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当我在讲“拒绝担忧”的时候,我要讲的是一种人生观。因为现在仿佛全世界的人们在流行一种观点:“不担忧是不对的,你一定要担忧,不担忧是遥不可及的,不担心是做不到的。”

 

可是,我常常觉得人生像天平一样,当你的担忧能量、负面能量越来越多,有一天整个跷跷板就会失去平衡,有一天你会进入一种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的状况当中。

 

当你进入担忧的状态,你的人生绝对是压力大于快乐、压力大于轻松,你的人生唯一的现象是,你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每件事一出来,你就开始想每一个可能的危险和可能发生的负面状况,然后你会开始担心所有一切负面的发展。

 

当人在担心的时候,人会自动地让自己变笨,让自己找不到解决之道,也会自动地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因为你的无奈感越来越强。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我们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们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相信一根草一点露,我们相信一切万物都有自己的运作方式,我们相信生命会自己找出路。

 

 

可是当我们年纪越大,考虑越多,恐惧也越多。当担忧越多,我们对自己的信任越低。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能够去克服困难、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反而,我们相信人生是困难重重的,相信人生真的是布满每一个陷阱,布满负面能量。只要一个小小的事件发生了,我们就会很糟糕。

 

关于疾病也是如此,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进入了一种负向的人生状态。所以,当我说“拒绝担忧”的时候,我用的是“拒绝”这两个字。

 

所以,你经常就要问自己:“我拒绝担忧了吗?”

 

拒绝担忧,不是要你不带脑子、不去计划。拒绝担忧是让你看到:你是否都是以负面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每件事?你是否看到每一件事最糟糕的发展?你是否看到每一件事,就觉得事情一定是往负向发展?

 

当你问自己是否开始拒绝担忧的时候,其实你要开始进行一种内心的功夫。比如,我自己在生活中,常常会回来做觉察,但是我周遭的人们常常告诉我一句话:“因为你都把担忧丢给别人,让别人去担忧。”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但我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过得很快乐,就是事情临到头来再说吧,比如,没有米饭吃,我们就来吃地瓜。生命总有它自己要走的方向和运作的法则。

 

 

所以,不管是在心理治疗或是赛斯哲学的学习历程当中,当你仔细去看你的周遭,你就发现,有一种人很常见,他们不断地活在担心当中。

 

比如,你只要跟他讲三句话,就开始告诉你他的十个担心。你只要跟他讨论一件事,比如讨论要出国去玩的事,或讨论要去赛斯村住的事,他马上告诉你:

 

第一个,被台湾猕猴的攻击怎么办?第二个,被台湾黑熊攻击怎么办?第三个,台湾发生地震整个山走位怎么办?第四个,自己的孩子、家人没人照顾怎么办......他能想出一百个“怎么办”的问题。

 

我反复强调,事情只有两个,“要做”和“不做”。

 

要出去玩或者留学,只有两个决定,去和不去。你先决定了去或不去,其他一件一件再说吧。你要等全盘都考虑清楚,你的人生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绝对是“裹足不前”。

 

 

记得以前给大家讲过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一个很穷。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他想到南海去礼佛。有钱的和尚就说,去那么远要考虑很多问题,例如气候、盘缠......他想做一个全盘的规划。

 

有钱的和尚就继续做他的计划,穷和尚就说:“反正我也没什么钱,就一边化缘一边上路吧。”三年过后,穷和尚到南海礼佛结束回来了,有钱的和尚还在做计划。

 

人生只有两件事,做和不做。 当你考虑很多,考虑到每个面向,你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件事。

 

我的老师赛斯在《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中提到:“事实上,心灵已经完成了所有内在的计划,才会把内在的冲动传递给你,而形成你的一个来自内在爱的利他性的冲动。

 

所以,所有你的“做和不做”,来自内在爱的利他性的冲动,它不是一个非逻辑、非理性的思维,而是整个宇宙的全盘的计划。可是人们想用自己的大脑取代宇宙,用自己的小我取代生命的运作。

 

我们仿佛一定要思索出每一个环节,当每一个地方都完备了,我们才能采取行动。可是,就像我刚提到的四个字,你绝对会“裹足不前”。你的人生绝对会被一层又一层地封闭起来,因为你用太多的担忧,把自己裹住了。

 

 

比如,有时候出去吃顿饭,你的担忧很多;跟朋友出国玩,你的担忧也很多;找人合伙做一件事,你的担忧也很多......但是,我不是要让大家都变成白痴,傻傻地被骗,而是你重点的两三样顾及到就够了。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澳洲,先坐计程车到机场,我以为计程车师傅把我的大行李拿下来了,对方也以为我拿下来了,结果计程车就开走了,我只剩下随身的小包。

 

我记得那次去澳洲要去七八天,只有随身的小包,放着护照、机票和钱。两个大行李箱跟着计程车走了。可是飞机要开了,怎么办?答案是上飞机,行李回来再找。

 

那次经验给我很大的启发,很多东西其实是可以不用带。整个大行李箱没带,回到台湾,一切都是好好的,还省了很多钱。

 

只要护照、机票和钱有了,就可以过得好好的。甚至钱都可以没有,到了那边,化缘。到了那边看要怎么样,再说吧。

 

 

《乱世佳人》的女主角郝思嘉有句名言:“若要担忧,明天再担心吧,明天再说吧。”所以,大家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告诉自己一句话:“先睡一好觉再说吧,剩下的明天再说吧。”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经验,真的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什么都没带,一点都无所谓,需要什么再说吧。到处的设备都很简单,每件事都很简单。

 

可是,很多人要出国之前,都会打包得很仔细,每样东西都算得很仔细,感觉每样东西都是必要的。可是有的人计划了一辈子,可能什么都派不上用场。

 

就像有人计划带了一大箱必需品,其实整箱统统不带,日子也可以过,搞不好还过得更好。那个箱子指的是你生命当中所有的执着。你带着所有你的执着过日子,你带着所有你过去负面的经验过日子。

 

你真的需要那个皮箱吗?

 

让我们一起放下生命中的执着,拒绝担忧,把人生过得简单快乐。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情绪修炼》

文字整理|王学棋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