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为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安全感对于我们至关重要。一个人内心的缺失往往会促使我们到现实中去积极地寻找补偿。然而,当我们全情投入其中,以至于忘了最初的诉求时,现实便随即沦为假象。原本追求安全感的过程,如今竟成为了丢掉安全感的地方……

 

现实,我们失去安全感的地方

 

房子、车、金钱——这些为我们现代人所极力追求的现实物质是否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安全感呢?或许,当一个人在现实中获得这一切的时候,会感到安全,但那可能仅仅只是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或是对不安全的某种补偿,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实际上,人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心理功能,那就是当一个现实中的事物没有出现在眼前,而脑海中却可以呈现出有关这个事物的表象,这一心理功能被称为表征。表征向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事实——存在于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除了他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功能)之外,这些人或是事物本身对而言,还具有同等重要的心理意义。

因而,那些我们所执着于现实所要获求的,其背后为我们所忽视、所蒙蔽的心理象征意义,才是安全感的真正源头。透过象征的视角,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些现实之物时,你会试着找到曾经缺失的那部分本该归属于心灵的价值——房子可能意味着归属,金钱或是爱的替代……

 

他人,关系中的不安全因素

 

关系的缔结,源自我们对“他人”的需求。然而,正是关系中的“他人”本身,为关系带来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夺走了我们的安全感。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你不可能真的读懂他人的内心,更无法使对方完全了解你自己。你不知道关系里的另一个人是否会永远和你保持良性的能量沟通与互动,这个“他人”会不会背叛你们的关系……

 

于是,为了在关系中找到安全感,我们开始以各种承诺、条款或是契约来维护关系本身,甚至以此来辖制、控制和要挟关系中的“他人”。而到头来我们知道,这些东西至多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安慰,有时甚至还会加速关系走向瓦解。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人”所代言的正是我们自己的无意识。而“他人”身上所蕴含的不安全因素,恰恰是源于我们对自我的不了解。你所遭遇的并非关系中的另一个人,而仅仅只是陌生的自己。因此,那些真正不受关系所钳制和牵绊的,能够享受关系而不失自由的人,一定都是朝向内心去找寻安全感的人。

 

真正的自由是做你自己,不是做别人想要的你,是做回你本来的、本源的、清净无染的自己。哪一天,当你看不惯的人和事越来越少,就代表你已经越来越成熟

 

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cn/yangguangxinlizixun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