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 explorer 新人类扬升意识

2020-07-16

 

 

外在有光有暗,有通有塞,有离有合,有淡有变,有外缘的一切变迁,有一个不断生息湮灭的“若有”。内在滑疑光耀,澄澄湛湛,体性坚凝,璧玉无瑕,有一个灵明清净的、有一个常住圆满的“若无”。内和外,不是身体的内外,而是万物的内外。

 

一切声色都可以称为自性的尘埃。尘埃好比创造之末端,离本质最远的地方,是最少价值的地方,是存在性最微弱的所在。对于自性而言,最没有存在价值的就是物理世界的生死幻境。时间、距离、来去都是这生死幻境的一部分。天地是自性暂时的寓所,身体是自性暂时的衣服。自性不入生死,这是少有人知晓的真理。人的习性追逐无常的声色,意识胶黏着感官,跟随心念流转不息。认识不了这个金刚宝玉,始终受制于聚合不定的身体和外境,对日月和行星的变化惴惴不安。心理上追求趋利避害、盲目向外寻求安慰。孰不知,意识决定一切,意识创造、延续着一切。支配所有意识的意识就在自性当中。

 

“绝想崖边,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谁能在若生之处找到另外一种若死,谁又能在若有当中看到另外一种若无?很够忘我、丧我的人找到了它。忘记有一个身体,忘记有一个思想,忘记有一个主体,忘记有一个内和外。一个忘我之人走在无终点的路上,在“无何有之乡”发现真正的天府家园。一个永远散发宁静、和平、安详的皈依之处,一个可以随时携带的心宝。有一个欲望、有一个追求,有一个知识判断的人就有一个“我”在,这个匆忙赶路的人错过了“近在眼前”的风景。而丧“我”的人就认识了无始无终的真我。

 

很久以前,禅宗老祖摩诃迦叶就灭了自己的分别“我”,被佛陀认为是最无执着的天下第一行者,后世记住的是他“拈花微笑”之恒美刹那,不了解的是自性相通的道理。如今仍然入定在鸡足山中,完全忘记了生死幻境。忘记了分别意识即等同于忘我和丧我。分别意识是感官的一部分,不是自性精明的正觉,因外缘而引起不是自性的本智。即使摩诃迦叶灭了分别意识,也仍然能够通过自性了解佛陀心意。

 

无阴的世界就是忘了色、受、想、行、识的境界,你知道色是色,想是想,你知道气机在流动,或在意识里仍然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你就仍然没有彻底地忘记它。忘我不是昏昧沉睡的境界,忘我是冰雪融化,春天到来的生机盎然。在自性的光明之内,所有一切妄念和妄情,感官和感官对象胶黏状态,身体四大的作用,物质的生灭现象都似冰雪遇到了热水融化殆尽。所以达到了自性才能丧我,你不再试图抓住一切根本“没有”的东西。丧失了那个“我”,你就认识最原始的心。

 

谁能认识这个能离一切根尘和识心,能离一切万法的原始心,谁就是真正的开悟见性。谁能够开悟见性,谁就能够脱离感官而不用也能够了知一切事物。能够每天忘记了耳朵,忘记了眼睛,不被声色所转,不被外境诱惑,这个人就懂得如何修行了。没有美丑、善恶、是非的分别,看不到任何的优点,也看不到任何的缺点。潜藏于万物之内,守住不变的自性,自性的光辉自然会显耀出来。

 

止定久久,到达一个无法使用言语和思想的地方。“不言之辩,不道之道”。形而上的存在无法思辨和推理,真正的大道没有道理和法则可言。达到这种无言可辨的“天府”,就是道的宝库。心空如怀山谷,大道的滋养取之不竭,永远也注不满。真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一个人修养到心中没有杂念、妄念,没有后天的妄情,完全恢复到婴儿清静无为的状态,先天的功能就开发出来了。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最高明的道术就是“忘”字。当人心完全澄清下来,就可以当镜子使用,照见万物的本来。即便人的心念种子如同瀑布一样,永远川流不息,在这种川流不息当中也有一个止定的地方。也会受外力冲击形成一个深渊。心念如果不能止,临不到那个深渊,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全線閱讀】 yacha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