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療愈內在受傷的部分

當你不再認同小我時,首先會進入一種混亂狀態,困惑於自己的本來面目,這種混亂在本質上可能非常深刻且具有哲學性。你開始質疑生命的意義,質疑好與壞,質疑你真正的感覺和想法,以及別人說你應該有的感覺和想法。對你而言,這些問題突然變得非常真實,而且直接關係到你的生命抉擇。你看著自己,心想:「這是我嗎?這是我想要的嗎?」此刻很難做出選擇,因為所有事物都不再不證自明了。

事實上,你現在正向後退一步,進入內在深處。你開始覺察到自己更深層的部分,那個部分比較沒有受到你的教養和社會的製約。你瞥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你的獨特性、你的個體性。你記得有一部分的你沒有依賴周遭的任何人事物——父母、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是你的身體。這就是你模模糊糊地感知到你的神性的時候——神性就是你完全沒有被約束且永恆的那個部分。

其實,你們都是多重次元的存有,有能力、也的確同時在好幾個不同的實相裡顯化自己。你沒有被限制在一個線性的時間框架內,目前的人格只是你這個多重次元實體的一個面向。一旦你了解到,現在呈現為物質世界的人類只不過是你的一個面向,你就會超越它,並接觸到你所是的大我。

但在到達那個境界之前,你必須療愈內在受傷的部分。

遵照小我的命令和要求而活,已經在你的內在造成心理創傷。放開小我意識一開始會引起混亂、疑惑和迷惘,而在這第一步之後,你便進入一個新階段——觀察、理解和療愈內在傷口的階段。我們現在就要來談一談。

在小我的控制下,你的行為和思想長久以來一直是基於恐懼。某種意義上,你曾經冷酷地追求權力、認可和控制的慾望,因此掩蓋了自己的本性。你的行為一直依循外在標準,而不是聽從自己真實的需求。另外,你也無法真正愛別人,因為愛與控製或主宰的需求完全相反。這整個意識狀態對你靈魂的整體性造成重擊,於是,靈魂在小我的統治之下受苦。

當你從小我的掌控之中解脫時,這個內在痛苦對你來說越來越顯而易見,它暴露在你面前,赤裸裸的,沒有掩飾。然而,你卻還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痛苦,因為你仍然處於混亂、迷惘的狀態。你多半會經歷一個評判內在傷口的階段,因為那些創傷似乎把你引向負面的行為模式:上癮症、抑鬱、無法控制的情緒波動、溝通問題、難以有親密關係。靈魂才剛剛開始轉向光,而你對自己的這種評斷會為它帶來更多痛苦。靈魂正在放下對權力和控制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敏感……然後就陷入了自我評判之中。

許多人正在這個小我與心靈之間的無人地帶徘徊,他們在尋找一個更充滿愛的實相,卻依然處於小我的控制範圍內。其實,你身上那些你所謂的「負面特性」,並不是內在創傷造成的,你對創傷的評判才導致了負面性。如果用接納的態度看待自己,你不會看到一個上癮、憂鬱或失敗的人,而只會看到那需要用最溫柔、最寬容的方式去照顧的內在創傷。

從小我轉變到心靈的第二階段裡,最重要的一步是:你願意去了解自己內在的痛苦,也就是接受它,了解它從何而來,然後允許它存在。

如果你可以察覺小我意識所有表現形式中固有的恐懼的核心,就進入了心靈意識的實相。無論某人的行為有多麼應受譴責,如果你認出這些行為之下的痛苦、孤獨和自我保護的需要,就接觸到了表現這些負面行為的靈魂;一旦你察覺到處於恐懼之中的靈魂,你就能夠寬恕。而這最先在你身上發揮作用。

接受你身上讓你真正厭惡的事物,一些實在讓你氣惱、你認為早就該擺脫的東西,可能是不安、懶惰、急躁或上癮症——也就是你認為不應該存在的一切。現在,試著去理解這些特點或脾性背後的真正動機。是什麼迫使你一次又一次地有這樣的感覺或做這些事?你在這個動機之內可以覺察到恐懼的因素嗎?

你是否注意到,一旦了解恐懼的存在,你內心就會長大成熟,就會湧現類似這樣的感覺:「天哪,我不知道你如此害怕!我會幫你的。」如今你的態度之中有了寬容,有了愛與寬恕。

只要你依然認為由恐懼出發的行為,例如挑釁、上癮症、卑屈奉承、虛榮等等是「壞的」「有罪的」或「愚蠢的」,你就是在評判。但評判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基於恐懼。你有沒有註意到,當你下評斷時,內心會變得苛刻。我們為什麼需要評判事物?把事物局限在對與錯的強烈慾望到底是什麼?評斷的需求底下有什麼樣的恐懼?那是害怕面對內在黑暗的恐懼;本質上,也就是害怕活著的恐懼。

在放開小我意識的過程中,你會想要建立一種對事物的全新觀點。對於這種觀點的最佳描述或許是「中立」——只注意那是什麼,不在意它「應該是」怎樣。如此一來,小我行為的因果就會被觀察,其內在恐懼的核心會被認出來,於是,小我對你來說真的變透明了。而透明的東西,只要你想要,就可以放開它。

每個人都知道恐懼,都知道困於恐懼之中的黑暗與孤寂。當恐懼在小孩子臉上坦率地表現出來時,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立即伸出雙手。但是,當恐懼透過暴力和殘忍的面具間接表現出來時,似乎不可原諒。行為越具破壞性、越是殘酷,越難察覺其背後的恐懼和寂寞。

不過,你有能力做到。

從你自身恐懼和孤寂經驗的深處,你可以觸碰到殺人犯、強姦犯和罪犯靈魂中深刻的恐懼。

你有可能了解他們的行為。而假如你基於自己對黑暗的親身經驗去理解,就可以釋放它。你可以讓它就是它,不必對它下評斷。如果你真正了解恐懼就只是種力量,也知道你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完全了解了這種力量,那麼你就可以不再評判。恐懼不好也不壞,它只是個角色,有它必須演出的特定任務。

以人類概念很難表達的方式來說,恐懼既是祝福,也是一種折磨。無論如何,不是別人為你選擇讓恐懼出現在你實相中的;可以說,你就是允許恐懼在你的實相扮演基本角色的神。你這樣做不是要折磨自己,而是為了創造,為了創造一個比僅僅奠基於愛的世界有更多內容、更「豐富」的實相。我知道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或許你可以直覺地領會我在這裡想說的。

恐懼是讓創造得以發生的部分。凡恐懼之所在,愛就不存在;凡是愛不存在的地方,愛就可以透過出乎意料的新方式被找到。所有種類的情緒都可以被探索,甚至因為愛的「不存在」而被創造出來。愛的不存在可以經由許多種方式被感覺到,而愛的存在只能在恐懼的背景之下感受,否則,愛會遍及一切,你就不會這麼注意到它。

因此,透過製造恐懼,透過把自己猛然拋到那包圍著你的愛之海外面,你第一次讓自己體驗到愛。

你明白嗎?

你並未創造愛,但你創造了愛的體驗。你需要相反的事物——愛以外的某種東西——來做到這一點,而你利用了恐懼。帷幕另一邊的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恐懼在你的實相裡扮演的靈性角色,所以我們一再懇求你不要評斷。請不要評判恐懼和它所帶來的黑暗,無論是你本身的,或是其它存在體的。你們全都從愛中被創造出來,也都將返回到愛。

當你進入從小我轉化到心靈的第二階段時,會被迫面對你的內在傷痛、你的恐懼,請你帶著理解與接納去看它。

覺察到內在創傷和恐懼之後,起先你可能會經歷一段自我評判,這時你或許會出現破壞性行為,看起來好像走了回頭路,而不是往前。那一刻,你身在危險區,也就是小我與心靈之間的無人地帶。你知道你想甩掉舊的,卻又還不能真正擁抱新的,於是你被困在自我懷疑和自我評判之中。而當你停止評斷自己——至少一陣子——的時候,轉折點就出現了。

只有當你準備好用關注與開放的態度看待自己時,才會進入心靈意識的實相。在那之前,你只不過是將自己與一種人為標准或理想做比較,而大多數時候,你都達不到那個標準。你為此責備自己,然後試著再次強迫自己進入那個你在腦子里為自己建立的模式。

我告訴你,這種完美主義是個殺人武器。它與愛恰恰相反,因為愛其實是不做比較的,更重要的是,愛從不想強迫你進入任何狀態,或是用任何方式改變你。愛不關心「應該如何」,「應該」這種東西不存在於心靈意識。從心的觀點來看,道德類別只不過是詮釋或「劃分」實相的方式,它們是你頭腦裡的思想,而你知道的,不同腦子裡的思想可能非常不一樣。制定標準和為「好」下定義的需要,是人類衝突和戰爭的前兆。與其說是思想引發侵略和衝突,不如說是對控制和固守的潛在需求所造成的。

政治、個人或靈性的理想,以及健康、美麗和神智健全的標準,都為你提供了「事情應該是怎麼樣」和「你應該如何表現」的標準。它們全都試圖定義什麼是「好」,並使之固定。

但愛對於界定什麼是「好」不感興趣,它關注的不是想法,而是實相。愛總是轉向真實。心對一切如是感興趣,對你的每個真實表現感興趣,無論是破壞性或建設性的。它只是留意、只是在那裡,用它的存在包圍著你——如果你允許的話。

如果你向愛的實相——心靈實相——敞開,就放下了評判。你接受此時此刻的你;你了解到你之所以是你,是出於多種原因,而你現在正要研究、探索這些原因。

當這一刻來臨時,對靈魂是個偉大的恩賜,因為你現在能夠療愈自己了。你會不時重新陷入自我評判,但你現在有意識地記得愛是什麼感覺。而一旦擁有那樣的記憶,你會重新回去找

到愛,因為你已經再次品嚐到「家」的甜蜜香氣了。

你的第二層皮膚

在小我轉變到心靈的第二階段,你跟自己有了更密切的連繫,進一步檢視來自過去的包袱。你再次重溫痛苦的記憶——此生的記憶,也或許是前世的記憶。你所攜帶的累世(包括今生)的心理包袱,構成你目前的身分。你可以把這件行李看作一個裝滿衣服的手提箱,你過去演過很多角色,呈現許多身分,就像不同的外衣。你如此深信某些角色,以至於把它們當作你身分的一部分。「這就是我」——你會這樣認同這些角色或「衣服」。然而,當你真正去探究這些角色跟你的關係時,你會發現你不是它們。你不是你所呈現的心理角色或身分,不是你的衣服。你是出於靈魂想要「體驗」的需求,而利用了這些角色。

靈魂在所有經驗裡得到喜悅,因為它們是靈魂所投身的學習過程的一部分。這樣看來,所有的經驗都是有益且珍貴的。

當你更仔細地檢視自己的角色或身分時,你很快就會注意到你的過去有著痛苦、甚至創傷的經驗,它們依然「黏住」你。你似乎無法放開那些經驗,它們已經變成「第二層皮膚」——是皮膚,而不只是衣服了。

那些是你過去之中很難熬的因素,而那些片段現在依然阻礙你真正去生活並享受人生。你如此認同這些部分,以至於認為自己就是它們。因此,你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並且從中得出對生命的負面結論。但這些結論不能這樣應用在人生,它們只適用於你靈魂意識裡的創傷部分。

此刻需要療癒的就是這些部分。你透過再次進入過去而治療它們,但帶著一個比以往更充滿愛與智慧的意識。在從小我轉化為心靈的第二階段,你用你現在的意識圍繞過去的片段,從而療愈它們。透過現在從一個以心靈為中心的焦點出發,去重新經歷過去的創傷部分,你就能放下那些傷痛。

當你經歷巨大的損失、痛苦或不幸,而你又無法理解它為何發生時,創傷就出現了。你在許

多世都經歷過創傷;事實上,小我階段的靈魂意識從一開始就受到傷害——它記得自己失去了合一或家,卻不明白為何會這樣。

當你藉由想像回到原來的創傷事件,並以心靈意識包圍它時,就是在改變你對事件的原始反應。你把恐懼和懷疑的反應,變成「僅僅注意到發生了什麼」。在回溯中,你只是留意發生了什麼,而這種行為本身就為理解創造了空間,讓你得以在靈性上了解這個事件中實際發生的事。當這個空間出現時,你再次成為你的實相的主人。你現在可以接受整件事,因為你從心裡了解到,每件事之所以發生,都有其意義和目的。你可以衷心地感受到,發生的每件事之中都存在著自由選擇的成分,於是你漸漸接受你對事件所負有的責任;而當你接納自己的責任時,就可以自由地前進了。

唯有當你像演員看待自己的角色那樣,去面對自己過去的身分時,才能自由地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接著,你可以自由地進入心靈意識。你不再執著於過去的任何面向:受害者或侵略者、男性或女性、黑人或白人、貧窮或富貴等。而當你可以和那些二元性的面向嬉戲,並且只在二元性為你帶來喜悅和創造力時才使用它們,你就領會了地球生命的意義。你將體驗到巨大的快樂,以及某種回家的感覺,這是因為你正在接觸自己不同角色和身分之下的意識。你再次接觸到自己的神性意識,也就是領悟到所有事物都是一體的;簡言之,你接觸了愛的實相。

我們要提供你兩個靜心練習,來結束這一章。它們可以幫助你與合一之流連繫,那是你所有經驗底下暗湧的神性意識之流。

靜心練習一

你認為你的哪些心理特徵在自己的生命中造成最多問題?舉出兩種這樣的特徵。

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特徵的反面。所以,如果你選擇了「急躁」或「不安」,現在就專注於跟它們對應的特質:耐心與自信。花一些時間感受這些特徵的能量。

進入內在去尋找你之內的這些能量,從你的生命中舉出三個你曾經展現這些正面特質的例子。

既然你接觸到了這些正面特質,就讓它們的能量流過你,並感受它們如何讓你平衡。

靜心練習二

放輕鬆,讓你的想像力回到你覺得非常快樂的某個時刻。抓住進入你腦袋裡的第一件事,再次感受那份快樂。

現在,前往一個你覺得極度不快樂的時刻,感受你當時感覺的本質。

捕捉這兩個經驗的共同點,感受這兩個時刻有什麼是相同的。

這兩個靜心練習都是為了讓你覺察到潛在意識,也就是你所有經驗裡始終存在的「我是」。這始終存在的意識之船——你經驗的載體——就是神性的你,它是你進入一個超越二元性的實相——心靈實相——的入口。

約書亞通過帕梅拉傳導

摘自:《靈性煉金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