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08:47:09)

 

 

【道德的真实诠释】(上)

 

道”之重要性,在于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无道必无德,德只不过是依附于道,展现命运变化过程,人生轨迹的规范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人们花费许多功夫和精力的,并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行而下的“德”。因为生命运动的第一现场毕竟在现象世界,即使从道也是要通过现象世界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德和道的关系就是如此。这也导致了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道德,实际往往指的是德之行为,就像命运的说法一样,习惯上的改运,通常说起来总是改变命运。如此而言,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道德,主要指的是德之行为。

在现实世界,人们一说起道德,往往紧接着会出现一个是非标准,所谓讲道德自然是正确的,不讲道德显然要归于错误了。这样一来,势必会有一个道德标准问题。我们对道德的真实诠释是尤其强调道德客观标准的,认为体现道德好与坏的客观标准就是是否符合道之规律,也就是宇宙、生命的运行规律。这里所指的客观标准,显然和“道德是人类意识产物,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发生了冲突,那么,谁对谁错呢?我们下面要揭示的有关道德的层次问题将有助于让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

道德和命运其实存在极大的正相关关系。道和命属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表达方式。德和运可以理解为是因果关系。《礼记》中说“有德者必有人,有德者必有土,有德者必有财;大德者必得其位,大德者必得其禄,大德者必得其名,大德者必得其寿”,完全体现因果联系,得道者多助,讲道德者命运必佳!我们说过,命有层次,人并不是宇宙的独苗,人之下有畜生、鬼道;人之上亦有神道、佛道。现代量子科学的弦动理论推理宇宙存在十一维层次,而每一维度有对应的生命存在应该是不容质疑的结论,因为没有生命意识的观察,世界又焉能存在,这是被量子理论的双缝实验所证明的。既然生命具有层次,当然和其息息相关的道德也同样具有层次,每一层生命都具备相应的道德标准。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道德的层次理论。道德的层次理论,将从根本上颠覆人类过去以来对道德的认知观念。

首先,它确定每一层次生命都具有的道德及道德标准。道德不仅分层次,还有主观和客观二种道德分别。其中客观道德来自上层世界的总和,是上层世界的律法和规章制度;主观道德是本层世界的社会意识形态,准确地说就是法制和规章制度体系。以人类为例,人类社会的道德应该是来自灵界的律法。这也就是历史以来,人们说起道德总是把它和宗教联系起来,可以说,全世界任何宗教信仰都涉及道德观念,为什么呢?因为真实的道德属于灵!也说明道德具有先天、客观的属性。而“道德是人类意识产物,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显然就是人类所制定的律法,所以它的标准是主观的,甚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马克思)。

其次,如此而言,属灵的道德趋向于无形,又是如何来到人间,成为人类社会道德的客观标准呢?有一种说法“道德是宗教的产物”,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道德是修行文化的中坚”。属灵的道德来到世间,是圣贤、修行者传播的结果,是修行者的生命体证感悟的结果。中华传统文化

的形而上认为因果是宇宙规律,德是合于道的行为,是善业,可积累,可丧失,因此就有了所谓“积德”,“缺德”之说。在中华的佛道文化中,大家可认真地理解:道德和业力的关系;道德和智慧的关系;道德和因果的关系;道德和信仰的关系等等,就能体会到道德属灵的道理所在了。

德非人间之物,又确实被人类所拥有,缘由人的灵性生命具备传承灵性世界事物的功能,所以,道德又是人的本能,是人先天就具备的元素。道德是属于灵的东西,是一种能量,凭人类的五官无法看到,民间有“头顶三尺有神明”指的就是无形世界道德的监控,并通过因果定律对生命的行为作出奖罚。”(选自《德非人间之物》)

再次,正因为客观道德来自于上层世界,来自于高级生命对低层生命的教化和规范,才使得现世的生命能建立起正确的信仰,引导生命进化的方向直指上层的灵性世界,而不是所谓物性的“创造”。这一点许多人不易理解却非常重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现代物理学有个“熵理论”,其中熵增表示在一个独立系统,无论你怎么努力,社会的趋向只会变得越来越无序;只有在得到外部能量的输入之后,才有可能获得

熵减,即社会趋向有序。宇宙是个封闭的熵增系统,由最初的圆满逐渐走向无序,这个过程即宇宙的命运。但在这个大系统的内部,却存在局部的熵减可能,这就是讲道德带给我们的改运机会。人类社会只有在重道德、讲道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熵减,因为道德是能量,是物质之外高层世界输入给我们的能量。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看到的仅仅是主观的道德,甚至不承认客观道德的存在,那么,这个社会必然被熵增所推动,被物欲所围困,即使你把所有的荒山野地变成了豪华的房地产,把羊肠小道变成了高速公路,社会的本质只会变得越来越无序,直至毁灭。

最后,无视属灵道德的后果其实说起来大家都看的明白。《道德经》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里的四层意思和第一句是类似的。这个世界原本是无需仁义的,如果大道不至于荒废,如果人心不至于不古,如果人生若如初见,那么所谓的“仁义”无需强调,真正的仁义都随大道被植入世人的神经与血脉上。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客观道德没有了,只好启用主观道德,而客观道德本来是先天具备的,只是被我们自己废掉了而已。以现代社会为例,一个国家的基本秩序必须从两个层面建构,一是基本制度,主要构成是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或者就是我们认为的主观道德体系;二是伦理道德,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群体的客观道德体系。前者是强制性的他律,是制度信用;后者形成自律机制,是道德信用。如果制度约束失灵,意味着社会秩序瓦解;社会道德(客观)体系失灵,虽然社会不至于崩溃,根本性的灾难是人性变恶,或者说是人性向兽性靠拢。从整个社会系统来说,经济上虚拟(赌博)经济的无限膨胀,崇尚投机取巧,藐视劳动生产;政治上虚情假意,具体表现就是假话连篇,肆意篡改历史。社会底层同样也无法免除祸端,没有一个行业不欺诈,没有一个人不撒谎,没有一物不造假,没有一食没有毒,所以无论是多么邪恶的恶棍,在社会道德法庭上,都敢于挺起胸膛。由于做人道德良心的丧失,以致诬告、伪证得以通行,冤假错案习以为常,以权谋私、以权压法毫无一点廉耻之心,贪官污吏经久横行。

这里根本的原因何在?关键的原因在信仰。反神论信仰连灵性生命都可以否定,自然在他们眼里道德是后天培养的东西,所以在教育、宣传、政治思想工作所倡导的道德观念都不是先天客观的道德,而是后天的主观道德,后天道德是唯物的产物,这类道德虽然也是正向的力量,却属于低层次的物性手段,它只能作为前者的补充而无法替代,由于错误的认识,一旦成为了替代,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掩盖了人类先天固有的灵性道德,意味着人与天理开始分道扬镳。

再有就是物质文明的奇迹大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对经济利益的索求,造成人性欲望的膨胀,使原有的宗教信仰逐渐让位与经济头脑,自然也导致了先天灵性道德逐渐走向空白。这是一个非常不良的趋向,和人类自以为是的聪明头脑相比,道德常常能弥补聪明的缺陷,然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道德的属灵先天属性,是造物主规范低层生命向高层生命进化的动力,任何意识不到这一点的生命,尤其是人类,必将在不断强调主观有序的过程中,接受客观无序的惩罚,在表面冠冕堂皇的文明中走向终结!

 

 

张工

 

2017.8.11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