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莱斯·斐米 心灵自由

2019-11-02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在增加其速度而已。

──穆罕德斯‧甘地

 

 

   如果你也像多数现代人一样,那么甘地的警告你可能置若罔闻,而生命的速度似乎不断加快。

 

许多客户告诉我说,他们一整天都匆匆忙忙的──送小孩上学、挤在车阵中赶着去上班、满脑子狂乱地想着必须要做的每件事、对于工作或学校的某些细节执迷不悟、边开车边讲手机……急着在生活中塞进许多事物,免得有所闪失。

 

 

但是许多人也告诉我说,就算当他们不赶来赶去时,似乎还是停不下来。他们抱怨睡不着觉或感到不安、急躁、焦虑、气馁、没有耐性、不满或烦闷,或以上皆有。除非喝一、两杯,否则根本无法放松。

 

白天时,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专心和注意,所以就喝很浓的咖啡来提神。他们有头痛、背痛和一大串慢性病征,各种想法在他们的脑海里飞驰。许多人说,他们对于周遭的一切只是浮光掠影,而无法体会人生经历中更深刻的情感。

 

这种问题是一种流行病,但是多数染病者并没有什么不对,而他们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什么错误,这是一种“操作者的错误”。人人都有能力重新平衡并治愈其神经系统,解决这些问题,让病痛消失。

 

放慢速度,就可成就更多事物,更深刻地体会人生,使心灵和身体的作用趋于完美,也让生活大为改善。他们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答案很简单,而且唾手可得;那就是,改变专注的方式。

 

 

 

 

当我问某人,他们如何专注时,通常他们会搔搔头,不明白我的意思。多数人只会说他们可以或不可以专注,然后就无话可说了。没有词汇可以描述,也没有什么生理状态可以让我们明了我们是如何专注的。坦白说,乍听之下,这个话题还有点无聊。

 

然而,四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人如何同时关注周遭的世界,和他们内心情感与思想的世界。穿透注意力这个问题的表面后,便可发现一种奇妙且基本的现象,是圣人、心理学家、军事研究员和广告业主管多少年来都感到着迷的。

 

理由充足:注意力是导引我们认知和经历这个世界的中枢结构。

 

 

“专注”一词相当妥切,因为我们常常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当我们无法适当地集中注意力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受各种生理与心理的毛病侵袭,使我们无法将潜能完全发挥。事实是,我们多数人在这一生中,常常用错注意力。

 

过去三十几年来,许多人参与我们的研习会,并造访我们位于新泽西普林斯顿市的普林斯顿生物反馈中心,只为了学一件事:如何改变专注的方式。

 

不靠药物或其他医学的干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学习如何减轻压力,化解慢性病痛,停止焦虑,舒缓躁郁,驱逐恐惧、羞愧、嫉妒、愤怒和孤寂,并克服 ADD ADHD 和其他认知的病症。

 

 

 

 

接受我指导的人包括世界级的主管、运动员、艺术家和演员,他们都学到如何大大改善自己的表现。也有其他健康专家来学习将专注力的课程运用到其他事物,从心理治疗到按摩等等。

 

学习以不同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所造成的改变,并不微妙,其效果遍及整个神经系统,从眼睛到肌肉,到心智、身体和精神。请见以下事例:

 

 

· 玛莉的身体受到慢性病的困扰,已有二十几年了,最严重的是偏头痛,几乎每天都发生,并且有时延续好天。在接受开放焦点训练几个月之后,玛莉报告说头痛已减少到一个月不到一次。她可以应付新工作,而且开始长距离慢跑。她快活地说:“我觉得这个世界又是属于我的了。”

 

· 亚伦自成年以来便饱受大肠炎所苦,他的大肠会剧烈地疼痛,然后他会全身倦怠且没有胃口。他经常感到不舒服,很少旅行,且只能吃特定的食物。经过开放焦点的训练后,他的病痛完全消失了,可以开始旅行且上馆子吃饭。

 

 

· 托玛斯是个吹小号的乐手,但在百老汇歌舞剧试演和在爵士俱乐部演出之前,他会经历极度的表演焦虑,不但影响他赖以维生的能力,也毁了他自演奏中所得到的乐趣。透过专注训练,他学会放手、放松,但又能专注于创造性的展现他的天分。他的演出变得更即兴,也更流畅。他说:“我发现自己更能活在当下,而那就是好音乐的要素。”

 

 · 翠丝是个母亲,住在新泽西,由于经常性恐慌又有空间恐惧症(害怕公共场所),所以她无法外出。恐慌突如其来且莫名其妙,使她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感到头晕目眩。她开始开放焦点的训练后,恐慌和惧怕减轻了,最终完全消失。

 

 

 

我对专注的力量感兴趣,始于一九六九年。当时我得到一份奖学金,在加州莫非园的 NASA (美国太空总署)安姆研究中心做研究,结果得到了肾结石。一天下午,前所未有的一种急遽疼痛窜过我的全身,差点使我摔倒在地。

 

止痛药没有帮助,企图让自己分心也没有用,创造另一种竞争性的痛──故意将手指向后折或用力捏自己也同样无效。那种疼痛超越一切,但几个钟头后却消失了,就跟出现时一样突然。

 

过了几天,当那种疼痛又返回时,我尝试一个新方法,做了一件似乎是违反本能的事:我找出体内疼痛的确切位置,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此处。接着,我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无论意识上或下意识都加以抗拒,而是完全地向疼痛降服。

 

我允许自己不仅完全地感受疼痛,并且沉浸在那痛楚中,潜入其中,接受它。疼痛几乎立刻就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盈美妙的感觉。我的周围似乎变得比较明亮,而我也觉得更踏实,更能集中精神。令我惊讶的是,那疼痛消失了整整一天。

 

次日,当肾结石的痛又返回时,四周的光亮顿时暗沉。我又一次停止抗拒, 沉浸在疼痛之中。又一次,同样明亮又清晰的感觉出现了。我对当时所发生的情况形成第一个假设:我所感受到的疼痛,与我对它投入的专注相关。我不再集中于那个痛楚并加以抗拒,也不再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分心,而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疼痛上,保持放松,同时与其他呈现在注意力边缘的种种感官的感觉一起浸润在其中。接着,那疼痛成为我完整意识的一部分,而不是大部分,使我得以将自我意识沉浸在疼痛中,让疼痛散布,然后消失。

 

就连这种如此剧烈的肉体之痛,都可以藉由仅是改变注意力的方式而加以控制,而不必藉助药物或手术,着实令我吃惊。这个发现开启了我一生的追寻,想要明了人们对世界的关注,以及不同方式的专注对我们的身心所造成的深刻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数十年后,我学到了极重要的一课:当我们改变专注的方式时,我们得到一种力量,可以深深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无论在哪一种层面上──身体的、情感的、心灵的和精神层面的。

 

东方的宗教信仰和功夫深知专注的力量,老早就知道经由意识来控制注意力,是掌控内在与外在现实的最佳利器。但是西方文化却不了解注意力在治疗种种病痛,从躁郁症到焦虑到 ADD ADHD ,以及各种慢性疼痛和烦恼、失眠、疲惫、悲伤、孤立与急躁等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不明白注意力可以让我们体会真正的融合。人类经验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际关系,从与他人有深刻情感的联系,到感觉个人和世界的关联。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注意力,可以改善这些关系。

 

“开放焦点”很重要,因为人人都可以学习改善其专注的技巧,从而改善其生理状态。学习透过可行的专注技巧,掌控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和属于神经系统范围的个人现实,就是最终的控制和自由。

 

 

现今在书架上可以找到许多自助的书籍,但我觉得大多数都含糊不清,没有效用,且缺少特定细节。这是本书与其他书籍不同的地方。我的诊所以神经反馈和开放焦点的注意力训练治疗过数千位客户,而我个人数十年来都致力于改善帮助人们增进注意力,并掌握人生的各种练习。

 

本书检视注意力在我们的身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以精确的语言解释治疗的来源,和注意力减低压力的力量。体会专注力并运用各种专注的方式,源自于科学观察和研究,并以简单的日常行为与生理机能的语言加以叙述。

 

本书也包含各种练习,使读者踏上愈合的旅程。如果每天都可以做开放专注的练习,多数读者就能学到很快驱散各种慢性心理与生理病痛,以及负面经验所引起的不适。

 
 

 

 

 

最重要的是,《你用对专注力了吗?》是一本乐观的书。物理学家华纳‧海森保( Werher Heisenberg )曾经说过,科学家观察的“并非自然本身,而是在我们质问方式下的自然”。

 

科学家在探索脑部时,总会提出一个强烈偏颇的问题:“脑袋出了什么‘毛病’?”我们必须抛弃这种认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有瑕疵,且后天又失调的偏见,以及相信许多作用与长期效果依然未知的猛药可以治愈我们的看法。

 

反之,我们必须先问,神经系统哪里是对的,而我们又如何以减少操作者的错误去加以强化。我认为,对许多人而言,最好的治疗工具就是专注训练。

 

误用和僵化的注意力,为我们多数人带来如焦虑、躁郁和疼痛等慢性疾病,而有效的运用专注技巧,便可以使我们解脱。有弹性的注意力或许并非万灵丹,但其效力却远超过多数人所能想象的。

 

人类本来就不应该透过长期的恐惧或其他负面情感的镜头去看这个世界,我们本来就应该直接去体验真实的世界,应该与其他人形成深刻的连结。

 

若我们将专注训练应用到工作、学校和家里,就可以开放心胸,完整体会各种感官经验,并与我们已经遗忘的部分自我重新连结。我们可以经历结合与超越的时刻,并发现世界又一次充满魔力。

 

当我们可以对自己如何专注加以注意,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并为创造自己的现实负责时,那一刻将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分水岭。这是一种深刻的领悟、一种启示,是我们运用专注的方式来开创一个更具有活力的现实的时候了。

 

本文源自:《你用对专注力了吗?》

資料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an-NWLVaBGo_XT1N_EJFQA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