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提起“逃避”这两个字,也许大家都很熟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逃避很多事。也许你也会因你身边有的人一直在逃避而感到很生气。我们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到底为什么会有一种心理机制叫逃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逃避属于防卫机制的一部分。

 

防卫机制有很多,比如愤怒。举个例子,我在门诊治疗过一个小朋友,他自尊心很强,非常爱面子又好强。如果在班级中他的表现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者他回答问题时,因回答错了而被老师或同学指正的时候,他立刻就会愤怒,用更大的声音来跟老师吵架或者跟同学起冲突,希望打“乌贼战”,把他的过失模糊过去。这个小朋友从很小就学会了“声音比较大的人是对的”,结果老师跟全班同学都很无可奈何,后来发展到他一个人排斥全班同学,因为全班同学都不接受他这种防卫机制。

 

 

逃避也是一种防卫机制。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有一位学员是台中人,她也是赛斯资料爱好者。在接触赛斯哲学思想之前,她经历了“九二一地震”。地震时她所在的大楼倒了,她的先生被一堵墙压死了,她有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当时跟着她先生也被压死了。另一个小孩当时被她抱着,她和孩子在土里被埋了几个小时,之后她的孩子就跟她说越来越冷。这位学员当时自己也昏昏沉沉的,几乎昏倒了。后来她被送到医院的时候,没有人跟她说,她的两个小孩和先生都死了,全家只剩她一个。

 

整整一年的时间,她一个人过日子,假装全家人都活着。比如吃饭,她会煮一家人的饭,摆四副碗筷,但只有她一个人在吃。她假装全家人都还活着,都还在跟她一起用餐。她一个人把自己封闭起来,每天跟先生、孩子说话。当然先生、孩子都不在了,她假装他们都还活着,她不跟外面的人说话,只跟家里人相处,其实就是自言自语。

 

经过一年的时间,她才慢慢接触到赛斯哲学思想。后来她走出家门,到的第一个地方是我们的台中分会。她来上课时,当她讲到她的经历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很感动。她一直在想一件事:她活下来一定是有意义的。

 

 

当生命经过了这样的转变,她不止一次想到过自杀。想一想,一个人遭遇这样的意外,一家人全部死掉,剩她一个人,为什么她要活着?她一直在思考我的老师赛斯所讲的,她认为自己活下来一定有意义。如果不是为了一个意义,她早就死掉了。

 

所以,她来参加我们的读书会,告诉自己她一定要找出来,她为什么要活下来的意义。后来她就开始到医院的急诊等很多地方当志工。因为她体验过濒死经验,她认为她能感受到其实人是有心灵的,肉体的死亡只是一个幻象。所以,她就决定要好好地活。

 

回到她那一年的心理状态,其实是在一种完全否认的状态。她否认接受她的先生和两个孩子都死掉了。这个否认其实是好的,因为当时如果没有这个否认的状态,她会立刻自杀。试想作为一个妈妈,两个小孩突然死掉,其中一个还死在妈妈怀里。当她的孩子告诉妈妈他越来越冷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因流血过多出现失血性休克了,那时候妈妈可能也已经昏过去了,不能帮助她的孩子。

 

 

所以,有时候逃避、否认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不好,它可以让我们暂时不用面对巨大的痛。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当遇到我们不能面对的或者是不能承担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逃避。“逃避”是人的心理状态的防卫机制当中最常用的一种,当我们“逃避”用得好的时候,它可以短暂帮我们不要那么直接地面对痛苦,让我们逃避面对问题。

 

可是,逃避会变成一种习惯和惯性。如果我们都习惯使用逃避的这个防卫机制,而当这个防卫机制被无限上纲,我们开始逃避很多事情,比如说逃避跟长官沟通,逃避跟孩子沟通,逃避面对你的婚姻问题,逃避面对你的财务问题,逃避面对你的人生……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东西加入了我们的逃避清单。

 

所以,我希望大家做一个逃避清单,从而真正勇敢地自我面对,不再逃避。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归零,重新开始》

文字整理|不不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