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火星一直予人神秘的印象,由于“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火星实在太亮眼了,很难不吸引世人的目光,中外皆然。罗马神话称火星为“马斯”( Mars ),是战争之神。这跟它给人战火的联想有关。同理,中国古代也有“荧惑守心”代表大凶之兆的说法。火星每两年多就会在天蝎座主星“心宿二”附近逆行及停留,称为“荧惑守心”。同样为红色的“心宿二”象征帝王,遭外力“威胁”,视为不吉,东西方的对火星印象负面倒是一致的。

 

火星跟地球十分相像:同样被大气包围;有南北两极冰冠。因此“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存在已久,有水表示可能有生物,甚至可能有火星人。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相信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是最可能有生物存在的星球。

 

而且,透过望远镜观看,似乎隐约看见火星上有人工运河的遗迹。于是,想像的空间更大。逐渐演变成火星人的科技比地球人更先进。“我们并不孤独”( We are not alone )的说法,或由此诞生。因地缘关系,在早年,火星人就等于是外星人的代名词。

 

1976 年, NASA Viking1 号太空船在绕着火星飞行时拍下了火星上出现人脸的画面。此图一公布便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认为该画面犹如一张镌刻在火星表面的人脸,长相与埃及法老十分相似。不久,各相关机构便相继开展对火星的探寻活动,以求能在火星上发现文明痕迹。

 

1988 年,火星全球勘探器( Mars Global Surveyor )揭开了火星上这位“法老”的真实面纱,接下来拍摄到的画面表明,这类似人脸的地方仅是火星上一块自然地形。而由于拍摄时的明暗度和角度问题,因此看上去才像法老的脸。

 

说来有趣,火星人存在的观念,并非外国所独有。中国古书“搜神记”第八卷当中,就记载了一名火星小孩在三国时代(公元 260 年)“到东吴一游”的故事。这名男孩自称来自“荧惑”,他还向其他小朋友预言“三国归于司马氏”。

 

这则故事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对火星男孩的描述,跟我们今天归纳对外星人的印象十分接近:“身长 4 尺余”、“眼有光芒,爚爚外射”、“衣青衣”(绿色皮肤或穿着绿色衣服)。

 

火星人入侵的故事,脍炙人口。

火星人入侵的故事,脍炙人口。(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火星人入侵的故事,脍炙人口。 H.G 威尔斯 1898 年的代表作《宇宙战争》( War of Worlds ,即汤姆鲁克斯主演的《世界大战》),堪称第一经典。小说本身已经很精采,但真的把它渲染到人尽皆知的,则全拜影剧鬼才奥森威尔斯( Orson Welles )所赐。

 

当年奥森威尔斯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名为“水星剧场”的广播剧节目。 1938 10 30 日,他事先不说明这是广播剧,却利用类似播报新闻的方式(而且那个声音还很像罗斯福总统),气急败坏的宣布火星人已经入侵美国,摧毁许多城市。

 

由于奥森威尔斯说法逼真,当时成千上万不明所以的美国人信以为真,四处逃窜,一时天下大乱。事后奥森威尔斯为此事向大众道歉。但是这段故事已写下传播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页。

 

以火星为题的经典,则不得不首推雷布莱德柏瑞( Ray Bradbury )的《火星纪事》。《火星纪事》只是个短篇小说集。杰出的地方,在于它的弦外之音。布莱德柏瑞关心的并非火星或是火星人,而是阅历兴亡之后,藉着移民火星的未来故事,说明人类征服行为的荒谬与虚无。“不如怜取眼前人”,则是他的肺腑之言。

 

当然,除了布莱德柏瑞这种“借科幻讽今”的“软科幻”之外,也有扎扎实实,具体提出“建国方略”和构筑火星家园的“硬科幻”作品。这些作品软硬程度不一,却多半为“创造火星基本生存条件”提供了不少有趣,甚至有可能实现的点子。

 

金史丹利罗宾逊著名的《火星三部曲》(即“红火星”、“绿火星”与“蓝火星”),是“反乌托邦”的移民故事。直陈人类本身的贪婪、猜忌和自私,是“失乐园”的崩坏之源。有趣的是,书中提出的改造火星计划。例如科学家们架设超大型反射镜,把光线折射到火星表面,溶解极冠上的冰霜,为火星找到水源。这些点子都为后来想建设“美丽新世界”(无论是在火星或是地球)的科学家们,带来许多启发。

 

小说家言并非一定是子虚乌有,有时候还满具建设性的。未来无限,首要条件是想像无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像亚瑟克拉克、布莱德柏瑞等科幻小说大师,普获科学家们敬重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網址: http://kzg.io/gb3sXG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