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upert Sheldrake之型态场域论》

发布时间: 2017-05-04 14:25   

  

 

如果你造了空中楼阁,你的劳苦并不是白费的,楼阁应该造在空中,就是要把基础放到它们的下面去。--梭罗 《湖滨散记》,结语篇

                                                      ***

 

  而地球在物质世界的演化,尤其在生物圈内,亦是推陈出新。生物的多样性今非昔比,功能则越趋新颖复杂。地球在演化出第一个阿米巴变形虫时,这犹如孙悟空从石头蹦出来般新奇,而演化慢慢往后推展数亿年后,既开始了原始鱼类、维管束植物、昆虫、恐龙、哺乳动物等新角色加入;灵长科目的人类最后也如之前的单细胞生物般,跃出演化的大舞台。大师想于本文谈地球生物的演化,并介绍一位英国生物学家「鲁伯特.谢尔瑞克」(Rupert Sheldrake)予以解释。其「形态共振」(morphic resonance)模型,挑战着传统达尔文与牛顿的「机械式适者生存」世界观。

 

 

 

谢氏的理论目前尚未被主流的科学殿堂所接受,但许多学者已发现其对生物场域(fields)研究理论与东方哲学许多处不谋而合,并结合20世纪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的原型(archetype)与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观念,产生了一个跨时代科学论述。谢尔瑞克的研究显示,幽灵肢体注(phantom limbs)注:亦即当肢体遭切除后,尚有消失肢体存在的意识、第六感、动物对主人回家的预知能力、被人盯视的感觉,甚至前世记忆等现象皆有科学数据的左证,倘谢氏的研究受主流学术的采纳,或是并入教科书中,人类对其居住世界的认知,将会有革命性的创新。

 

在21世纪前的学术圈内,科学界皆抱着人类仅是更高阶层的动物悲观论。英国科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称人类不过是「裸猿」(naked apes)罢了,而从人类以降的生物,其物质型态皆受制于基因内的DNA排列组合,生物仅是听命于基因蓝图的宿命体。根据传统生物学的观点,人类的意识只是身体的「附带现象」(epiphenomenon),好比影子之于身体般,但目前的基因学却无法解释为何人类的手与脚虽然共享同样的基因排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与功能,这点在「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已是不争的事实。

 

西方在16世纪后的医学,对人体的认知皆是由无生命的尸体中解剖得来,这彷佛是对「生物」两字最大的讽刺,此时期的医界认为人体只要不符合医学上公认的异常指数,就意味着健康。这种对生命肤浅的认知于进入后现代世界观后,许多学者开始发现医学尚有太多的盲点。讽刺的是,每年因研究癌症为生的人,比死于癌症的人还多。整个医学与制药复合体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靠此为生的人,常比因其而获救的人还多。

 

 

根据美国国家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研究显示,高科技医学所制造出的药品,有可能是美国人的死亡主因。美国每年有约30万人因医疗疏失、不良药物反应、及医院传染而致死。有鉴于此,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欲跳脱出现代医学的迷思,倾向不将「健康」的定义放在冷冰冰的物理指数上,甚至挑战「意识」为困在人脑内之囚犯的基本假设。科学家从许多实验中已慢慢了解,宇宙其实是个思想的存在,是个活生生亦有智能的实体,也是个与时俱进,甚至引领潮流的有机生命,如果人类真要了解健康的真义,有个对生命通盘了解的认知系唯一之道。

 

 

对意识的认知,咱们老祖宗已有许多的洞见,中医认为人体是与大宇宙相呼应的小宇宙,其经脉系统,与自然界的节气运行息息相关。印度的「寿命吠陀」(Ayurveda)医学观,亦将人体与宇宙结合,认为静坐与瑜伽是人体与环境合一的最佳养身之道。美国生物学家Bruce Lipton则挑战基因对人体的影响,在干细胞的培养实验中,他发现一组有同样基因的干细胞,如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细胞群(cell colony)。在某环境可发展出肌肉组织的基因,在另一环境可能会组成骨骼细胞群。Lipton推断,生物的发展,并不是根据基因内的信息而定,而是来自环境中的场域记忆(memory field)。

 

 

 

关于场域记忆的模型,谢尔瑞克已在多年前提出,谢氏提出整个宇宙是由「形态发生场」(morphogenetic field)所组成,生物的结构并不受限于内在的基因排列,而是从外在的「型态场域」(morphic field)中经由型态场域振动(morphic resonance),共振相同的记忆所形成。宇宙的演化是双向的共振结构,先人所经验的知识,会存放于总体记忆内,方便后进的物种采用。而演化本身与其称为是一成不变得法则(law),倒不如称其为宇宙的习惯(habit)。

 

两者的差别在,法则是个不容改变的定理,而习惯仅是惯性罢了,会随着更有生命力的型态取代。这点,谢氏的「形态发生场」同时解释了「宿命论」与「自由意识论」的观点。自然界可经由生物圈之前所形成的型态传递旧有的特性,此为遗传的论证;但当另一新异的演化方式突破旧有的习惯瓶颈后,其可奠定新型态的演化原型,此即为突变的论述。演化从某方面看来,实为「遗传」与「突变」的对手戏,我则称其为宇宙之「左右政党协商论」。

 

谢氏从生物胎儿的成型阶段中发现,几乎所有物种在胎儿成型的初期,皆有类似的物理结构,他比较各种生物的胎儿,发现这些胎儿的孵化初阶,均有鱼鳃及尾巴的构造,这代表着生物演化在初期时,系采水生物种的栖息习惯,而当后期的演化更趋复杂后,新物种相继突破先前演化的习惯,长出四肢爬出海洋圈,并演化出一对肺叶,方便陆面呼吸用。

 

 

 

谢式亦根据其「型态场域」论,提出不仅身体演化是透过场域的讯息传递,就连人与人的沟通亦是由这看不见的轨道连接。谢氏认为,与其说思考是由大脑产生,还不如说大脑是个天线,会经常接收外在环境场域的讯息,与其作双向沟通,谢尔瑞克曾做过实验,当实验室的老鼠中有一只破解了迷宫的途径,之后的老鼠破解同样迷宫的速度就会加快,这意味着个体的记忆,会与总体的记忆经由场域作连结而上载(upload)信息,后续的个体即可从总体的记忆中下载(download)信息,方便演化的进程,这逻辑像不像最近的云端科技?巧合吗?我看未必。

 

谢氏亦从日本猕猴的洗地瓜皮现象发现,在互为孤立的岛屿中,若有一岛的猕猴学会清洗地瓜皮的技俩,其他岛的猕猴复制同样行为则会加速,而期间并无猕猴游过海水传递信息,这就是科学界著名的「幸岛的100只猴子效应」(hundredth monkey effect)。而在非生物圈的水晶成型状态(crystal formation)也可看出「型态场域」的端倪,水晶结构在初次成型时,会花相当久的时间寻找延伸路径,但当一种型态的水晶成型后,后续的水晶则会采先前的形状结晶,所需时间则成倍数减少。

 

 

 

谢尔瑞克对「型态场域」的发现其实并非新鲜事,古印度的吠檀多(Vedanta)传统中,记载着两个观念,亦即大梵天(Brahman)与小梵天(Atman)的宇宙论。大梵天是整个大千世界的主宰,犹如西方宗教的造物主,其创造了世间一切事物,而小梵天则为被创造的众生。放在「型态场域」模型中来看,总体记忆场域犹如大梵天,而芸芸众生的个体记忆场则为小梵天。根据吠檀多传统的理解,这两个梵天亦无时无刻进行沟通,其逻辑酷似谢氏的「型态场域振动」,而最佳沟通的方式则为静坐。

 

禅宗的训练,亦采打破主客体矛盾方式的直悟法门,日本的禅宗箭术,训练射箭手与环境须合为一体,拉弓后要等待放出的时机,不可强求,这彷佛射箭者(主体)要等待环境的场域(客体)给予允许后始可释放,而连接主客体的信道即为「型态场域」,这或许又可解释为何中国人认为「天时」总是要排在「地利」与「人和」前。美洲的印地安人则是如是的教导在森林中迷路的孩童:「当你于林中迷路时,不要急着找出路;先静下来,再让出路去找你。」在这句教导中,我看到了「型态场域」的运作。

  人类在工业革命流荡了200年后,摧残了大自然的平衡,我认为这情形不是光靠人类的自私基因既可解释的,而是人类对所属环境的认知出了根本的偏差。英国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在看到磁铁的场域后声称,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物质所组成。但21世纪的世界观,却依样划葫芦的照着17世纪的牛顿机械观运作,认为人仅是撞球桌上的球粒,独立个体球的因(cause),碰撞另一颗球造成移动的果(effect),这因果定律是个直线形(Linear)的铁律。但从爱因斯坦以降到谢尔瑞克等学者皆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是连结的个体(connected beings),这形容犹如英文谚语 “no man is an island”的智言。

 

由尤甚者,人类所处的宇宙亦不是食骨不化的守旧派,宇宙的习惯会随着后进的浪潮更新除旧,让位给更合适的演化型态。最后我想用梭罗《湖滨散记》书中的一段话为本文作结尾,我认为这段话是最佳描述谢氏「形态发生场」演化论的文人观点:

 

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将要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线,他将要把一些事物抛在后面;新的、更广大的、更自由的规律将要开始围绕着他,并且在他的内心里建立起来;或者旧有的规律将要扩大,并在更自由的意义里得到有利于他的新解释,他将要拿到许可证,生活在事物的更高级的秩序中。

 

"if one advances confi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his dreams, and endeavors to live the life which he has imagined, he will meet with a success unexpected in common hours. He will put some things behind, will pass an invisible boundary; new, universal, and more liberal laws will begin to establish themselves around and within him; or the old laws be expanded, and interpreted in his favor in a more liberal sense, and he will live with the license of a higher order of beings."

 

 

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你我共同约好的一场庄周之梦,当我们发现所处的世界已慢慢迈向恶梦时,要了解,此皆为吾等共生之实相,与其将食指指向他人,不如以历史为基石,重新创出一个更美丽的梦工厂,娑婆世界的演化,就又可谱出另一个漂亮的乐章,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來源:http://www.awaker.cn/news/detail_106854.html

如是說痞客邦: http://russ999.pixnet.net/blog( 圖文 转自网络 , 版權歸屬原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