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在很多科学研究中,按照不同的统计方式,得到的结论完全不同。甚至是同一个行为,亦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举个例子,一对三四十岁的年轻夫妻,大概三四年没有性生活,但在外人面前会手牵着手散步,可彼此的感觉是越来越形同陌路。先生不愿意讲这件事,太太有自己的尊严也不讲。

 

后来有一次,他们像往常一样在河边手牵着手散步,太太心里觉得:我们的关系早就出了问题,我们三四年来,都没有任何亲密关系,为什么在外人面前还要手牵手散步?

 

所以,太太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她想面对问题,也想让先生知道,不需要再伪装下去,她希望一起面对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于是她就把两个人手牵着的手放开了。

 

你觉得先生会怎么解读太太这个动作?先生的解读可能是:“我们三四年都没有性生活,可是起码我们还在乎彼此,还愿意在外面手牵着手散步,你现在连跟我手牵手散步都不愿意了。”所以当太太把手放开之后,他们大概有经过一两年时间再也没有手牵手。

 

 

所以,同一个行为,彼此的解读,其实不一样

 

再举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男同学,他说太太常常很关心他,也常常担心他在外面交女朋友,实际上这个男同学并没有。太太希望他每天晚上回家吃饭。有一次先生没有回家吃饭,太太就生气地跟他讲:“你是否回家吃饭,也不打电话回来,这样人家怎么准备晚餐?”

 

太太说这段话,是先生回来吃晚餐,如果没有回来,要先打个电话知会她。她的目的是希望先生回家吃晚餐,但先生是这样回答:“以后除非我在家,不然就不要煮我的饭,这样你就不会麻烦了。”

 

现在很多夫妻的沟通,三个字叫“鬼打墙”。当你希望对方每天晚上回来吃晚餐,对方就告诉你不要煮他的晚餐,除非他人在家。

 

很好玩的是,当我们想跟人家靠得更近,常常所用的方法是把对方推得更远,尤其是越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很奇怪的是,越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我们越难敞开心胸,越会有一个防卫机制。

 

以前有一个笑话,太太每次都叫先生早点回来,结果先生就每次买早点回来,等到早晨的时间才买早点回来。先生想的是:“你不是叫我早点回来吗,那我就带早点回来。”意思是他整个晚上都没有回来。

 

所以,学习赛斯哲学思想,我常讲,要去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投射,我们都只看到自己相信的东西,甚至99%的沟通都是误解。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担心,尤其是我以前讲过的投射理论

 

 

举例来讲,有一个小女孩,她很在乎朋友怎么看她,经常为了朋友的事情而情绪不稳定。后来我跟她讲,其实你不是真的在乎朋友怎么看你。你之所以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乃是因为你希望你被在乎。一个希望自己被在乎的人,才会不断地投射“我很在乎别人”。

 

如果你是那种“经常很在乎别人”的人,其实你不见得经常是很在乎别人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投射。什么样的投射?其实你是很希望自己被在乎。

 

所以,我们真的要经常回来看自己。因为你怎么解释别人的行为,其实那是你自己的行为。你所诠释别人的行为,甚至你看这个世界很多的角度,其实都是你自己的角度。

 

所以,我反复强调:你们要很深地去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要很深地去了解别人内心的感受。

 

你对别人所有行为的诠释,其实一直是在玩“狗追尾巴”的游戏。比如,你觉得别人看不起你,又或者你觉得先生常常在乎你乱花钱。但事实是先生常常很在乎你乱花钱?还是你对自己经常乱花钱有罪恶感?是的,也许他曾经说过一两次,但你真正的内心是担心自己乱花钱。

 

所以,我们学习赛斯哲学思想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要不断地自我觉察,不断地面对自己,才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是源于自己内在的投射。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心灵的本质》

文字整理|王学棋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