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3

 

 

科学、哲学与神秘学都曾指出我们眼中的线性时间过程其实并不存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此有着清楚的描述,它明确指出,“当下”并非某一独特的时刻。一个人眼中的“现在”,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未来”,再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则可能是“过去”,这取决于他们的空间位置与运动。在一个观察者眼中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另一个观察者眼中却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如果“当下”并非一个单一或独特的事件,那么我们传统的时间概念就崩溃坍塌,对于“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上的区分也就不再成立。就是说,对于前世回溯疗愈以及回溯疗愈师的任务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想先强调一下“回忆”的内涵。如果我们忆起某事,我们在精神上触及到时间线上的另一点,将自己所处的“当下”与另一个“当下”——我们眼中的“过去”——连接起来。然而,如果过去、现在与未来其实都只是某一扩展的“当下”的一部分,那么,“过去”就并未业已划上句号或者说彻底结束。“忆起”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与某一活生生的能量的互动,就是说,与正处于过去那一时刻的“那一部分的我”之间的互动。对于“那一部分的我”而言,过去的那一时刻正是他/她的“当下”。此外,通过“忆起”与“过去那一时刻的我”建立连结时,互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与过去的某一时刻建立连结,我们用自己当前的能量来碰触过去的那个“当下”,影响它,与此同时也从那个“当下”接收能量与信息。

 

如果线性时间只是幻相,“回忆”就是沟通

 

事实上,“回忆”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回忆”就是与过去沟通。这也同样适用于前世记忆。进行前世回溯时,同样会在“现在的你”与“过去的你”之间出现能量上的交换。所有的回溯疗愈师都或多或少地知道这一点。一个优秀的疗愈师从不会要求案主去试着“忆起”什么,而是建议案主在回溯过程中走近甚或走进那一时刻。比如,他可能会说:“请回到问题真正的根源”。这位疗愈师知道,后者远比前者更为有效。原因何在?因为后者更符合实际情况,案主确实是在走近,走近初次体验该创伤的那个“当下”。

 

当你将自己的“当下”,你的此时此刻,与另一个“当下”连接起来,当你开始与生活在另一个“当下”的“那一部分自己”进行沟通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一沟通过程的结果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共享的当下”。只要你开始与另一个人(这里意指那个“曾经的你”)对话,你们就在共享同一个“当下”,同一个“现在”。而且,各种新的可能性从这一“共享的当下”升起,具体地说就是,你能够将疗愈与理解的能量送给曾经的自己,并由此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影响自己的过去。“过去”并未真正地结束,你依然可以从未来改变过去。

 

那么,上述观念对于前世回溯疗愈又有什么意义呢?就我的经验而言,重要结论有三:

 

一 疗愈过去,而不是重新体验过去

 

根据传统观念,进行回溯疗愈时,针对那些痛苦的经历,重点是重新体验它们,减轻它们的影响。比如,某人具有恐高症。他找疗愈师进行疗愈,并发现自己在某一前世曾经坠落而死。经过若干次回溯疗愈,他重新体验了这一经历,恐高症似乎也消失不再。

 

对这一案例的传统解释是,这个人曾经坠落而死,导致了尚未化解的恐惧。因此,他在这一生中患有恐高症。认知并重新体验这一经历,似乎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我认为,其实是这样的:在时空的某一点,某个人正在急速地坠落,心中充满恐惧。恐惧是如此地强烈,求救的呐喊声响彻时空。某一心灵结构与其密切相连的转世人格,或者同一灵魂的转世人格接收到他所发出的求救信号,并将这一求救声体验成对高度的恐惧。此人进行回溯时,将自己的意识与那坠落之人的意识连接起来,并因此减缓了对高度的恐惧。

 

在我看来,释放恐惧的关键并非重温恐惧,而是为恐惧带来一份充满爱的明晰意识。这一明晰的意识就是你,处于当下的你。当你带着清明的心智以及疗愈的意愿去回顾过去,你实际上就是以指导灵——或者说守护天使——的身份接触那个痛苦的“过去的自己”。作为指导灵或天使的你,心怀慈悲地对待那个焦虑的人——处于另一个“当下”的那个你,由此,那个焦虑的你能够放下恐惧,获得宁静。那个过去的你会体验到一种宁静与臣服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坠地而死的人可能会带着一种臣服的感受而死,死亡所造成的创伤亦会有所减轻。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创造过去,现在的你也会受到影响:你因此从恐高症中解脱出来。

 

以指导灵或“守护天使”的身份与“过去的自己”同在

 

重新体验前世的创伤,这一回溯疗愈中常用的方法,其意义是有限的。最糟糕的结果则是,为案主带来毫无必要的焦虑与紧张。我感觉,更好的办法是,案主以佑助者、指导灵或者朋友的身份进入回溯疗愈,面对那个痛苦的“过去的自己”。如此这般,案主不会认同于问题,而是更加关注解决之道:并非受害者,而是疗愈者。案主无需重新体验黑暗,而是将光明带给黑暗。

 

具体地说,在回到前世之前,我会邀请案主将自己看作是光之存有,是能够穿越时空的天使。当他们感知到这一真相之后,我请他们去接近那个在前世备受创伤的自己,藉由送给那个人爱、鼓励与理解来帮助那个人。

 

曾经有一位客户,他在人生的艰难时期,深度抑郁,并因此想自杀。那时,他听到有一个声音鼓励他,告诉他无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充满信任、使他安心的声音。我建议他以天使的身份回到过去那个艰难的时期。练习结束时,他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声音,那个“未来的自己”帮助他度过了难关。

 

二 将莫名的焦虑看作是呼救的声音

 

许多人受苦于无法解释的恐惧,这种恐惧如影随形般不离左右。有时,恐惧中也掺杂着其他的感受,比如悲痛、忧伤或愤怒等。这个感受往往从孩童时期便开陪伴着他们,没有任何显见的原因。

 

恐惧的背后总是求救的呼声。它来自于另一个“当下”,来自某一前世,或者童年。在我看来,回溯疗愈的目的是认知恐惧,然后像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那样帮助曾经的自己。你走向他/她,鼓励他/她,用爱、支持与理解环绕他/她。

 

与其认为持久不去的恐惧说明“自己出了什么怪异且不可救药的毛病”,倒不如认为它其实并不属于目前的“当下”,而是来自另一个“当下”,是另一个你在发出求救的呼唤。而你——作为案主的你——正是能够消除恐惧的那个人,你将这一恐惧看作是来自某人的求救声,并以理解与悲悯之光照耀它,消除它。这个“某人”便是处于另一个“当下”的你。一旦你找到这个人,并带着中立与慈悲的意识观察他/她,你就会理解他/她的恐惧,并因此更容易接纳并放下这一恐惧。将其看作是另一个人的问题会释放焦虑,因为这样你能够将自己从恐惧的能量中抽离出来。“当下”往往不存在恐惧之因,从“当下”的角度来客观地观察,你会看到,你远大于恐惧,能够用更加扩展的意识来拥抱恐惧。

  

由此,恐惧成为带你进入某一前世的门户,将你与另一个“当下”连接在一起。进行回溯疗愈时,藉由允许自己逐渐走近恐惧,你会发现恐惧的源头,并开始对其进行疗愈。往往,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感受到的这一恐惧属于谁?”便足以助你创造这必要的转换,从恐惧中脱离出来。藉由将这一恐惧看作是来自另一时空点的呼救声,你就创造了通往这一恐惧的桥梁。该桥梁有两个积极的作用:使你与恐惧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疗愈恐惧。

 

三 创造一个新的过去

 

这一关于时空的全新观点还带来另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重新创造过去。如果过去并没有真正地过去,并不是固定不可变的;如果回忆过去就是与其进行能量上的交换,那么我们对于“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就不再成立。传统的观念是,未来事件不可能是“因”,只有过去发生的事件才会是“因”。那么,上述例子中那个身处困境的人,他听到“未来的自己”告诉他说要有信心,并因此决定继续活下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例子中,未来似乎确实能够影响过去。

 

创造一个新的过去与回溯疗愈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常常邀请个案以下述方式重写过去。当他们认识到前世创伤后,我会建议他们与那个前世人格——创伤出现之前的那个人——建立连结。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前世人格都会面临一个关键时刻,在那个时间点上,他本可以选择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这条路通往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未来,且不会经遇那一创伤。进行回溯疗愈时,你依然可以选择那条当初并未选择的路,可以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径或者说“时间线”,并激活它。

 

想象一个高度敏感、有预言能力的女性,她曾被判为女巫,并被烧死在火刑柱上。那一生中,她多次意识到要更好地保护自己,逃离居住地,或者与某些人断绝来往。进行回溯疗愈时,她试着与那些“本可做出决定,并因此而避免火刑”的关键时刻建立连结。如果连结成功,而且案主能够与另一个本可能发展为现实的替换时间线建立情感上的连结,她所携带的创伤就有可能部分甚至全部得到消除。

 

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下面几步是必不可少的:

 

* 案主与那饱受创伤的前世建立情感上的连结。契入点往往就是创伤发生的时刻。

 

* 接下来,案主回到创伤发生前的某一刻,此时,做出决定性的选择依然是可能的。

 

* 案主与其前世人格进行交流,告诉对方为什么其能够且应该做出积极正向的选择。她鼓励自己的前世人格,并为其提供自己所拥有的更宽广的视野。这会创造出一个共享的“当下”以及使双方均获疗愈的可能性。

 

* 前世人格获得灵感与激励,并因此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导致创伤的事件由此不再发生。

 

将疗愈的能量送至前世,作为回馈,自己也会获得疗愈。通过创造一个新的过去,现在也会因此而改变。根据这一观点,过去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未来一样,是可能性的海洋。从现在,我们目前的“当下”,我们能够一次次地选择想要走哪一条路,想要激活哪一条时间线,无论它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如此。我们的一次次人生发生在一个随时都在运动与变化的时空连续域中,我们一直都在与自己的其他人生进行互动,反之亦然。进行互动的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觉知。它是我们的本质,独立于时间与空间之外。它在时空之网中穿梭,却不属于时间的次元。它是我们永恒不变的那一部分。意识本身独立于时间与空间之外,它是光之源头,能够疗愈时空中的一切万物。因此,我们越有意识觉知,越能进入那超越时间的次元,并从那里用光芒照亮自己所有的人生。

 

结语

 

我知道,将这一关于时间与因果关系的新观点引入回溯疗愈,会唤起许多这一短文无法涵括的问题。不过,我觉得非线性的时间概念——它远比传统的时间观念更加灵活开放——会为这一领域带来更大的前景,而且它更适于灵魂的神秘本质。灵魂如光芒万丈的太阳,每一道光线都代表了“表达某一部分本我”的某一生。这些光线同时在闪耀,它们与其源头有着紧密的连结,并藉由太阳的中心彼此互动。

 

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坐在湖边,凝视着波光潋滟的水面,思考着在地球上轮回为人的生活。水面上不规则的光斑,还有夏日的炙热,将我渐渐催眠。永恒闪耀的太阳散化为无数个舞动的光斑,这一画面仿佛正喻示了生命的真正样貌。

 

这些光斑代表了我们的生生世世,每一生每一世都以其独有的、不完美的方式映射着某一更高的源头。它们共同演绎着永恒的生命之舞,共同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整体。事实上,时间并不存在,一切万物都存在于一个宏大的“当下”。水的流动使得一个光斑变大,另一个光斑便会立刻缩小。

 

我们在地球上一次次地轮回,所有这些轮回经历都以意义深刻的动态方式互相连接在一起。所有这些生命经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它们一起映射着某一更高的源头,它们一起构成了无缺的整体。

 

我相信,人类整体也无异于此。在更深的内在层面,在超越时间的层面上,我们都与同一个光之源头连接在一起。我们的使命就是,在受限于时间的次元中,最大程度地展现这一光之源头的能量。

 

© Gerrit Gielen ( 紫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