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国科学家实现超长距离的量子纠缠分发:1203公里

发布时间: 2017-06-18 11:03  

 

“量子纠缠”虽然诡异,但却取得了不少进展。最近,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的科学家成功通过卫星实现了超过1200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向两个相距1203公里的地面站发送了两个纠缠光子,打破了原先100多公里的记录。对检测量子物理和量子网络而言,远距离的纠缠分发至关重要。

 

量子纠缠是一种奇特的物理现象,指的是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能产生关联,能够瞬间互相影响对方。举例而言,如果我们使其中一个粒子顺时针旋转,那么另一个粒子必定会逆时针旋转,无论它们相距1厘米、还是相隔整个宇宙。如今,量子纠缠已成为人们探索远距离传输信息的关键。

 

但在此之前,物理学家只实现了100多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因为实现远距离纠缠非常棘手——无论通过光纤还是大气,粒子都容易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为解决此问题,科学家伤透了脑筋。有人提出将传输线分割为好几段,在光纤中交换、提炼、储存量子信息。这听起来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中,使上述元素无缝衔接依然很难。

 

如今,中国团队想出了更好的办法。他们采用激光束和卫星技术,实现全球量子网络。他们借助“墨子号”——去年发射的全球首台量子卫星,用纠缠光子和中国境内三个地面站进行通讯。其中,地面站彼此相隔约1200公里,距离轨道卫星500-2000公里。他们采用分束器,将激光束分为不同极性的两束,其中一束用于发送纠缠光子,另一束用于接收光子。在长途旅行中,光子保持着纠缠,并成功被相隔1200公里的地面站所接收。

 

实验结果证实了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此外,这项基于卫星的新方法将连接效率提升了12-17个数量级!它的优势在于卫星能够轻易覆盖两个相隔数千公里的地面接收站。由于大部分传输路径是真空的,因此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粒子。即便人们将来能够制造出完美光纤,此方式依旧能将效率提升4-8个数量级。

 

从优质通讯网络到安全支付系统,量子纠缠分发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蛋花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credit: 锐景创意

原作者Gemma Conroy

來源: http://www.awaker.cn/news/detail_10702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