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星相学”( Astrology )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关于古人“夜观天象”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有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唐朝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以及明朝的刘伯温等。
那么,古人观天象实际上是看什么呢?他们是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来加以推演,以占卜个人的吉凶、预测政权的更迭等。例如“荧惑守心”就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会发生皇帝驾崩、政权垮台等大事。
用现代的话来讲,古人观察天文现象,如行星的冲合、月球的盈亏、彗星的隐现、太阳的出没、流星的闪逝、新星的爆发、日月的交食和极光等天体运行的变化,来对天下大事做出预测。
“五星”和“七政”
天象观测的内容,主要是“五星”和“七政”。所谓“五星”即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所谓“七政”就是在“五星”的基础上加上太阳和月亮。
简单说来,“观天象”要给天上的星星进行分类,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上垣指太微垣、中垣指紫微垣、下垣指天市垣。
“二十八宿”分别是:
1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2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3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4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这样,便产生了“东方的天市垣”、“南方的太微垣”、“西方的少微垣”和“北方的紫微垣”。然后再给每星垣定一个主星,从而进行观察推断。
月亮的变化
星相学家也会观察月亮的变化来预测天气,例如《尚书·洪范》中说:“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经·小雅》中说:“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天人感应
此外,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说法。西汉的董仲舒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天人感应体系”。从此,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了借助天象的变化,来预测一些将要出现的重大事件,比如:“景帝三年,天北有赤者如席,长十余丈,或日赤气,或日天裂,其后有七国之兵。”
中国历朝历代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观测天象,比如秦汉时代的“太史令”;唐宋时代的“司天监”;明清时代的“钦天监”等。
皇家天文学机构的主要工作包括了:天象的观测记录、星表或星图的编制、观天仪器的研制和管理、历法的修订、历书历谱的印制和颁发等。
本文網址: http://kzg.io/gb3qx3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