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朋友們,

 

我是約書亞,我與你們在一起。我穿越時空的阻隔,來到你們身邊,請感受一下,我就在你們的心中。我非常熟悉做人的感受——人生的榮枯衰盛、起落沉浮,探索過人類感受的整個領域,並在極端的領域中,最終找到了一個出口,一條通道。藉由這一出口或通道,你會以另一種方式看待問題,以新的覺知之光照耀你所有的人生經歷,並因此心中充滿寧靜與平和。今天,我想要討論的就是這一出口,這一通道。

 

你們中的許多人都處於一種兩難之局——與自己作戰。你覺得自己應該變得更好,必須改變自己,使自己更加進步,更加高尚,更能輕鬆地遵從某些規則,以成為你心目中那個理想的自己。然而,這一'理想'是虛假的。你為了改善自己所做出的全部努力都是建立在“本然的我不夠好”的想法之上。“你必須改變,你擁有改變自己的權力與力量,你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等諸如此類的觀念曾經在很久以前就對你們有著深重的影響。這可以部分地歸溯於亞特蘭蒂斯時期,那時你們經歷了第三眼——它是洞察力的中心——的開發與進化。你們藉由第三眼來觀察世界,卻也想要藉此來干預世界,掌控生命。你們之中存在著一種追求權力、運用權力的傾向,而你們卻認為自己在為真理而行,你們認為自己正在遵循更高的律則來運作,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無誤的。長久以來一直如此,權力總是帶著'良善'的面紗——彷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邊。而且,人們圍繞權力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系統——一種世界觀,它使你認為自己做得很對,雖然你實際上正在試圖掌控、左右生命,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

 

權力使人腐敗,它使你與自然的生命之流——它流動於每個人之內——變得疏遠,使你產生關於'可塑性'的念頭,而這一念頭完全建立在幻相的基礎之上。如你所知的生命是無法塑造的,無法藉由你的意願或第三眼來塑造,無法將其局限於某一世界觀或信念系統之內,也無法用大腦思維來規劃。長久以來,你們一直試圖與人類的存在狀態抗爭,許多靈性體係也建基其上,建基於'你必須要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將改善自己作為一個項目來做,以達到某一理想目標'等的想法之上。

 

這會導致很多內在的抗爭。如果你以某一預定的'理想形象'為出發點,就會為自己設定林林總總的標準,同時心裡卻很清楚自己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標準與要求,你從邁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失敗。請感受一下這種思維方式——你加在自己身上的思維方式——所攜帶的能量,看一看哪些能量中帶有'我必須如此,必須努力奮鬥,必須不斷改善自己,以及試圖規劃生命、情緒與思想'的色彩?感受一下這一掌控的能量,這是充滿愛的能量嗎?這一能量常常為自己披上愛、良善、真理的外衣。

 

權力常常偽裝成上述形象,這樣人們才更容易接受一些。權力不會展露其真實面目,它通過大腦思維來誘惑人。因此,最好不要去分析思考'大腦思維''權力'是什麼,而是去感受它們,感受它們對你的影響。看一看你的日常生活,當前的生活,看一看你目前的狀況,你是否依然頻繁地與自己抗爭?是否依然評判自己的某些面向,評判內在那些自然躍出或自然流動的能量?評判中蘊含著一種鋒利的能量,如冰冷的刀鋒:“這不可以,這是錯誤的,這必須被剷除。”請感受一下這一能量,它真能幫助你嗎?

 

現在我想帶你體驗一下看待自己的另一個方式,它也會帶來改變,不過這種改變無需抗爭,無需嚴厲地對待自己。為了能夠清晰地闡述這一點,我想先舉一個例子。比如你生活中發生的某件事喚起你生氣、憤怒、煩躁——無論你如何形容它——的感受,而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如果你尚不習慣於靜觀自己的情緒,只是以最直接、最初始的方式對這件事進行反應,那麼這一情緒就僅僅是憤怒,你感到氣憤,僅此而已。你完全沉浸於其中,與其融合在一起。當你將憤怒的原因歸咎於外在時,常常會發生這種情況。你歸罪於他人,認為是他人做了錯事,從而引起你的憤怒。這是最初級的反應,你與自己的憤怒合二為一,你氣憤不已!還有一個可能性——我稱其為“反應的第二個可能性”——是,在你義憤填膺之時,一個聲音立刻在你的腦中響起,對你說:“不可以這樣,這樣不對,現在我不該生氣。我必須壓抑自己的怒氣。”你心中“必須要壓抑自身情緒”的想法,可能來自於宗教信仰,也可能來自周遭社會對生命的看法。諸如,不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緒是更好、更道德、更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對女性,認為女性在他人面前公開展示自己的憤怒既不優雅,也不體面,這樣做就不像女人。自小到大,你被灌輸了諸如此類的種種觀念,因此,你很可能擁有'評判自身憤怒'的傾向。那麼,這會有什麼後果呢?一旦有憤怒升起,你就立刻為它打上評判的封印:“這樣不可以,這是錯誤的!”你的憤怒因而變成了你的陰影,因為你確實不允許它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允許它進入你或他人的視線。

 

如果你以這種方式壓抑自己的憤怒,這一憤怒又會如何?它不會消失!它會轉入地下,暗中對你施加影響。或許你會因為無法運用也蘊藏於憤怒之中的力量而逐漸變得驚悸不安或恐懼不已,你僅允許自己展現自身那可愛、友善、樂於助人的面向,而你那些熱切、憤怒、叛逆的面向卻被牢牢地禁錮起來,不得浮出水面。也或許你認為自己與他人不同——因為你擁有這些情緒與感受,甚至會因此而疏離自己。無論你處於上述的哪一種情況,你的心中都充滿了苦悶與矛盾,看上去,彷彿有兩個'''黑暗的你''光明的你'。你則被囚禁於這一遊戲之中,因為不可以展現自己而備感痛苦,在各種評判的製約下生活。然而,你真的會因此受益嗎?這樣做你就會成為你理想中那個內心寧靜且充滿愛的人?藉由壓抑自身的情緒?聽我這樣講,你們都會非常清楚地看到這樣做並不會有什麼理想的結果,不會因此而擁有真正的寧靜以及內在的平衡。儘管如此,你們依然會這樣做。你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你認為它們不符合你心中的道德標準,卻很少去質疑這些道德標準來自何處,又從何處獲取滋養。我建議你們關註一下這個問題,不是去思考,而是去感受,感受你用來炮轟自己的評判中所蘊藏的能量,再感受一下你的理想標準以及你對自己的所有要求——有時它們會以'崇高的動機'等形像出現。放下它們,約束或者係統地壓抑自身的情緒並不會使你感到輕鬆自在。

 

下面我談一談體驗情緒之流的第三個方式,或者說第三條路。第一條路是完全跟隨自己的情緒,受其主導。第二條路是排斥、壓抑、評判自己的情緒。第三條路則是接納它,與其同在,並同時超越它。'覺知'就是這樣做的。我此處所說的覺知從不評判,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是一種同時也在創造的覺察方式。在各種靈性教導中你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只需簡單地覺知自己就足夠了。你們或許會問:“這怎麼可能?僅僅通過覺知自己,通過面對自己的情緒之流就能夠帶來內在的安寧?”要知道,覺知的力量極其強大,它絕不是被動的記錄,它遠超過被動的記錄,覺知是一種強烈的創造力。

 

假如外在世界的某一人或事喚起你強烈的情緒,比如憤怒,用覺知來對待這一情緒會是怎樣的呢?就是全然地觀察自己的憤怒,不去採取任何行動,而是與其同在,靜觀它。這樣,你既不與憤怒合二為一,也不迷失其中,而是完全允許它存在,接納它。這是一種'超然'的境界,不過進入這種境界需要相當大的力量。因為你自小到大所學的一切,都''你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陷入憤怒或恐懼等的情緒之中。

 

與此同時,你們也被吸入評判——對自身之憤怒與恐懼的評判——的漩渦,也就是說,你被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扯離覺知。如我前面所講過的,這一覺知恰恰是出口,是通往內在寧靜與和平的出口。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在使你偏離中心——內在覺知,儘管如此,也確實存在著一個出口,唯一的出口,藉此,你不僅不會遠離這個世界,還能夠全然地安住其中。不過,你不會再任這些情緒或者對情緒的評判來左右自己,你帶著全然的覺知與溫柔的感受看著它們:“它們在這裡,就在我之內。我看到我的憤怒升起,感到它正在我的體內曼延,我的胃或心開始對此起反應,我的大腦正在急速運轉以能夠為這一情緒找出正當的理由。我的大腦告訴我,我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你靜觀這一切,看著這一切在你之內發生,但你不會隨其而行,也不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這就是覺知,是精神上的明晰,藉此你使人生中的'惡魔'——恐懼、憤怒、不信任——回歸安寧。如果你與其合二為一,或者藉由評判來與其抗爭,你只會加強它們的力量。上述兩種方式都是在滋育它們,超越它們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覺知之光照耀它們,不抗拒它們,接納它們的存在。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覺知不是靜態的,不會永遠保持同一狀態。你會發現,當你不再去滋育某一能量時,它會自然而然地衰減。換言之,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平衡越來越穩固,平靜與喜悅也會越來越成為你的基礎感受。因為,一旦你的心中不再有抗爭,喜悅會自然而然地湧上心頭。你會用溫柔的目光看待人生,能夠覺察到自己身體中的感受與情緒,也能夠覺察到在大腦中疾馳的想法。這種覺察是柔順且溫和的,不過,覺察的能力——不被吞噬的能力——卻非常強。所以說,關鍵就在於覺察,出口就在此處。

 

現在我想請你們體驗一下自身的覺知力,就在此時此刻。請感受一下那純然的''的狀態,以及因為無需去改變而獲得的解脫感,感受一下這一覺知的安寧與明晰,這才是真正的你。放下那些毫無真實可言的評判,任情緒流動,不要去壓抑它們。它們是你的一部分,在某些情緒中也蘊含著帶給你的訊息。請觀想一下,某一情緒是否使你感到恐懼,是否困擾著你,或者你是否正在抗拒它?或許有一種情緒已經成了你的禁忌?讓它以孩童或動物的形象呈現在你的面前,不要忘記,你是邀請這一孩童——或動物——展現自己、出現在你面前的覺知,這一孩童可以完全地展示自己心中的一切,也可以有不禮貌的行為,他/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讓他/她來告訴你他/她心中的感受。你是看著他/她對他/她說Yes的那個覺知:“我願意看到你,我願意聆聽你的故事,說吧,告訴我你想說的一切,這是你心目中的真相,或許這並非那真正的真相,但我願意聽你訴說。”

 

最好這樣對待你的情緒,不要評判它們。讓它們來到你的面前,對你傾訴。用睿智老人般的溫和態度對待它們,看一看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孩童或動物為你帶來了什麼訊息。負面情緒背後常常隱藏著純然的生命力,它希望能夠彰顯,卻被各種評判所淹沒。讓這一孩童或動物蹦蹦跳跳地來到你的面前,或許他//它在走向你時,忽然改變了形相,接納他//它。意識覺知具有轉化力,它是最偉大的轉化工具。與此同時,它並不想刻意去轉化,它只是說Yes,說:“是的,它在這裡,我接納它的存在”,它只是接納來到它面前的事物。改變卻因此發生,因為現在的你是自由的。你於內在是自由的,不再是情緒——或者你對情緒的評判——的玩物。當然,你偶爾又會成為你之情緒與評判的玩物,這是非常人性的,不過你可以試著不陷入其中。“天啊,我無法保持自己的覺知,這樣不好。”如此這般,你又開始了評判。

 

你時時都可以藉由不再與自己抗爭,藉由覺察自己而回到這一通往寧靜的出口。要知道,能夠不受情緒與評判的控制,需要相當大的力量,這是靈性——真正的靈性——的力量。真正的靈性不是道德規範,而是一種'存在'的狀態。謝謝你們今天來到這裡。

 

约书亚由帕梅拉传导

© Pamela Kribbe

www.jeshua.net/zh

【全線閱讀】《約書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