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5 夕阳 无古亦无今

 

 

问:我看了很多灵性的书,上了很多工作坊的课,可是面对现实中的事情,还是和以前一样无奈甚至抓狂。怎样更好地把灵性理论的学习跟实践实修结合起来呢?

 

答:首先你要知道一件事:所有灵性的理论都不是答案。

 

如果你上了很多工作坊、看了很多书,然后你以为已经知道了答案,那么你就错了。如果你上了很多工作坊、读了很多书,你变得更加困惑了、更加充满探索的欲求了,那么证明你没有白上。所有书本里告诉你的东西其实都不是答案,没有任何一句话是答案。如果你把它当作答案来读,你就彻底错过了。它一定不是答案,它只是勾起了你的欲望,它只是给了你一线曙光,它只是禅宗提到的“黄叶止儿啼”,就好像拿一片树叶逗逗小孩子一样,它在逗逗你。上帝实际上拿了很多糖,撒在你的面前,你看到这个很喜欢,抓一块;看到那个很喜欢,抓一块,而这些都勾起了你的探索的欲望。

 

所以千万不要把你学到、读到的东西当成是一个答案,它们不可能是答案。只有当你在心灵的深处越来越产生强烈的渴望——一个寻找答案的渴望的时候,实修才开始了。

 

实修并不是要铺上瑜伽垫子,把你的腿举到头顶上。实修真正的含义,意味着你开始了探索的旅程。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始探索,也许是瑜伽的方式——哈达瑜伽,也许是冥想的方式,也许是在书海里探索,也许仅仅是通过念诵一个咒语等等。你在尝试各种方式,在尝试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你不可能太固定。任何一个在前进道路上的人都会发现这一点,他希望尝试更多的,而不是固定在一个上面。当一个事物无法给他更多的灵感和启发的时候,他就渴望新的东西,这并没有什么错,这是内在灵魂探索的欲望。当一个人强烈地固定在一个方法上的时候,意味着,他在那个方法上获得了一次一次新的启迪。方法还是同样的,但是他在同样的方法上获得了美妙的启发,每一次启发都不一样。当你有了这个基本的认知前提后,你的实修就真正开始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你必须从你的心灵出发,找到一个可以相结合的实际行动的事物。这个事物并不注定需要维持一生,我刚才提到,它也许可以是一个多变的事物,因为你仍然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你的探索不能仅仅只是头脑的思考,它注定要引发一些实际的东西。这个实际的东西,可以是瑜伽,可以是书本,可以是任何别的事物,可以是任何你身边碰触到的最靠近你的东西——也许是一个人。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你甚至不需要通过瑜伽,不需要通过咒语,不需要通过任何有形的方式,你只需要仔细地观察你身边的人,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这是克里希那穆提用了一生的方式。你从来没有看见过克里希那穆提把腿举到头顶上,他从不做那些事,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完美地觉察——他在观察。

 

如果你学会怎么样观察,你将成为最聪明的人。当你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当你观察一个人跟你互动时你的言行举止,当你观察这一切的时候,你忽然发现,这是多么的奇妙——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未知的谜,而这个谜最终会落到你自己的身上,因为你会发现,你本人甚至是一个更大的谜——你所有思想的模式、你回应他人的模式是一个更大的谜,这正是克里希那穆提一生都在教导别人的实修方式——觉察!

 

当然,这种方式几乎是最高级的方式,也许它对你来说,充满了挑战。也许你需要一些过渡性的跳板,那么,跳板就来了,古人提供了你许许多多的过渡性的跳板。

 

比如说瑜伽,你在拉伸筋骨的时候,你在缓慢有节奏地呼吸的时候,你将不得不觉知到你本人!你将不得不觉知到你的动作!因为那个动作是那么的夸张,那个动作是那么的有张力,它势必引起你的注意力,势必引起你的觉察,这些方式,都在培养你的觉知力。

 

如果你不是一个形体倾向的人,你是一个头脑倾向的人,你喜欢读一本书,然后在那个书的海洋里,你开始变得敏锐,这是一样的效果。

 

所以,无论在身边找到怎样的方式,请你在那个方式里变得享受,同时拥有一颗探索的心。当你是以享受的方式、以好奇的方式在探索的时候,任何事物都将成为你的实修,哪怕只是在马路上行走。

 

南传禅修里面就有一个行禅,它只是来来回回地走路。当你有一颗探索的心,那么,仅仅是走路都将成为你的实修,你不需要形式,你不需要说你走路的时候,两个手是放在前面还是背在后面,这些形式完全是次要的,真正主要的,是你对它好奇吗?

 

你对这个事物是不是好奇?或者,这个事物是否适合你,有一个前提,就是它能否引起你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事物能够百分之百的、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你的好奇心,那么,请你千万不要错过它。好奇是灵魂的动力,好奇是成长的风帆!它是吹动你向前的那股风。所以,无论是什么,请你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无论是什么,它不一定跟表面的灵性相关,它也许看上去跟宗教、灵性完全无关,但是只要你活在世界上,只要是展现在你面前的任何事物,都将促使你进入一个探索的旅程,所以它们都是实修——任何事物。

 

《庄子》里面讲到,有个人很善于弹琴,但是,当他的琴弹到至高境界的时候,他就把琴给扔了,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弹那几根弦了——整个山河大地都是旋律,我为什么还要弹呢?我只需要倾听好了,来自山河大地的旋律更令人动容,那么的千变万化。他通过弹琴这种形式,开始领悟到整个生命都是一个觉察。如果你能够通过弹琴、通过瑜伽、通过读书、通过任何方式,激发起了你的觉察,激发起了你对世界的好奇,那么形式就不那么重要了,你可以扔掉那个琴、放下你的书,你可以走到大自然当中,那么现在每时每刻,都将是你实修的片刻,都将是你觉察的片刻。

 

摘自【夕阳文集】《夕阳灵性问答 0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