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1-05 夕阳 无古亦无今

 

 

佛陀传给憍梵钵提一个尝味的法门,他从尝味的法门里,经验到超脱身心束缚、远离味觉的这么一个证悟。他说以归味还觉为第一,叫还味旋知。什么意思啊?就是味道是味道,你不是那个味道,你是觉知!你不是那个味道,味道在嘴里,而你不是那个尝的人,你不是主体,你也不是味道这个客体,你是第三者。这第三者是谁?是觉!是觉知!你超越了味道本身,你也超越了这个品尝者本身。所以克里希那穆提说,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一的时候,觉知就产生了,因为觉知是超越这个观察者,也超越了这个被观察者。

毕陵伽婆蹉也是这样。他说,我当初发心学佛的时候,有一天在城中乞食化缘,不经意间被路上的一根毒刺刺伤了脚,全身疼痛,因为刺有毒,所以那个疼痛比一般的刺痛要强烈,神经性的。此刻,他用心念感知到疼痛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有一个超越疼痛的本心存在,那时我想:难道我有两个感觉吗?一个感觉是疼痛,一个感觉是旁观者。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的身心突然间融入了一个空。而此后的二十一天,他一直在这个空中,没有掉落,以至于身心的烦恼一一消尽了,他用了二十一天就证到了四果阿罗汉。

《当下的力量》的艾克哈特•托尔,他三十岁以前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有一天早晨,他突然觉得他焦虑得要活不下去了。就在他濒临崩溃的那一刻,他的脑子里突然间产生了质疑。他说,如果我受不了了,那必然有两个我,一个是受不了的那个我,另外一个是旁观者。这两个我里面,有一个可能是假的,有一个是真的,对不对?他心里面突然这个疑问就出来了,就在他有这个疑问的时候,突然间心就空了,他这个经验跟《楞严经》里的经验一模一样,突然他的心就完全空了,他进入了一个空的状态,万念俱寂,有一股能量流旋转着震动不已,胸腔里传来一个声音叫他“不要抗拒”,他被吸入一个虚空里,他感觉这个空不在外面而在里面。

当他从这个空的深度状态中出来的时候,他眼睛里看到的一切都出奇的明亮。接下来,他有五个月安住在这个深定里面、这个空性当中。几年以后,他得知这个就是开悟见性的体证。他跟毕陵伽婆蹉的经验几乎完全一样,在经验强烈焦虑或者强烈疼痛的时候,突然间,他的身心由另外一个觉知进入了空,他好像是旁观者,痛还在,焦虑还在,但你是第三者,你不是焦虑,你也不是痛,你是旁观的那个人。而一个旁观的人,感觉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空!是彻底的一个空性的状态!

显然毕陵伽婆蹉对空的状态更加深,因为他在空中安住了二十一天以后,任何的烦恼都无法动摇他了,他二十一天以后就直接证到四果阿罗汉了。也就是说,二十一天以后,他发现他的思想、他的感觉、他的疼痛,他思想里面的恐惧等等,即使有人砍掉他的头,这一切也都无法打扰到他最深的这个空的觉知,他始终是这个空的觉知,他再也不会从空的觉知中掉落回思想、掉落回情绪了,他的这种在空性当中的安住已经 100% 地结晶了,稳定了!

当你能够百分之一百地安住空性的时候,你将证到四果!你超越了所有来自头脑的烦恼!其实讲起来在理论上并不困难,而实际上佛陀的这些弟子证到四果阿罗汉的过程也并不困难。为什么现在的人会这么困难?现在的人甚至连证到空性都那么困难,因为有太多的人把一个错误的方向当成正确的方向来指引你。

所有宗教里面的这些逻辑的分析、理论的分析、灵性里面的这些引导的分析,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指向空性,虽然他们依然引入空性的名词,但他们却从来都不会指向空性。他们指向别的方向,指向你的想象力,却不指向你的空性。只有一个开悟的人,会指引你进入那个空性的源头,而当他指引你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不难,这是实话。

 真正的空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安住空性虽然更难一点,也没有你想象的如此的难;超越你的烦恼,超越你的惯性,虽然比更难还要更难一点,但它依然能够做到。在你的这一生,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证入空性的话,超越你的习气是能够做到的,证入圣位是能够做到的。毕陵伽婆蹉就是以这样简单而单纯的方式,证入了空性,并且证入了圣位。

还有一个类似的人,就是印度的拉玛那•马哈希,他是在恐惧当中开悟的。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要死了,他整个人像死人一样倒在床上,而此刻他突然发现,他有另一个意识状态在看着自己慢慢地死亡。就在这一刻,一切忽然间就突破了,他证入了真正的空性。拉玛那 马哈希开悟的时候很年轻,十七岁,非常年轻就开悟了。如果艾克哈特•托尔可以,如果拉玛那•马哈希可以,你一定可以,他们并没有比你更加高明的地方,或更加拥有善根特质。证入空性本身并不难!

记得我的老师佘老,有一天我到他们家去的时候,他跟我讲一句话,他说“证入空性本身不难,悟入空性本身不难,但是要彻底地证到,需要下一些功夫。”也就是你要达到四果,达到超越你本人的习气,需要下一些功夫。这个是非常有亲身经验的内行人说的话,行家说的话。毕陵伽婆蹉讲了最后一句话:以遗身纯觉为第一。他把身体放下了,疼痛放下了,他进入了这一个纯粹的空性的觉知,就这么简单。现在你听听好像都很简单,一点也不难。

摘自《楞严今释 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