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问:亲爱的巴关,请解释一下合一是什么?当我们在合一的状态中时,我们的生活会如何改变?它如何反映在我们的家庭、职业和现实的生活中?

 

巴关:合一说,我们的内在是一群人,有七个人格始终在那里喋喋不休,而且大部分都彼此冲突。合一的目标是将所有这些人格合一,终止内在的对话。当内在的对话停止时,你就在合一中了。当你在合一中,一般来说,任何你想要的事物,你都会如愿以偿。

 

合一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感。它首先专注于获得财富;当你获得了财富,它可以帮助你实现愿望。实现你的愿望之后,你的自我就会开始扩展,你不再是自我中心的,你会关心你的家人和朋友,你会关心整个社会。当它进一步扩展时,你会关心你的国家。再进一步扩展时,你会关心整个世界。当它更进一步扩展时,你会关心动物和植物。但是,这一切始于你内在的合一,你因此变得很有接纳性,你获得财富并实现你的愿望,然后你的自我就会扩展。

 

合一不是某个特定的方式,合一是“道”。你也可以透过压抑自己,透过控制你的欲望,透过苦行,来到达那里;这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合一并不赞同这种方式。合一说:“满足自己,让自我得到充分的表达。”如此这般,它就会扩展到你纯然存在的程度。也就是说,你成为了一切。我们再强调一次,我们不说:“这是一条路”,这是一种道途,如果它适合你,你可以选这种道途。

 

人类受着与别人、与大自然、与神疏离的痛苦,更糟的是与自己也是疏离的。为了逃避这个痛苦,他创造出各种的逃避方式,像是参加派对、阅读、看电视与聊天,他成了管理痛苦的专家。除非根本的问题解决了,否则我们生活与经验生命的方式不会有很大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纵使有法国革命、美国革命、俄国革命与其他许多的革命,这世界并没有更加的和平喜悦,因为人类的内、外在都是分裂的。如果分裂消失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都会化解。

 

合一基本上要从自己内在开始,透过内在整合的过程发生。人类的内在是分裂的,他对自己很陌生。从一开始我们就不爱自己,更不用说爱别人了。我们不断被好与坏、对与错、完美与不完美、应该与不应该所分裂着。当我们在基本的层次上达成合一,冲突就消失了,在这之后就有内在的宁静,即使有外在因素也不会被影响,这宁静并不是相对于噪音,这是内在的合一,这个合一会扩展到全世界、扩展到大自然,最终与神合一。

 

合一不是一个组织,而是宇宙的天性。它是关于平衡,它是关于如何回到次序。当我们维持生命平衡时,凡事都会以非常自然的方式流向我们:财富流向我们,爱流向我们,快乐流向我们,健康流向我们。合一就是回归事物本然的样貌,回到我们的自然状态。

 

合一是一个工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也有自己的觉醒方式,七十亿人就有七十亿条道路。

 

佛陀并没有遵从佛教,耶稣并没有遵从基督教,穆罕默德并没有遵从伊斯兰教,他们都是伟大的人,他们并没有遵从哪些教派或者道路才开悟。他们创造了自己的道路,譬如佛陀,他实践了许多极端的苦修,当他放弃了苦修,发现了中道,他开悟了,这是佛陀的开悟道路。后来的人怎么做呢?有人把佛陀的这条道路广泛地应用到每个人,认为这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开悟道路。同样,有人试图将耶稣的道路或者穆罕默德的道路,应用在所有人身上。

 

有人说合一也是一条道路,请了解,合一不是宗教,不是信仰,不是所有人都要遵从合一。合一是一个工具,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道路,这就像一棵植物生长,需要好的土壤、阳光、矿物质、水、空气等,你就是那颗种子,你在合一的土壤里。在这片肥沃的土地里,合一给你阳光、矿物质、水、空气等,然后你开始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大树,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或者荔枝树……

 

合一是什么?合一只是帮助你发现你自己真正的本质,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道路。再做个比喻,合一是一架飞机,主驾驶是你的内在大我,你是副驾驶,内在大我教你如何驾驶。过了一段时间,内在大我发现你可以自己驾驶飞机了,他就会把整个飞机交给你,由你来驾驶这个飞机,你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并且决定降落于何处。

 

合一不是宗教

 

我相信,不同的教派是应人们不同的需求而来的。

我洞悉到,人们有时会因为特定的问题而需要特定的教派,或者会因为他们的背景而皈依某种特定的教派。我个人从未对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有过任何异议。我传授的教导并不是什么新信仰,它一点也不新奇,仅仅是帮助你找到寻觅多年的真相是什么。所以,任何信仰和合一都不是冲突的,你可以遵循任何你喜欢的教导。合一属于所有的宗教,合一不排斥宗教,合一支持每个人的信仰,我只能说,每个信仰都同样重要。

 

 

來源:http://mp.weixin.qq.com/s/7GyT7QsLn62k1xatNGdqig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