的体验。


伴侣关系是了解自己,且对觉醒非常有效的工具。


生命中有许多种关系,例如朋友、同事、手足、亲子等,然而有一种关系不是带给你最大的痛苦,就是最大的快乐,那就是伴侣关系,伴侣关系会让你全部的情感一一浮现,不论是正面或负面、愉快或不愉快。伴侣关系会是提供你反思的空间,引领你去真正觉知自己。


与其他关系相比,在伴侣关系中,所有你逃避和不愿接受的面向会更容易且频繁的出现。那些曾经被你忽略的感受、压抑的情绪,或是不被承认却一直支配着你的情绪,都会在伴侣关系中浮现。因此,伴侣关系是了解自己且对觉醒非常有效的工具。


如何寻找合适伴侣


尚未有伴侣的人要如何选择合适的伴侣呢?曾经有约四百名杰出青年到合一大学与巴关会面,有位年轻人站起来问巴观:我要如何确认终身伴侣是谁?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找到终身伴侣?巴观的回答是,选择伴侣时,必须培养倾听的艺术,不仅倾听别人,也要倾听自己。与可能是终身伴侣的人交谈时,如果你可以意识到内在发生的一切,那么你便是在倾听,也在觉察内在浮现的愉不愉快、自不自在等感受。巴观也说,如果与某人交谈令你感到不安或不自在,那么这人很可能不是你的终身伴侣。反过来说,在交谈中令你感到非常愉快的人,可能就是合适人选。无论如何,你都必须自己去探寻。


巴观所说的倾听并不是交谈一两次,也不是一见钟情,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互动,你才可以将觉知和注意力转移到内在,真正进入心里探索这份关系,觉察它是使你安定或不安。这才是寻找合适伴侣的方法。


选择终身伴侣,首先要学习的是倾听的艺术,其次是接纳自己。


为了拥有一段良好的关系,必须先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童年、过往、才华,以及所有的情绪与人格面向。如果不能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别人;如果不爱自己,当然就无法爱别人。


想要维持长久的关系,不仅要爱对方,还要尊重对方,这是很重要的基础。伴侣间的吸引力可能维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因为吸引力是建立在表象与新鲜感上,如果你正在寻求一段长久的关系,希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让存在更为喜悦,就必须把尊重带到这份关系中。


在内心深处问自己,对方的哪些面向会让你真正且长久的尊重?答案通常与你的价值观有关。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是你由衷尊重、钦佩的面向,在你与对方的关系中,你可以用这些价值观来鉴定对方的价值观是否跟你一致,或者对方的价值观是你正在追求,以完满自己的。所以,倾听、接纳、尊重,是你在伴侣关系中必须学习探究的三个关键。


这些价值观因个人、文化而异,因此完全由个人自行决定。你只会被跟你相似,或符合你标准的人吸引。所以,当你的内在有冲突时,你就容易被会助长冲突的人所吸引;当你想要活在合一状态时,就会吸引那些能增加你的连结感、爱与合一特质人。因此,面对选择伴侣这个生命中的重大任务,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开始。

 

伴侣相处的六阶段


针对已有伴侣的人,在这里我们引用知名的潜能激励讲师安东尼·罗宾所提出的架构,他谈到婚姻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很完美,充满热情、亲密和兴奋感,一切都是梦想中的婚姻关系。第二阶段仍然美好,不过有些东西消失了,可能是激情变质或兴奋感消失,不过这段关系还是可以持续下去。到了第三阶段,两人丧失了爱和内在连结,只是为了方便才住在一起,因为分手可能导致经济、社会,甚至情绪上很大的不便。所以,两人继续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没有任何互动,伴侣变成了相敬如「冰」的室友。


那么第四个阶段呢?这时你正计划逃离,通常会直接放话威胁对方,或是暗自计划且下了某个决心,例如:一旦完成学业,我就要离你而去;我要去找更能包容我的人;等我安顿好,我就要另觅他人;只有孩子一毕业,我就要离开你。


第五阶段是两人正式宣告分手,即分居或离婚。第六阶段的你则处于不确定感中,因为你受伤很深,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展开一段新的关系,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开拓另一段良好的关系。


你的婚姻正处于哪一阶段?另外也想想看,你的伴侣认为他在第几阶段?这样做对你有好处。请假想你就是他,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一、你认为你在哪个阶段?二、你觉得对方认为自己在哪个阶段?三、你曾经试图改善这段关系吗?如果是的话,你成功了吗?你必须如何自我成长,才能提升这段关系?或者,你是否认为这段关系已经不值得努力,对它完全放弃了?

 

缺乏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有位求道者问巴观:爱是什么?

 

巴观说,爱不是依赖,不是占有,不是渴望被爱,不是恐惧,不是期待;爱是祝福,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巴观并没有说爱是真理,爱是神圣的,或者爱就是神。他只说爱不是什么,而这确实反映了我们内在的情形。了解什么不是爱,必然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爱有多么的疏远,才会让生活充满了痛苦。


依赖、占有与爱是截然不同的,那只是出于拥有的需求。当你依赖一个人时,会希望对方爱你,关心你,支持你的主张,这段关系中就就缺乏了自由。如果你依赖的人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你就会憎恨他。


童年的你不快乐,因为你希望有人爱你,却感到孤单,你不希望父母的爱被兄弟姐妹瓜分。一段时间之后,对爱的追寻会延续到学校的老师,最后延续到伴侣身上,认为伴侣只能爱你一个人,你占据了他所有的注意力与时间,是他唯一重要的人。不幸的是,事实却非如此,父母、家人、朋友、工作、金钱、欢乐等其他许多人事物对你的伴侣也相当重要。而后,爱的追寻又延续到孩子,甚至孙子身上,生命依然是漫长的等待过程,你常常会考验身边亲密的人是否真的爱你,结果却只是失望与愤怒。


请停下来问自己:「我拥有爱吗?」你所认为的爱不过是对爱的索求、渴望与乞讨,你以为对爱的渴求就是爱,你期待别人爱你,别人也希望你爱他们,结果就是挫折、愤怒与失望。


巴观说:缺乏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每个人的内在都是空虚的,为了填满空虚,人们会利用关系,不断的想要感觉被爱,因此一段关系中往往会萌生占有欲。而当爱是一种占有时,就会产生失去爱的恐惧。人破坏了自己与他人的自由,却声称源于恐惧的行为是爱,但真相是,人们不爱自己,关系不过是爱自己的手段,人们试图透过关系来满足自己。


请了解到,你只能对他人做你会对自己做的事,一切的爱都只能从爱自己开始。明白这点之后,你就会了解,你与自己内在连结的方式,正是你与他人连结的方式。如果一个人谴责、批判自己的每个思想、话语与行动,必然也会对他人做相同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的缺点困扰,他也会因为他人的缺点而去折磨对方。而当他不再与自己对抗,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时,就会爱上自己,与自己的内在和解,也与世界和解。

 

他会发现爱是宇宙的本质,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质。


越来越深入实相之后,你会发现实相是空的,万物皆空。这样的空就是爱,也就是我要告诉你的那种爱。而你必须透过体验,才会知道那是什么。在第一个层次,你必须觉醒;第二个层次,则是让神到来。此时,你才会知道这种爱是什么。不管你的眼里看到何人,甚至是看到一只蚂蚁,你都会感受到这种爱。这种爱不需要原因或理由。一般你所知道的爱都会有个原因,像是因为对方是你的小孩、太太或朋友,所以你爱他。然而,一旦体验到毫无原由的爱,代表你已处于合一的状态,这时,你跟路上的狗、麻疯病人、乞丐、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这是全然的合一状态。这种爱来自合一,所以不需要任何原因或理由。你最终会发现,存在的只有爱。

 

练习倾听的四步骤


一段痛苦、具破坏性的关系,不仅会给孩子与家庭带来危害,也会降低我们的意识层次,使我们走向破坏性的道路,像是在工作上做出错误的选择,建立错误的关系模式,并且倾向创造那些长期下来终究会伤害自己的习惯。若在生活中发展出具有破坏性、上瘾和强迫性的行为模式,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进入内在,去疗愈这段关系。当你将这份内在的伤痛消融之后,内心才会自由。即使已经离婚或分手,对方仍旧可能住在你的心里,唯有学会倾听的艺术,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伤痛。


要如何练习倾听的艺术呢?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倾听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当关系渐渐变质、谈到特定话题场面会变得非常火爆时,倾听就会变得很困难。以下这四个步骤对倾听非常有帮助:


第一步:你要知道你们两人的内在核心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只有爱与被爱的需求。


第二步:祈请临在,与较高意识连结,设定「愿意帮助和疗愈对方,并且与对方连结」的意图。


第三步:绝对不要把目光焦点从对方脸上移开,持续注视对方,因为在混乱、冲突和痛苦的片刻,假如你把脸转开,对方可能会认为不受尊重。


第四步:减缓呼吸速度。当呼吸放慢时,你会开始放松,大脑也会冷静下来,那么你就会有更高的智慧与觉知。请放慢你的呼吸,并观察内在发生了什么。对方的话语挑起你什么样的反应?对方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话语起了什么作用。有哪些记忆与反应被触动了。有什么感受被引发了?觉察正在你内在发生的一切,你会立刻注意到和平与宁静的存在。你无法反应,只能回应,在这个状态下,你开始与对方连结。当你对内在状态有足够的觉察时,自然会产生想要帮助对方的回应,如果可以,询问对方要如何帮助他。你将会看见,因为你连结到较高意识,爱就会自然流露,而你的伴侣也必定能够感受到那份爱。


练习倾听,你会看到自己可以将伤痛处理得更好,也会用更理智的方式来处理。


巴观说:


当某人在说话时,你往往会透过你所有的知识,亦即你的制约来接收他的话,而让你确实无法倾听他。当你开始倾听时,必须将一切事情先放在一边,用干净、清醒与开放的头脑来听。但现在我不是要谈论这种倾听,而是另一种。


当你听另一个人说话时,内在会发生某些反应,你必须倾听它。如果有人向你诉说他们的问题,你在倾听时,他们生活中的某件伤心事或许就会在你的内在出现,让你产生共鸣,这就是你必须去听的。当你倾听时,,你的心会告诉你:「握着这个人的手。」「碰触他的头。」或「拭去他的泪水。」这都是来自你内在的回应,而当你这么做时,会是最适当的行动。


最后你必须了解,吸引力会从伴侣关系中消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头脑不断地想成为什么。正式交往或结婚之前,头脑想要得到对方;一段时间后,既然你已经是我的,头脑就看不到这个想望了。而一旦头脑没有想要成为的东西,这段关系就会逐渐褪色。因此,想要拥有非凡的关系,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达到较高的意识状态,这时头脑不会想要成为什么,只会处在当下所是的状态里,你随时都在经验对方。二是在关系中创造一个更高的「成为」——创造出具有更大意义与目标的关系,双方一起为了更大的原因而奉献,那么这段关系将具有更大的意义。

 

究竟该如何建立健康的婚姻关系?


巴观说:

 

毫无冲突的关系或完美的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生命是动态的,它提供每个人各式各样的经验,没有争执、口角或愤怒,一直都能表达爱和情感的理想关系,只存在人的想像中。


相反的,允许他人做自己,是和平关系的典范,但这只有在你能够了解改变彼此是无用的时候,才有可能。你的观点和想法可能对你很好,但是期望你的伴侣也必须采取同样的框架则会产生问题。


没有任何伴侣可以永远意见一致。你是多种因素的合成体,例如出生的过程、童年、天气、吃的食物等,你的伴侣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采用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期待另一半有同样的看法并不明智。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就能开始经验你的伴侣。


例如妻子对你生气时,如果你可以真的与她连结,并且像享受清晨的散步或一杯咖啡般地经验她的愤怒,将会迎来婚姻生活中最令人满足的一刻。


这项练习一定会使另一半觉得自在,因为你并没有试着抱怨或拒绝,这是健康婚姻生活的不二法门。

 

巴关达显

如何处理关系的问题?


问:为什么改善与家人的关系好像很难?是因为业力,还是因为无法客观以对?你能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家庭业力与集体业力吗?


巴观:关系的问题必须在三个层次上处理。第一个层次就是从自己开始,而不是从他人开始——看见自己所是、如实如是的接纳自己与爱自己。当你做到时,他人自然就会看到你本然所是的样貌,如实如是地接纳你、爱你。


巴关说,前阵子,有对伴侣来见我,他们的关系很糟糕。


女方说:「这男人是酒鬼,我无法与他一起生活。」


男方说:「她到处调情,我无法与她一起生活。」


我告诉他们:「在这里我们不处理他人,而是处理自己。」


因此,我们讨论了女方到处调情的情况,然后说:「我们不会去转化他那个酒鬼,而是要转化你,因此你应该做的是,看见自己为何四处调情的原因。先去看,然后在看见之后,要接纳它:『是的,我喜欢四处调情,到处放电,这就是我。』一旦接纳了,你就会爱上自己。」


当女方这么做之后,她开始如实地看见自己的伴侣,看见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于是接纳了他,并爱上他本然所是的样貌。她并未要求他一定要放弃喝酒,一切都是因为她接纳并爱上了自己,所以也同样接纳了他、爱上他。


另一方面,酒鬼也去检视自己,看见自己为什么会喝酒、看见自己是个酒鬼,然后接纳并爱上了自己。这么做之后,他也可以接受女方是个四处放电的人,接纳了她,并爱上她。我并没有将这个喜爱到处调情的人或酒鬼改变成别的样貌,他们只是接纳了自己,因此也可以接纳对方。但之后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女方不再四处调情,男方也不再爱喝酒,而我的目标只是帮助他们接纳自己、爱自己。


除此之外,在关系中我们会建立既定印象,假设你结婚了,便会开始建立对妻子的既定印象,妻子也会建立对丈夫的既定印象(这可以在任何两个人之间发生)。此后,你所连结的就只有印象,而不再去经验对方,然后关系就死亡了。


有时候,无论你做什么头脑都会卡住,纪录会一次又一次不断的播放。二十年来,你重复同样的事情,没有任何改变,关系也被破坏了。你也许会说:「十年前你做了这件事,二十年前你做了那件事。」这个纪录会不断持续下去,若要停止,你必须得到一个强烈的合一祝福,将头脑转换到另一个层次。


但这不见得一定有效,这时你必须进入业力中处理。业力是指受孕时发生的事情、你在子宫时母亲的想法、子宫内发生的事情、分娩时的情形,以及出生后六个小时内所发生的事等,有时你甚至必须进入前世。在这个层次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因此,要发送关系,可以先回到自身,如果问题依然无法消融,再尝试合一祝福;还是没有效的话,就找出业力,这就是处理关系问题的方式,必须循序渐进,一步步地进行。

 

SOURCE: http://mp.weixin.qq.com/s/7Am9sq4lreQ1UBA7KqxvRQ

 (图片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