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问: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尽可能身心的变化保持觉知。行走坐卧觉知身体的动作,平时觉知念头的变幻和流逝。但是,随着觉知的持续性,发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比如,我和朋友在聚会时,或者我收到礼物时,我觉知到我当下快乐,可是快乐就马上消失了,没有了以前沉浸在幸福中的感觉;当然,当我觉知到心中有苦时,我能和苦保持一个距离,不会因为情绪上的低落作出失控的行为。觉知,也使得我对人和事物不会产生很大的惊喜和期待,有时会怀念以前无觉知的情形,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个生命的旁观者,并非参与者。请问我这种状态是否正常?需要怎么做调整?

 

去觉知,在你的里面,是谁在分别判断,是谁在挑挑捡捡,是谁在期待这种感受而不是那种感受,是谁在想要这种感觉而非那种感觉?去觉知那个判断者,而不是被那个判断者所觉知,这是要点。若是反过来,就会出现你这种疑问困惑。

 

当你去觉知那个判断者,你在判断者之上,判断者只是判断者,它不是你,你是那个无形无体、永远超越它的觉;如果你被那个判断者所觉知,觉知被它利用了,觉知是它的工具,是它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手段。

 

当你去觉知判断者,而不是被判断者所觉知时,众生在佛之中;当你被那个判断者所觉知,而不是去觉知那个判断者时,佛藏在众生之中。整个情况是,到底是谁在觉知?

 

如果你内在消散了那个判断者,或者说,你内在那个判断者消散了,你内在呈现什么样的状况都是正常的。不存在不正常。就连“正常”这个词也不会跳入你的意识。

 

现在去觉知那个判断者,令它消散,而不是令它加强。如果你越觉知越令它加强,你的觉知不是觉知在觉知,而是那个判断者在觉知;如果你越觉知,那个判断者越弱化,越弥散,现在不是那个判断者在觉知,而是觉知在觉知。

 

你的整个问题的焦点是,现在是那个判断者在觉知,而非那个觉知去觉知那个判断者。觉知那个判断者,和那个判断者在觉知,有很大的不同。这正是悟前觉和悟后觉知的不同。所谓悟,就是彻底了解、明白和体会了那个判断者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将虚的还回虚的,让实的呈现实的。

 

那个判断者就是自我,你花了一生塑造和蓄养的一个虚假的意识错觉。你的整个生命就被它在掌控。乃至修行觉知,亦被它所掌控和利用。勘破它,觉知它的实况,它的事实。这样的觉知才更有价值。这样的觉知,念念削弱这个自我、这个错觉,而不是加强。倘若它被加强,停止觉知的训练,先去勘破我执的幻象。然后回来再训练觉知,这样再训练觉知,就在念念削弱它,念念消退它,就在念念反映实相。

 

聚焦你里面的判断者,观察它的每一个判断是怎么来的,它下面有什么信念在支持它。观察到大厦,也观察到大厦在每一根支柱,每一个横梁。对某种事,你的感觉变了,常常是你的故事变了,你的故事变了,是你的信念变了。信念变,感觉就变。觉察那个隐藏的信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

 

使你对事物产生态度的是故事,一种故事对应一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的背后或态度的实质是故事。觉知并不影响你对事物的态度,是故事在影响。在觉知的条件下,观察你对事物态度的变化——观察你对事物故事的变化。

 

以自我而觉知(以那个判断者而觉知),那实质上是一种分心活动。能觉知的是心,去思维的亦是心,当你用觉知去觉知思维,实际上是以一颗心同时在做两件事。那是一种分心活动。就像有人在练习用两只手同时写两种不同的字一样,那需要的是专注。那就像,你左手是思维,右手是觉知,它们在同时进行活动,现在你感觉到一个影响了另一个,那是因为你没掌握好平衡,或者你的平衡练习得还不够好,就像在开始用左右手同时写字的人还没练习得很好一样。

 

事实上,用两只手同时写两种不同的字,和用一只手写字没有什么不同——一边去觉知一边去思维,和一次只进行单一的觉知或思维活动,那没有不同——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你做事时所体会到的静心。你不必一定要修行觉知。不必一定要练习以觉知观察思想活动。觉知的修行是万千法门中的一个。它和一个学杂技的人练习某种技巧没有什么不同。

 

在自我存在的条件下,你可以这样对待觉知和思维:把觉知当成一件事,把思想活动当成一件事,把它们当成一件世俗的事。当成一件世俗的事去做。就像我们吃饭和洗碗一样。思想活动是用碗盛饭吃饭,觉知是吃完饭了洗碗。吃饭的时候就吃饭,洗碗的时候再洗碗,不必两件事一起做。你思想的时候就专门思想,觉知的时候就专门觉知,二者可以成为单独的事来进行。当觉知的练习成熟到一定程度,再自然地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你可以每天短时间多次地练习觉知,其余时间该干嘛干嘛。慢慢地让觉知遍布你,而不是硬拉来觉知统治你的空间。

 

在自我存在的条件下,把练习觉知当成一种练杂技。学杂技的人练习射击、抛球或某种其他技巧,和一个修行人练习觉知的技巧,没什么不同。把它当作另一个杂技来看。只是,当你学会这种杂技技巧,对生命更有趣和有意义而已。用杂技人练习杂技的精神和态度,来练习觉知。觉知是菩萨的杂技,一个能令生命充满感知、优雅和解放的杂技。

 

我说觉知是菩萨的一种杂技,而没说是佛的一种杂技。那是因为到了佛的分上,觉知不再是一种杂技,杂技不再是一种杂技,那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而已,就像呼吸,就像心跳,就像生命的行住坐卧一样。不再是技巧,不再需练习,只是自然。你觉得的呼吸会影响你的生活吗?不会;你觉得呼吸需要练习吗?不会。觉知对佛也一样。觉知是佛的另一种生命呼吸,它甚至就是佛本身,所以对佛而言,觉知不再是个问题,觉知甚至都不是觉知。

 

把觉知当成一种杂技,菩萨的杂技。来用杂技人对待杂技的态度,来对待你的觉知及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杂技是某个人的某种神通,而觉知则是菩萨们的某种神通。神通是熟练了的技巧。应用它,别被它所干扰。心用技巧,勿被它的技巧所扰乱。

一念行者

于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合十敬天下佛菩萨,一切修行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是說 的頭像
    如是說

    如是說999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