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许多人问我:“许医师,我未来到底该做什么?如果我辞掉现在的工作,接下来我该怎么办?许医师你一直在说,要跟随内心的冲动,并且找到内心的潜能。可是,我每天的冲动就只是想吃东西,比如吃泡芙、吃冰沙……到底我的冲动是什么?”

 

到底冲动到底是什么?我的老师赛斯这样回答:我们对某种成就的模糊渴望也许是个线索。比如,你常在心中羡慕哪一类人?有没有对哪一种成就,有着模糊的渴望?如果有,那么,这就是你未来的人生方向了!

 

举个例子,我们的摄影师佩瑜,今天的她为什么会选择在会场从事摄影工作?因为在之前,她可能有种模糊的渴望,就是想把重要而美好的事情拍下来、记录下来。

 

这样做是为了谁?首先是为了自己。其他学员课后都回去了,而佩瑜把全程拍下来,课后想要复制几份就复制几份,想要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请问,除了她谁还能这样做?她自费二十几万台币买了摄影机,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么贵,我怎么可能做得到?”可是佩瑜她做到了,她完全是为了自己而做。

 

 

当内在有一种冲动在引领你前进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涌现出很多的“不可能”,可是"为什么不呢?我记得从前在台北市立疗养院,督导过一位医师,他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启发:面对一件事,我们不要习惯性先去想:“这怎么可能?”,而是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不呢?”“有什么缺点吗?”“事情最坏会变成怎样?

 

假设有一天,你的儿子回来告诉你:“妈妈,我要和我的黑人女朋友订婚了!”你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听到脸立马就变黑了?媳妇还未娶进门,爸妈就已经开始不能接受?这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不?”接下来儿子告诉妈妈,黑人女朋友是奥巴马的女儿!

 

为什么不?有什么缺点吗?大不了生一个一边白一边黑的黑白宝宝嘛!我说“黑白宝宝”这里,显然是玩笑话了,实际生下来的混血宝宝会很可爱的。所以,这有什么缺点呢?事情最坏还能怎样?

 

很多人总会习惯性地说:“这太冒险了、这方面我不熟悉、这不符合传统、我没学过……”而在我很多年前学习受训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经常问自己:

“为什么不呢?这会怎样?”

“有什么缺点吗?”

“最坏还能怎样?”

当我们问了自己这三个问题后,内心若是肯定的,那么就去做吧。我们通常只是被自己太多的顾虑所局限。请问,我们的顾虑多了,我们就因此变得更快乐更有钱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以我为例,在童年,我常常会羡慕别人可以弹钢琴、拉小提琴和画画。可是那时因为家里穷,我只能玩“水上漂”和弹弹珠这种游戏,根本没办法学那些爱好。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们小时候没办法学的那些爱好,其实都是为了留到我们老了以后再学,不然老了的我们会有多孤独、多悲哀。当我退休后,我拥有了很多空闲时光,我可以弹钢琴、拉小提琴、画油画,完全不会无所事事!所以啊,小时候就是应该玩“水上漂”和弹弹珠!这样一想,内心完全没有遗憾了。

 

遗憾与否,并不由我们的过去决定,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当下”。有人总说:“过去有太多遗憾。”这实质是自欺欺人的谎话。所有的遗憾都不在过去,遗憾只存在于“现在”。除非你并不认可你的“现在”和“当下”。

 

过去没有任何事情是遗憾的。活在过去的遗憾与悔恨之中的人,其实是没能意识到“当下是威力之点”,这种思维不符合赛斯哲学思想。

 

我们刚才提到的冲动是“对某种成就的模糊渴望”,正因为“渴望”是模糊的、不明确的,所以才需要我们时时去觉察这个“渴望”。我的老师赛斯认为,其中所需的特性,在我们所知的“自己”里也是天生就已存在,只是从未被自我发现,更未被训练过。以自己的方式,24小时期间代表了两者:整个一生和许多生的合而为一。

 

所以,一天,就是一生,也是所有的生生世世。如果,在每一天里,我们都好好地活着,生命将没有遗憾。因为在每一天中,都有你一生中所有的线索,也有着你生生世世的线索。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个人实相的本质》

文字整理|这个夏天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