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所谓的自卑,就是不管你在别人的心目中有多棒、多优秀或者多成功等,你还是会有自己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这个观点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的人,许医师也不例外。就像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头脑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冒出:“为何我不如别人?”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卑现象。

 

其实,我们在学习与成长的历程当中,特别是我们在面对自己自卑、不够好的方面,甚至面对那些只有自己内在才清楚的缺点,或者面对“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很多差劲的方面,我们都会感到很自卑。

 

说实话,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一直都在做比较。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担心自己会输给别人,担心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我们永远在担心着、比较着,也在自卑着。

 

 

在赛斯哲学思想中,对于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用否定的角度去看它。我的老师赛斯也曾经讲过何为嫉妒,他说:“从本质上来讲,嫉妒其实没有什么不好。你会嫉妒别人,就表示你在和别人做比较,你在羡慕别人拥有而你没有的某些东西,至少你还有一个希望自己更好的原动力。”

 

因为嫉妒的本质是渴望自己能够更好,所以嫉妒完了之后,我们要把嫉妒转化成自己努力、奋斗的一个动力,而不是再回到自卑心理,要么去伤害、中伤别人,要么就像酸葡萄心理一样,觉得别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我们要善用自己的嫉妒,把我们的嫉妒转化为正面的力量。

 

举个例子,当一位小朋友回到家里告诉妈妈说:“妈妈,我很嫉妒某位小朋友。”通常,我们会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你不应该嫉妒他,应该知足、感恩并且祝福他,你要带着正面的心态与他交往。”我们没有同理孩子的心理,反而否定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如果有小朋友来告诉许医师,他很嫉妒某位小朋友。我会说:“嫉妒没有什么不好啊!以前,我也嫉妒比我长得高的人。你会产生嫉妒,表示你拥有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而且在人性方面,你有七情六欲,也是一位有强烈上进心的人,你希望自己能够比现在更好。”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够做到,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就要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比如,你嫉妒别人的功课比自己好,那就要研究一下别人功课好的原因:别人是否花在课业上的时间比较多?是否课后立即复习所学内容?是否遇到难题想方设法去突破?所以,我们不要只是羡慕别人的好,也要看到每一个“好”的背后,别人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我们不必否定嫉妒,同时,也不必否定自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多少都存在一些自卑,其实自卑没有什么不好。根据某些非正式的统计,历史上的很多伟人,也曾经因为自己的身高等问题而感到过自卑。据很多文学传记记载,某些有成就的人,也会因为自己从小出身于贫困家庭或者父母亲,经常被人看不起等,而产生过自卑的情结。比如,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因为从小失去双亲,生活一度无依无靠,所以还曾经遭受过胯下之辱。

 

 

再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其中一条就是,选拔人才不依据门第高低。如果你的家世没有别人好,长相也不出众,起码你还可以通过用功学习、参加科举考试而出人头地。所以,自卑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化自卑为动力,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自卑不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卑,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很诚实、很勇敢,且在当下来直接面对自己的自卑。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当我们真正面对了自卑之后,是否更看不起自己,或者更失落了自信心?还是把自卑变成正向的动力,甚至是自己生命前进的一个动力?这就需要自己多听听内心的声音。

 

人人都有自卑的情结,自卑不是问题,重点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卑的现象。即,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自卑?我们是勇于自我接纳、自我面对,还是自我否定或者不承认自卑的存在?通过学习赛斯哲学思想,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是的,我承认自己有自卑的现象,那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是的,我要透过自我面对、自我接纳,从而很深、很深地拥抱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然而,有些人不敢面对自己的自卑,却变成了认命,既降低了自己的生命能量,也贬低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只能把自卑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些人,把自卑变成了补偿式的自大,用自己的收入、资产、社会地位等来掩饰自卑。

 

可是,自卑不是让我们去做补偿,而是要让我们看到它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说,自卑是让我们能够理解,它不但在我们的内心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还是我们很重要的情感和感受的一部分。

 

所以,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接纳了自己的自卑之后,那才是我们真正努力的开始。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超越的力量》

文字整理|平和

编辑 | 麦田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