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人不仅是他有意识的头脑,他的头脑里还有比他的意识大九倍的无意识层,不仅如此,人还有身体,头脑存在于身体里,身体是完全无意识的,它的运作几乎是不随意的,只有身体的表面是随意的,内在的泉源是不随意的,你对它们不能够做任何事,你的意志力无法对它产生作用。

 

  在一个人能够进入他自己之前,这个「人存在的型式」必须被了解,而这个了解不应该只是理智上的,它必须更深入,它必须穿透无意识的层面,它必须到达身体本身。

 

  因此阿伯亚沙——经常性的内在练习是很重要的,这两个字非常有意义:阿伯亚沙和拜拉格亚;阿伯亚沙意味着经常性的内在练习,而拜拉格亚意味着不执着、没有欲望。接下来派坦加利的经文是顾虑到这两个最有意义的观念,但是在我们进入这些经文之前,这个「人的人格型式并非完全是智性的」的概念必须被牢牢地把握住。

 

  如果它只是理智,那么就不需要有经常性的、重复的努力,任何理性的东西都能够立刻透过头脑而了解,但是只有那个了解是没有用的,比方说,你可以很容易了解说愤怒是不好的、有毒的,但是这个了解并不能够使愤怒离开你,或是使愤怒消失,尽管你已经了解,愤怒还是会继续,因为愤怒存在于你无意识头脑的很多层面里,不仅在头脑里,它也在你的身体里。

 

  身体无法只是借着语言的沟通而了解,只有你的头脑能够了解,但身体还是保持不被影响,除非了解到达身体的根部,否则你无法蜕变,你会保持一样,或许你的概念会继续改变,但是你的人格将会持续,然后就有一个新的冲突会升起,你将会比以前更混乱,因为如此一来你能够看到什么是错的,而你仍然持续在做它。

 

  你继续在做它,然后罪恶感和自我谴责就产生出来,你开始恨你自己,你开始认为你自己是一个罪人,你了解得越多,你就越会谴责,因为你知道要改变你自己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瑜伽不相信理智的了解,它相信身体的了解,它相信整体的了解,在整体的了解当中,你的整体都涉入,不只是你的头脑改变,你本性深处的泉源也改变。

 

  它们是如何改变的?经常重复某一特定的练习,它就会变成不随意的,如果你经常做某一特定的练习,只要继续重复它,渐渐地,它就从意识层掉下来,到达无意识,而变成它的一部分,一旦它变成无意识的一部分,它就开始从那个深的泉源产生作用。

 

  如果你继续重复它,任何事都能够变成无意识的,比方说,你的名字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经常被重复,现在它已经不是意识的一部分,它已经变成了无意识的一部分。你或许跟一百个人睡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是如果某人进来叫:「南无?南无在吗?」其它九十九个与这个名字无关的人都会继续睡,他们不会受打扰,但是那个名叫「南无」的人会突然问:「谁在叫我?你为什么要打断我的睡眠?」

 

  即使在睡觉当中,他也知道他的名字叫南无,这个名字怎么能够达到这么深呢?只是借着经常的重复,因为每一个人都重复他的名字,每一个人都以那个名字来叫他,他本身也使用它来介绍他自己,它一直继续在使用,现在它已经不是有意识的,它已经到达了无意识。

 

  你的语言、你的母语变成了无意识的一部分,任何其它你后来才学习的语言永远不会像母语那么无意识,它将会保持有意识,那就是为什么你无意识的语言会继续影响你有意识的语言。

 

  德国人讲英语会有所不同,法国人讲英语会有所不同,印度人讲英语也会有所不同,那个不同并不是在于英语,那个不同是在于他们最内在的型式。法国人有一个不同的语言型式,一个无意识的型式,那个型式会影响他讲其它语言的方式,所以,任何你后来才学习的语言都会受你母语的影响,唯有当你变成无意识的时候,你的母语才会被忆起。

 

  我想起一个朋友,他是一个马拉族人,他住在德国二十年,或甚至更久,在这二十年当中,他都使用德语,他完全忘掉他自己的母语 —— 马拉语,他不能够读,也不能够说,在意识上,他的母语完全被遗忘,因为一直没有去用它。

 

  后来他生病,在生病期间,他有时侯会变成无意识,每当他变成无意识,就会跑出一个完全不同形式的人格,他会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来行动,当他变成无意识的时侯,他会说马拉语,而不是说德语,在他经过了无意识,而刚回到有意识的状态,会有一下子,他甚至无法了解德语。

 

  孩提时代的经常重复会进入得较深,因为事实上小孩子并没有意识,他有很多无意识就在靠近表面的地方,每一样东西都进入无意识,当他学得更多,当他受更多的教育,意识就会变成较厚的一层,然后就比较不会穿透进入无意识。

 

  心理学家说,到了你七岁的时侯,大约你学习的百分之五十都结束了,到了你七岁的时侯,你已经学习了你将会知道的几乎一半的事情,你教育的一半已经结束了,而这一半将会成为基础,之后每一样其它的东西都只是附加在它上面,较深的型式仍然是孩提时代的型式。

 

  那就是为什么现代的心理学、现代的心理分析、心理治疗,都试着去探讨你的孩提时代。如果你心理有病,那个原因可以在你的孩提时代找到,而不是在现在找到,那个型式必须在你的孩提时代找到,一旦那个深的型式被找出来,那么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你。

 

  但是要如何进入?瑜伽有一个方法,那个方法叫做阿伯亚沙,阿伯亚沙意味着经常性地重复练习某一件事,但是为什么透过重复,事情就会变成无意识?这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想要去学习某件事情,你必须去重复它,为什么?如果你读一首诗只读一次,你或许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字,但是如果你读两遍、三遍、或很多遍,那么你就能够记住其中的几行或几段,如果你重复一百遍,那么你就能够全部记住,如果你重复更多,那么它或许会继续,它或许会在你的记忆中持续好几年,你或许就不会忘记它。

 

  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你重复某一件事,你重复越多,它就越被刻在脑细胞上,经常的重复就是经常的槌打,然后它就被染上去,它变成你脑细胞的一部分,它越是成为你脑细胞的一部分,就越不需要意识,你的意识可以被移开,现在它已经不需要了。

 

  所以,任何你学习得很深的东西,你就不需要去意识到它,当你刚开始学开车的时侯,它是一个有意识的努力,所以它非常困难,因为你必须持续地保持警觉,有很多东西必须注意:道路、交通、机械装置、轮子、加速器、煞车、交通规则等等,你必须经常注意每一样东西,因为你非常涉入,所以它变得很费力,它变成一种深刻的努力。

 

  但是渐渐地,你将能够完全忘掉每一样东西,你会开车,但是开车将会变成无意识的,你不需要将你的头脑带进它里面,你可以继续想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的心神可以跑到任何你喜欢的地方,而你可以用无意识开车,如此一来,你的身体已经学会了它,你的整个身心机构都已经知道了它,它已经变成无意识的学习。

 

  每当某样东西变得非常深,而你不需要去意识它,它就掉进无意识,一旦那个东西掉进无意识,它就开始改变你的存在、你的生命、你的性格,现在那个改变是不需要努力的,你不需要去顾虑它,你只要走向那个无意识引导你的方向。

 

  瑜伽花很多功夫在经常练习上,这个经常练习只是要使你的无意识运作,当无意识开始运作,你就放松了,不需要努力,事情变得很自然。古时侯的经典中有记载说,一个圣贤并非一个有好个性的人,因为即使这样的一个意识也显示说那个「相反的」仍然存在,那个相反之物仍然存在。一个圣贤是一个不能够做坏事的人,他甚至不会去想它,那个善已经变成无意识,它已经变成好像呼吸,任何他要做的都是善的,它已经非常深入他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努力。它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所以你不能够说一个圣贤是一个好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他里面没有善和恶的冲突,那个好已经深深地穿入他里面,所以他不需要去觉知它。

 

  如果你有觉知到你的善,那么那个恶还是在旁边,那么就有一个经常性的争斗,每一次你都必须进入「有为」(与「无为」相对),你必须选择:「我必须做好;我不能够做坏。」这将会成为很深的扰乱、成为一个挣扎、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内在暴力、成为一个内在的战争,而如果冲突存在,你就不能够放松,不能够无拘无束。

 

奥修《瑜伽始末》第七章

图文来源:奥修 微信 公众号 aoxiu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如是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